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4-4)数学》第35页有这样一道例题:【例】O为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原点,A、B是抛物线y2=2px(p〉0)上异于顶点的两动点且OA⊥OB,OM⊥AB并与AB相交于点M,求点M的轨迹方程.  相似文献   

2.
1 问题的提出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4-4)数学》第35页有这样一道例题: 例 O为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原点,A、B是抛物线y2=2px(p >0)上异于顶点的两动点且OA上OB,OM上AB并与AB相交于点M,求M点的轨迹方程. 事实上,此例题不仅可以求出M点的轨迹方程,进一步研究发现,以此题为背景,可以得出一些与抛物线有关的定值定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现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中第33页例3为:如图,O是直角坐标原点,点A和点B是抛物线y2=2px(p>0)上原点以外的两个动点,若OA⊥OB,OM⊥AB并与AB相交于点M,求点M的轨迹方程,并说明它表示什么曲线.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4-4)数学》第35页有这样一道例题: 例O为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原点,A,B是抛物线y^2=2px(p〉0)上异于顶点的两动点且OA±OB,OM±AB并与AB相交于点M,求M点的轨迹方程.  相似文献   

5.
问题1(2000年北京、安徽春季高考题)如图1,设点A和B为抛物线y2=4px(p>0)上原点以外的两个动点,已知OA⊥OB,OM⊥AB,求点M的轨迹.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中P_(81)有这样一道习题:如图,已知直线与抛物线y~2=2px(p>O)交于A、B两点,且OA⊥OB,OD⊥AB于点D,点D的坐标为(2,1),求P的值。对这道题可作如下探究:  相似文献   

7.
为了寻求更适宜的解题思路与方法,本文提供这样一道例题,题目如下: 例已知:如图,CD⊥AB,BE⊥AC,D、E为垂足,BE、CD交于点O。(1)当∠1=∠2时,求证OB=OC. 例题是通过证明△ADO≌△AEO  相似文献   

8.
有关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的问题,若运用消常法——即消去直线方程中的常数项,化为二次齐次方程来解,则解题过程有时会非常简捷,下面我们举例说明之.1求曲线方程例1设A和B为抛物线y2=4px(p>0)上原点以外的两个动点,已知OA⊥OB,OM⊥AB,求点M的轨迹方程,并说明是什么曲线.(2000年北  相似文献   

9.
抛物线的焦点弦是抛物线定义与性质的交汇点.本文就与其相关的切线探索出若干性质.题目抛物线y2=2px(p>0)上不同两点A、B处的切线交于点Q.求证:若AB过抛物线的焦点F,则(1)AQ⊥BQ;(2)点Q在抛物线的准线上;(3)QF⊥AB.证明设A(x1,y1),B(x2,y2),Q(x0,y0).对于y2=2px求导,有2yy’=2p,得  相似文献   

10.
段耀利 《成才之路》2010,(36):I0020-I0020
例题已知抛物线c:y=2x2,直线y=kx+2交c于A、B两点,M是线段AB的中点,过M作x轴的垂线交c于N。(1)证明:抛物线C在点N处的切线与AB平行;(2)是否存在实数k,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几何第三册 72页有这样一道例题 :如图 1 ,点O是∠EPF的平分线上的一点 ,以点O为圆心的圆和角的两边分别交于点A、B和C、D .求证 :AB =CD .证明 分别作OM ⊥AB ,ON⊥CD ,M、N为垂足 ,∴∠MPO =∠NPO ,∴OM =ON ,∴AB =CD .在这个例题中 ,如果把点P看作是运动的点 ,它与圆的位置关系就有三种 :①点P在圆外 ;②点P在圆上 ;③点P在圆内 .因此就可以得到这样一个题目 :点P与⊙O的位置关系有三种 :如图 2、3、4所示 .图中PC经过圆心 ,且∠APC =∠BPC .求证 :PA =PB .分析 本题中的三种位置关系体现了运动变化的观…  相似文献   

12.
<正>【深度改编题】【原题】如图,已知直线与抛物线y2=2px(p>0)交于A,B两点,且OA⊥OB,OD⊥AB交AB于点D,点D的坐标为(2,1),求p的值.【解题思路】因为OD⊥AB,D (2,1),所以kOD=1/2,则kAB=-2.直线AB的方程为y-1=-2(x-2),即y=-2x+5.设直线AB交抛物线y2=2px于点A (x1,y1),B (x2,y2),  相似文献   

13.
错在哪里     
题已知A,B是抛物线y2=4x上两点,0A⊥OB,其中O是抛物线顶点.求证:直线AB恒经过一定点.  相似文献   

14.
高中数学新教材(试验修订本)第二册上有如下一道例题.例如图,直线y=x?2与抛物线2y=2x相交于点A、B,求证OA⊥OB.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们可能会产生这样的联想:这道题是怎么编造出来的?让我们来设想一下编制的过程.1.首先是编制人有一个编制目标.在这里我们设想,他要编一道例题,通过  相似文献   

15.
一、定点是隐含条件 直线过定点是一个值得注意挖掘的隐含条件. 例1 设点A和B为抛物线y^2=2px(p〉0)上除原点以外的两个动点,已知OA⊥OB,OM⊥AB于M,求点M的轨迹方程,并说明它表示什么曲线.  相似文献   

16.
几何第二册P121有一道例题:例题已知⊙O1和⊙O2切于C,AB是两圆的外公切线。A、B是切点.求证:AC⊥BC关于这道题,证法较多,也较简单,为了便于对这道例题做进一步的研究,不妨采用下面的证明方法.证连O1O2并延长交⊙O1与⊙O2于M、N,如图1,连AM、AO1、BN、BO2,则O1A⊥AB,O2B⊥AB,∴OA1∥O2B.∵∠BAC=∠AMC=∠AO1C,∠ABC=∠BNC=∠BO2C,∴∠BAC+∠ABC=(∠AO1C+∠BO2C)=×180°=90°,∴AC⊥BC.问题解决了,回味一下,图1中,因为MA⊥AC,BC⊥AC,∴AM∥BC.由于CB⊥BN,∴MA⊥BN(…  相似文献   

17.
张辉 《高中数理化》2014,(21):15-16
抛物线问题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一道抛物线问题的解法,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例已知抛物线y^2=4x的焦点为F,过点F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 2点. (1)若AF^→=2FB^→,求直线AB的斜率; (2)设点M在线段AB上运动,原点O关于点M的对称点为C,求四边形OACB面积的最小值. 分析就 第(1)问而言,关键有2点:第一,将方程设成哪种形式.  相似文献   

18.
<正>当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时,这个特殊的三角形能给我们解题带来许多的精彩.例1如图1,直线y=-x+4与两坐标轴分别相交于A、B两点,点M是线段AB上任意一点(A、B两点除外),过点M分别作MC⊥OA于点C,MD⊥OB于点D.(1)当点M在AB上运动时,你认为四边形OCMD的周长是否发生变化?并说明理由;(2)当点M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  相似文献   

19.
高考命题的一条原则是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下面对教材一道例题所作延伸及在解高考题中的启发进行简析.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第二册(上)第130页的例2:直线 y=x-2与抛物线 y~2=2x 相交于点 A,B,求证:OA⊥OB.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二册(上)第130页例2:直线y=x-2与抛物线C:y2=2x相交于点A、B,求证OA⊥OB.这是教材第八章“圆锥曲线”小结与复习中的演示例题,课本提供了两种证法.事实上,这是一道探究性开拓题,蕴含有丰富的教学价值.本文结合近几年的各类试题,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