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目前的退市制度存在结构不完整、退市标准不合理、投资者保护缺失以及退市程序不正当等问题,应当在保护投资者利益、三公原则、宽进严出及提供周全便捷的法律救济的指导思想下,对退市结构、退市标准、重新上市、投资者利益保护以及退市程序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博元投资和欣泰电气退市的案例分析,文章从内部控制的视角发现两家公司的退市根源在于高管层的商业道德沦陷、内部制衡机制失灵、内部控制制度运行和监督失效,指出上市公司应该加强对公司层面内部控制的关注,强调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同时还需要对内部控制过程建立有效及时的内外部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3.
企业申请上市有着严格的条件,往往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方可能达到上市的目的,因此一般不会轻易实施主动退市,上市公司因触发强制退市条件而被退市的情况居多。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主动退市的情形时有发生。为了规范主动退市,证监会发布《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主动退市制度”。但是该意见尚不够完善,在信息披露、公司内部治理、中小股东利益保障、余股强制排除等方面都存在着不足。因此,建立健全主动退市制度已经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2012年5月1日,我国新退市制度正式实施,针对旧退市制度下上市公司特别是主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存在的“退市难”以及“退市标准单一”等问题进行了多项改进和完善,尤其强调了除连续亏损以外的多项退市规定.基于我国退市制度的改革,我们将采用实际统计数据和具体退市制度背景相结合的方法,分析2007年-2012年5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对新规实施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趋势、重点审计方向等进行分析预测,防范舞弊.  相似文献   

5.
证券市场的功能主要有筹资功能和优化资源配置功能。当前我国证券市场筹资功能发挥充分而优化资源配置功能发挥不足,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退市机制。当前退市机制难以实施的原因包括资本市场被赋予的为国企改革服务的特殊功能、地方保护主我、壳资源的宝贵、投资者利益的保护等;完善上市公司退出机制的关键在于有关法规的健全、证券市场结构层次的进一步丰富、政府角色的转换及风险投资理念的进一步成熟等。  相似文献   

6.
小灵通退市是国家行使宏观调控权的体现,也是电信产业政策调整与重组的结果。它不仅涉及相关法律程序的衔接,还关涉竞争部门与产业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商。在其退市过程中应采取合理的法律程序,并反映其客户的民意表征;应遵循产业政策目的,并以竞争政策为基础;应采取措施维护客户消费者的利益,实现客户与运营商之间最大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7.
创业板市场的上市,使我国资本市场从最初混乱的“蛮荒时代”开始逐步走向“规范发展”,对于我国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有着标志性意义。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的自然循环,使得退市成为资本市场规范化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海外创业板市场的丰富经验为我国退市制度的构建提供了路径,而为上市企业构建一个能上能下、可进可退的资本市场是这一制度设计的必然目标。  相似文献   

8.
股票市场是我国上市公司资源优化配置与投融资活动的主要场所,规范退市制度对创建良好的投资秩序和竞争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退市制度的现状分析,并结合上市公司利用盈余管理成功"摘帽"的具体案例,根据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完善退市指标加强重大违法行为认定;构建市场化考察机制,完善退市风险预警,提高"摘帽"门槛;加强监管执法力量,推进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强化投资者保护。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分析了创业板退市新政,并与主板退市标准进行简单比较,认为创业板退市标准相比主板更为严格、多元化,同时也分析了退市新政给创业板企业所带来的影响,并提出创业板企业的应对策略.最后,提出了对投资者的影响和对监管层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证券市场发行制度、再融资制度与退市制度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动机的影响,指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利益驱动有其特殊的规律,其动机是为获得上市资格条件、再融资资格,提高股票发行价格,避免被特别处理或退市等。提出了解决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要从制度建设、监管执行、公司治理环境改善等多层面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