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修宜 《历史档案》2008,(4):109-109
周祖培(1793-1867年),晚清重臣.15岁中举人,16岁中进士,旋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内阁学士,礼、兵、工三部侍郎,兵、刑、工三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武英殿总裁等要职.  相似文献   

2.
洪亮吉(1746-1809),清中期著名的经学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字君直,又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江苏阳湖(今常州市)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以一甲第二名进士及第,曾任编修、贵州学政等职.  相似文献   

3.
范知欧 《历史档案》2011,(1):119-123
于慎行(1545-1608年),字无垢,一字可远,号谷山,谥文定,东阿(今山东平阴县境内)人.明隆庆二年(1568年)成进士,选庶吉士,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讲学士、礼部侍郎、吏部侍郎、礼部尚书,官终东阁大学士,赠太子太保.于慎行"学有原委,贯穿百家"①,集德义、文章、经济于一身,活跃于当时的政界、文坛和士林,是晚明著名...  相似文献   

4.
聂桂兰 《兰台世界》2007,(23):64-65
王懿荣(1845-1900),字正儒,一字廉生,山东福山(今烟台市福山区)人.光绪六年(1880年)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光绪二十年(1894年)升为侍读,入值南书房,并任国子监祭酒.  相似文献   

5.
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祖籍湖南茶陵。四岁能诗,有神童之称,十八岁中进士,入翰林院,历任编修、侍讲、侍讲学士等职。翰林院地位虽高,但不预政事,但李东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抚顺市档案局征集到清末进士、翰林院侍讲学士世荣的一张老照片,此照片摄于1923年,距今已有90年。世荣1860年出生于抚顺金花楼村,是光绪二十一年进士。步入仕途后,他相继担任国子监司业、翰林院侍讲学士兼日讲起居注官,专职为皇帝讲解经史及编修皇帝每日言行录,是光绪皇帝的近臣。1906年,世  相似文献   

7.
一、《事文类聚》中章简公为元绛而非章得象宋人祝穆《古今事文类聚》(下文简称《事文类聚》)前集卷九有十二处引章简公端午帖子词.章简公指元绛.元绛(1009-1084),字厚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知台、福、郓诸州及开封府,又为广东、两浙、河北转运使,召为翰林学士,官至参知政事.晚年以资政殿学士知青州,以太子少保致仕.神宗元丰七年卒,年七十六,谥章简.《宋史》卷三四三有传.有《玉堂集》二十卷③,已佚.  相似文献   

8.
续资治通鉴长编 108卷 宋李焘撰 宋刻本 李焘(1115-1184),字仁甫,一字子真,号巽岩,眉州(今四川)丹棱人,绍兴八年(1138)进士,累官礼部部侍郎,进敷文阁学士兼侍读,同修国史.  相似文献   

9.
<正>为进一步丰富馆藏内容,完善馆藏结构,江西省南丰县档案馆近日将《南丰最后一位进士——张履春》相关资料征集进馆。张履春(字宜仲,1858-1932),江西南丰人。光绪十五己丑科举人,戊戌科第二甲八十三名进士,翰林院编修,曾任国史馆纂  相似文献   

10.
正赵尔巽(1844—1927),字次珊,号公镶、无补,奉天(今辽宁)铁岭人,隶汉军正蓝旗,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生,同治六年(1867年)丁卯科举人。同治十三年甲戌科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历任湖北乡试副考官、监察御史、贵州石矸府知府、安徽按察使、新疆布政使、山西布政  相似文献   

11.
缪荃孙 缪荃孙(1844-1919)字炎之,又字筱珊,晚号艺风.江苏江阴人.先后主持南菁、泺源、钟山书院讲席.为1876年(光绪二年)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顺天府志>总纂、学部丞参上行走等职.  相似文献   

