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你想采写出新闻名篇,成为名记者吗?《记者素质与成名》一书将助你一臂之力。这本书由新华出版社于1990年11月出版,作者是高级编辑姚文华。《记者素质与成名》针对当前新闻队伍素质状况,总结中外许多名记者成长的经验,探索其成长的  相似文献   

2.
因教学与研究工作的需要,我在近期内认真地看了姚文华同志的新著《记者素质与成名》(下面简称“姚著”),从中得到不少启示。提高记者的整体素质关系到我国新闻队伍的基本建设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 姚著提出的记者的基本素质、专业素质和不同岗位要求的不同素质共有二十八条。老新闻工作者、著名教授何微同志在为姚著所作的序言中对这二十八条素质作了高度的概括:“记者的素质是指:记者的政治思想水平、专业知识能力、道德品质、工作作风在采访,写作和编辑过程中合乎标准的综合体现。”显  相似文献   

3.
姚文华同志的这本专著,在书肆上还是仅见的。他系统地全面地论述了提高记者素质的重要意义;记者的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在不同岗位上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素质培养与提高等方面的问题。这本书总结了中外许多名记者成长的经验,考虑到新时期的新要求,思想性、可读性、实用性均强,有其广泛的读者基础。自古以来,我国就重视人的素质的提高。如果《大学》真  相似文献   

4.
这个书名首先就吸引了我.我曾几次想过,想写一篇讨论记者素质的文章.人们对新闻工作的许多要求,都跟编辑、记者的素质密切相关。但我只是有这么个朦胧的想法,不清晰,同时编辑、记者素质应包括哪些方面、有哪些具体要求,也没有想周全。因此几经考虑终末动笔。现在看到《记者素质与成名》,当然是格外的高兴。读完这本书的目录,我发现自己原来的想法只是一个很粗的轮廓,而这本书对记者素质的论述却是十分的全面、细致  相似文献   

5.
乔西 《新闻界》2008,(6):167-169
本文介绍5个在墨西哥享有盛名的记者,探讨这些记者的成名之路以及他们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记者素质与成名》(姚文华著)是一部好书,值得新闻工作者一读。这本书中涉及到一百多位古今中外的名家和当代优秀新闻工作者。他们是广大新闻工作者学习的楷模。西方记者善于捕捉新闻和娴熟的写作技巧也值得借鉴。为了使大家学习方便,现将书中提及  相似文献   

7.
做记者,出名容易“成名”难。因为,既然是干记者,发稿就相对容易一些,当读者打开报纸,你的大名就会经常出现在他们的眼帘,久而久之,你就出名了。想“成名”则难上加难。这是因为,名记者不仅要有高的知名度,还要有很高的美誉度;而美誉度的获得,靠的是作品——要让读者看到的每一篇“大作”,都要超出他们的期望值。  相似文献   

8.
《今传媒》1995,(6)
成名之后……──访全国“百佳”记者杜耀峰大川我曾做过名人梦,梦想有朝一日出人头地,神神气气红红火火潇潇洒洒地活一回。直到过了“天命”之年,我还是我,依然没有成名。于是,便始终对名人有一种神秘感,总想探究一番名人与凡人到底有何不同.细一想,又觉可笑。好...  相似文献   

9.
书讯     
《记者素质与成名》姚文华著的《记者素质与成名》一书,新华出版社出版。该书系统地论述了如下问题:素质与新闻名篇佳作、记者成名的关系;记者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总编辑、编辑、评论员、摄影记者、广播电视记者应当具备的特殊素质;记者怎样培养和提高素质;什么是记者合理的动力结构;领导人在培养和提高记者素质上应当作些什么。作者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论述,揭示了记者成名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书讯     
姚文华著的《记者素质与成名》一书,新华出版社出版。该书系统地论述了如下问题:素质与新闻名篇佳作、记者成名的关系;记者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总编辑、编辑、评论员、摄影记者、广播电视记者应当具备的特殊素质;记者怎样培养和提高素质;什么是记者合理的动力结构;领导人在培养和提高记者素质上应当作些什么。作者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论述,揭示了记者成名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方甜 《新闻传播》2013,(12):245-246
中国新闻史上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名记者,他们在新闻业务上的业绩至今都是学习的榜样。成为名记者往往需要主客观条件的双重配合,然而当前形势下,记者成名面临着诸多阻碍性因素。媒介同质化竞争环境下记者创新难,成名机制中对记者提出了业务和管理运营的复合型要求,以及媒体市场化环境中记者的新闻民工待遇引发的问题,都加剧了记者成名的难度。  相似文献   

