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认知语言学理论对解释多义现象的指导作用,重点论述了多义现象与语义范畴之间的关系,隐喻、转喻对词语多义形成的作用,以及对当前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指导作用。文中指出,我们应当积极借鉴认知语言学理论来解释多义现象并把它运用到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2.
刘倩 《考试周刊》2014,(50):89-90
英语词汇普遍存在一词多义现象,原型范畴理论是基于人类认知基础的范畴化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重要的范畴理论之一,它为多义词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介绍原型范畴理论,利用原型范畴理论,解释一词多义现象,并提出其对一词多义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李佩 《林区教学》2010,(4):47-48
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现实中的语言现象。认知理论认为一词多义现象是人类在一定的意象图式的基础上,借助隐喻和转喻等认知手段实现的。一词多义现象是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和概念化的结果。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一词多义现象不仅是我们对一词多义现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对英语词汇教学也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4.
英语词汇十分丰富,一词多义、一词多性、一词既多义又多性是这门语言的普遍现象,而对多义性及多功能性的了解在学习和研究这门语言过程中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研究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从认知视角来诠释英语词汇多义性及多功能性,并对其演变的成因加以探讨和说明。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和隐喻理论,分析英语词汇中一词多义现象形成原因和生成机制,论证词的多义是依靠人的心理认知并以原型范畴理论为基础,通过隐喻的方法生成的原理。  相似文献   

6.
曲玉雪 《考试周刊》2014,(68):92-93
一词多义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英语中除了专业术语之外,极少有单义词,大多数词都是多义的。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运用原型范畴理论,通过隐喻的思维方式,对名词"heart"进行多义分析,探讨一词多义的产生机制。这对英语词汇教学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孙红梅 《考试周刊》2007,(22):34-35
将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研究成果运用于语言教学是当今隐喻研究的七大主题之一。隐喻的认知观和语言的隐喻性使得隐喻研究的各种成果应用于语言教学成为可能。本文在简要阐述隐喻的认知理论的基础上,重点从词的理据、一词多义、词义变化、词义的理解等方面讨论了隐喻的认知观对英语词汇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8.
一词多义是语言的普遍现象,体现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范畴化和概念化的过程。传统语言理论并未完全掌握其实质。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和隐喻认知模式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了新的诠释,从而为多义词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一词多义指的是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义项的语言现象。目前,一词多义现象的研究已突破传统的词汇学研究范畴,拓展到与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用学相结合的跨学科领域中。其中,原型范畴理论从宏观上为此提供了框架模型,而认知隐喻和转喻概念从微观上为一词多义提供了必要的理据。本文从认知视角出发,采用原型范畴和隐喻转喻相结合的研究范式,深入探究一词多义的普遍性、延展性,并简要分析其对英语词汇学习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沈兆文 《考试周刊》2009,(10):103-104
范畴化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人们认知世界以及用思想作用世界的重要的认知工具。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化理论主要包括原型范畴理论以及基本层次范畴理论,这两个理论对于英语学习的研究搭建了新的平台,尤其对于英语词汇学习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且对某些语言现象提供了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1.
隐喻是一种认知方式,对词汇习得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介绍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认知理论并探讨该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英语词汇教学中的瓶颈--介词、一词多义以及习语为例,揭示该理论应用于词汇教学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得出教师应强化学生隐喻认知意识,培养其隐喻认知能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词汇是英语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英语学习来说,认知语言学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通过对认知语言的合理运用可以有效的提升英语词汇教学质量。因此,正确应用认知语言学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引导作用,可以有效的提高英语词汇教学的教学效率。本文简单分析了认知语言学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引导、认知语言学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及认知语言学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3.
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现象,指一个词语有多种不同却具有互相联系的意义。传统的语义理论并没有把握多义现象的全部和本质,未能对此现象作出充分的解释。认知理论认为多义现象的形成是人类通过认知手段(如隐喻、换喻)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和概念化的结果。认知语言学理论对多义结构的分析和解释对英语词汇教学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英语词汇教学的新思路,阐述基本范畴词汇、原型理论和隐喻理论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一词多义的教学,指出在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之下进行词汇教学能为学生带来新的收获。  相似文献   

15.
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亚里士多德2000多年前的经典范畴理论做出了一系列的批判。原型范畴理论给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带来了巨大影响,大学英语应重视基本范畴词的教学,利用下属范畴理解复合词,注意掌握词汇的核心意义,建立词汇意义链,加深对一词多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英语一词多义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现象,指一个词语有多种不同却又有相互联系的意义.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利用原型理论和隐喻理论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了分析,从而使我们对英语一词多义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对英语词汇教学也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7.
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应用原型范畴理论论对一词多义这一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待对认知语言学中相关理论加以进一步掌握并对现实存在的语言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一词多义既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又是一种认知现象。Rosch的原型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它是在传统范畴观的基础上,为了更科学地定义词义的范畴而提出的一种概念构建模式。本文从原型理论视角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认知解析,并利用隐喻、转喻等认知手段,深刻地理解词的多义化过程。  相似文献   

19.
回顾了近期学者对“来”的研究,并基于认知语言学的“多义网络模式”理论,认为“来”的意义网络是基于人类对于客观世界进行认知加工的基础之上,以“主一客一主”为互动模式的基型,主要通过人类隐喻化的认知能力构建。基于该理论框架,论证了“来”的多义络构建过程,以求揭示概念化、语法化在语言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并期望该尝试能为汉语运动类动词的多义现象研究提供方法论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喻蓉  李雪叶 《考试周刊》2012,(29):81-82
一词多义是语言的普遍现象,体现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范畴化和概念化的过程。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一词多义现象进行了新的诠释,从而为多义词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