12.
"告殿"是指某科个别会试中式者因故告请不参加当年殿试,以待来科补试.会试中式者多因疾病、丁忧、时局动荡等原因而"告殿".通常"告殿"者会在下一科、两科或三科补行殿试,还有个别"告殿"者,未及"补殿"而亡.每科"告殿"人数相对于全体会试中式人员来说还是少数,通常为几人或十几人,个别科则多达二三十人.由于"告殿"制度的存在,致使明代每科会试中式人数与进士人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一致的.即便二者数目恰好相同,也多出于巧合,并非表明该科会试中式者与进士在名籍上的完全一致.作为科举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中一直存在并发挥着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陈振先(1877—1938),广东新会人,字铎士,光绪三十三年(1907)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我国第一个在国外获得大学农科毕业文凭,归国后,授农科进士。参加清廷举行的第三次游学生考试中获得第一名,成绩为87.34分[1],宣统元年授翰林院编修,并被锡良看重,上书清廷把其调东省  相似文献   

14.
陈介祺(1813~1884),字寿卿,号簠斋,山东潍县(今山东潍坊)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他一生嗜好古物,鉴精藏富,治学严谨,是一位成就卓越的金石收藏与研究家,与江苏学者潘祖荫被并誉为"南潘北陈".我国已故著名古文字学家商承祚先生称他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代金石鉴定大师.  相似文献   

15.
缪荃孙与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荃孙(1844-1919),字炎之,一字筱珊(又作小山),晚号艺风老人,江苏江阴人.清光绪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清史馆总纂,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学者、藏书家、校勘学家、金石学家、版本学家和目录学家,是我国近代图书馆的创建人之一,对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南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古代战略位置重要.1912年以前,南阳共修县志四种,分别为明《(万历)南阳县志》、清《(顺治)南阳县志》《(康熙)南阳县志》和《(光绪)南阳县志》,其中万历、顺治时期所修县志现均已亡佚.本文从编修者、编修时间及内容等方面对亡佚旧志进行考证.《(万历)南阳县志》由隆庆辛未(五年,1571年)科进士程逊于万历三年(1575年)编修,虽内容简略且未加“旁搜远稽”,但该志创修之功不可没.《(顺治)南阳县志》由崇祯己卯(十二年,1639年)科举人李本泽于顺治十三年(1656年)至十六年(1659年)编修完成,其中部分内容可能触犯了清朝统治阶级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蔡元培     
<正>蔡元培(1868-1940),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字鹤卿,号孑民。清末进士,一八九四年被授予翰林院编修。留心西学,倾向维新。一八九八年离京南下,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一九○一年又应聘为上海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次年参与发起成立中国教  相似文献   

18.
陈梦雷、蒋廷锡编《古今图书集成》《古今图书集成》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的一部类书,有10026卷,共约1亿字,比当时的《大英百科全书》(11版)多三四倍。这部大类书是陈梦雷初编,蒋廷锡重编的。陈梦雷(约1651~1727),福建闽县人,康熙九年,登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康熙十三年(1674)靖南王耿精忠起兵助吴三桂叛乱,他被胁迫参加,后托病离去,两年后,耿精忠又降清,陈梦雷因而被诬下狱,后谪戍辽东尚阳堡。十余年后,康熙出关东巡盛京,梦雷献诗,不久被召还,教授西苑,侍诚亲王。雍正即位,又被谪辽阳,后死于戍所。蒋廷锡(1669~1732),江苏常熟人,康熙时举人,康熙四十二年赐进士,四十三年授编修、内阁学士。雍正即位后其深得信任,元年擢礼部侍郎,二年请编《大清令典》,命为副总裁;四年迁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六年拜文华殿大学士,充编  相似文献   

19.
纪晓岚姓纪,名昀,字晓岚.生于1724年,卒于1805年.河北献县人.清乾隆十二年,他24岁中顺天府乡试第一名(解元),乾隆十九年,31岁中进士.历任侍读学士、礼部尚书(国务大臣)等职.是清朝著名学者、文学家.  相似文献   

20.
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八月初三生于贵州。咸丰二年(1852年)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