12.
新闻舆论工作是我们党宣传工作很重要的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新闻宣传面临的任务愈来愈重。党和人民期待着新闻战线能多产生一些名记者,写出更多的震撼人心的作品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向前发展。众多的新闻记者,也无不希望自己有所作为,成为名记者。然而,在我国众多记者中,名记者还是太少。原因何在?笔者认为,有客观因素的影响,更主要的是自身主观因素的制约。我认为,要想成为一名名记者,必须具备这样一些修养: 第一,良好的思想修养 良好的思想修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记者工作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政策性,因此,记者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把自己从事的新闻事业和人民的事业、党的事业紧紧地联系  相似文献   

13.
古城金陵,秋菊飘香,全国新闻理论教育讨论会在这里召开。我们抽空访问了参加讨论会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指导教师沈如钢同志,请他谈一谈记者成功和成名之路。沈如钢同志年过花甲,是一位老记者和新闻教育工作者。建国后曾在南京担任采编工作,1959年初调到新华社,担任过新华社巴格达、科威特等分社首席记者。1978年开始从事新闻教育工作。他还作为访问学者,先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和斯坦福大学传播系研究西方新闻理论和新闻教育体系,有比较丰  相似文献   

14.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们出镜记者形式的出现要晚20余年.从教育角度,我国对于出镜记者的培养体系、培养方式尚不完善,记者相关专著、教材多侧重于新闻采访、新闻写作,而结合播音主持专业方向的出镜记者培养专著则少之又少.  相似文献   

15.
干新闻这一行的,没有人不渴望写出“人人眼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新闻精品来,但哪些是好线索、好点子、好题目,从何发现呢?综观中外名记者们的成才道路,我们不难悟出:在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并不缺少有价值的新闻,而是缺少发现重大新闻的能力。记者只有重视新闻发现、掌握发现途径、培养发现能力,方能成为一代名记者。 一、重视新闻发现 在新闻实践中,人们经常会发现这种情况:同样当记者,有的人手头新闻线索源源不断,好作品不断问世,短时间就崭露头角于新闻界;而有的记者却身在宝山不识宝,吃了上顿没下顿,线索枯竭,在事业上…  相似文献   

16.
作风素质的修养,对于新闻记者来说,它的重要意义怎么估计也不为高。对于新闻记者来说,优良的采访作风、思想作风和生活作风,是记者与群众打成一片,了解到真实情况的重要保证。而是否能迅速地弄清真实情况,掌握丰富材料,不仅是记者工作成败的关键和基础,而且是衡量记者作风素质高低的试金石。现就记者作风素质的内容,分说如下。  相似文献   

17.
《南风窗》是国内最早有意识地培养专家型记者的期刊之一,刊社注重记者内在知识体系的构建,并不把记者约束在狭小的采写空间,而是鼓励记者研究各领域的相关问题,写出属于自己的专著,用相对宽松的管理体制来营造这样一种期刊所特有的自由职业的文化氛围。与美国《新闻周刊》、《  相似文献   

18.
一本旨在记述知名记者的成长和成名经历、探讨职业记者的社会责任、报告记者们自己的真相的新书《真相再报告——与18位中国知名记者对话》,近日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9.
从事科技报道的记者与其他记者有什么不同?形象地说,科技记者是始终在陌生的领域里艰难跋涉的人,今天闯进地理学的大门,明天又必须去涉足浩瀚的宇宙,后天也许还要面对许多枯燥的数学符号。而且,每个学科领域又都是千变万化,日新月异。科学家研究几年,甚至十几年、几十年的东西,我们要在几小时、至多几天、十几天的时间里大致领会它,并准确、生动地报道出去,这就是科技记者不同于其他行业记者的特殊之处,科技记者难当,也就难在这里。从这个特点出发,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一个合格的科技记者除了需要具备一般记者的素质之外,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相似文献   

20.
王潇婉 《传媒》2018,(5):40-41
"网红记者"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推出的名记者培养项目,主要目的是培养适应全媒体时代发展的记者,让记者成为新时代媒体报道的主力军,适应新媒体传播规律,将影响力从报纸扩展到网络上.这与那些追求"一夜成名"的"网红"不同,"网红记者"是一群敢于尝试、敢于创新,努力传播正能量的"网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