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人类社会正步入信息时代。“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学习方式”。在学校教育中,一经编定而多年难改一次的中小学教材,今后的更新速度将越来越加快。据有关专家分析.今后可能每2年就会更新一次。因此.传统上的“应试软件”将难有生存空间,便越来越陷入绝境。所以,国家教育部日前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必须进入中小学。由此看来,信息技术成为中小学必修课是大势所趋,在中小学实施信息技术教育势在必行、然而,在广大农村学校…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21世纪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掌握现代化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能对现代教育媒体下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开发、设计、利用、管理和评价,具备思想道德、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只有具备这些素质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顺利开展,成为推动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生力军。因此,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素质将成为推进学校现代教育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教育信息化》2006,(10):38-38
近年来,宁夏自治区党委、政府把推进教育信息化作为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举措,明确提出了要按照“科学规划,全面推进,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指导本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十五”期间,宁夏先后启动实施了教育信息化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截止2005年底,已建成中小学校园网197个,计算机教室1231个,数字化多功能教室(厅)1348个,计算机总数达53294台,学生与计算机的比例由2001年的52:1提高到21:1,全区中小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率已达到54.7%,77.8%的教师接受了信息技术培训。为加快推进农村地区特别是山区教育信息化建设,自治区重点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覆盖面目前已达到了63%。  相似文献   

4.
陈巍 《青海教育》2006,(12):5-6
10月30日,记者随同参加全省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现场交流会暨全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表彰会的部分代表一起来到大通回族自治县参观学习。其间,我们参观了大通具回族女子学校、桥头镇新城中学、长宁镇两村小学、长宁镇上孙小学。每到一处,我们详细地观看了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宣传展板,察看了教师电子备课室、学校信息技术使用与管理档案室等,听取了学校领导的专题汇报,并分别深入到三种模式不同学科教学课堂,亲身体验现代信息技术带给教育教学的变化。向一天,根据会议安排,其余会议代表分赴湟中县、互助县、西宁市城西区进行了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现场交流观摩活动。大家一致认为,近年来,由于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的实施,我省学校教育教学设备、手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丰富了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全省基础教学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对人类的要求也注入了新的内容。“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就曾明确提出,教育要跟上科学和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就必须加快教育的信息化。可见教育信息化是时代的需要。《课程标准》理念指出:“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  相似文献   

6.
首先,加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有利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步入信息化社会,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着许多重大挑战。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方针。(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要全面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的应用水平”。我国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将从中小学普遍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普及网络应用知识、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三个层面全面推进。推进教育信息化,教师是关键,加强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提高广大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国家不断加大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条件的改善。另外,当前,素质教育正在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这对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教师作为教育的第一资源、教育的实施者和教育变革的参与者和执行者,如何促进广大中小学教师在信息化的环境下不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专业发展,这是新时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7.
狠抓“三个提升”工程,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渭滨区地处宝鸡市主城区。全区共有102所中小学,其中国家级和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11所,农村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学校覆盖率达到100%,有光盘教学“班班通”学校16所。区教育局在全面完成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之后,以创建“双高普九”县区和教育强区为目标.狠抓“三个提升”工程(提升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档次,提升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全体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断开拓创新。全面实施渭滨区教育信息化发展方略,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8.
义乌市是全国经济百强县,同时也是“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实验区”、浙江省首批“教育强市”、“全国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特色示范市”。全市现有2所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7所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6所金华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  相似文献   

9.
耿红琴 《天中学刊》2002,17(2):68-70
在中小学教育信息过程中,存在着教师观念陈旧,缺乏必要的信息技术 知识和技能,理解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片面等问题,高等师范院校中存在着师教育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教育与技术分离等问题,中小学教师应提高掌握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性,中小学校实现学校全息化。  相似文献   

10.
《教育信息化》2006,(10):39-39
“十五”期间,新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该自治区先后启动实施了中小学“校校通”工程、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扶贫示范工程、李嘉诚基金会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项目,积极开发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课件,加快教育资源库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开设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促进边远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2004年2月,又实施了“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试点示范项目”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进程进—步船陕。  相似文献   

11.
当前,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内容的现代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各国均不同程度地加强了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的需要。教育部在《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中小学各阶段都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和探索、创新精神。”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就需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来渗透创新教育。下面,笔者根据本课程具有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特点,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2.
《广东教育》2010,(2):I0002-I0002
深圳市布心小学创建于1988年3月,是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实践”示范学校、国家级“健康促进学校(银牌)”、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优秀实验学校、深圳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深圳市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深圳市书画写字特色学校和深圳市中小学办学效益先进学校。学校树立“享受教育,夯实健康人生基础”的办学理念和“厚德敏行”的校训,体现以德治校、以德修己、以德育人的宗旨。  相似文献   

13.
《广西教育》2004,(6B):17-18
近年来,灵山县教育系统以“超前投入,强化管理,跨越式发展”为指导思想,努力购置现代教学设施,致力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继1997年通过自治区“两基达标验收”,1998年争创全国“两基”先进县,1999年高标准通过自治区“普及实验学校”验收,2000年荣获“全国两基先进县”之后,2001~2003年以信息技术教育为新的发展点,加大投入,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装备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南昌十九中创办于1963年。1979年被评为江西省首批重点中学。1997年被评为“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原名“江西省电教示范学校”);2002年获“全市电教先进单位”称号;2003年又获“江西省电化教育活动先进单位”和“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示范学校”光荣称号;2006年省市专家对全省189所省级示范校进行了全面评估,南昌十九中得到95.28分,位列全省总分第一名,再次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示范学校”。  相似文献   

15.
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迅猛态势改变着人们传统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方式,对当今教育的影响尤为广泛和深远。陈至立任教育部长时,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信息技术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空前地提高了人们学习的联趣、效率和能动性。”“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它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它学科的学习中。”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教师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向丽  林刚 《江西教育》2003,(15):16-16
2000年10月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跳跃发展”的战略目标。两年多来,“校校通”工程建设方兴未艾,《信息技术教育》课作为一门新学科也已纳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中小学开展起来。如何做信息时代的新型  相似文献   

17.
2003年12月信息技术教育论坛按点击次数排名“热帖推荐”第二位的是“我反对单独开信息技术课!——信息技术是工具还是学科?”这不仅反映出社会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关注,更体现了对于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不同观点。一部分人主张,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实现了课程整合,即信息技术目前的很多教学内容都被整合到其他学科中,将计算机在学校中定位为工具一不仅是教具,更主要的是学具,因而信息技术没有必要作为一门课程在中小学,特别是在小学和初中存在了。这种主张已经影响了教育行政部门,导致在制定新课程标准时,不再提及“信息技术”课程。体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引起了教育界的一致关注。如:在苗逢春博士主持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坛中,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就自己的地位和生存现状展开的讨论最为激烈;某知名学校校长在浙江现代教育技术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信息技术教师,你会下岗吗?》引起了强烈反响;华东师大教育信息技术系胡小勇在《电脑教育报》上撰文《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从三方面谈了信  相似文献   

19.
教师的专业素质既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还包括教师对本专业的热爱程度以及相应的职业道德。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实施的状况。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作为中小学现代信息技术的领潮者与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直接培养者,他们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教育信息化的改革和信息技术教育的成败。  相似文献   

20.
2006年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继往开来的一年。在这即将过去的一年,全国基础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部分“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已顺利通过结题。岁末,全国第二次基础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总结“十五”其间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经验,研究“十五”其间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十一五”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规划,指明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