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洛克的经验主义认识论是在继承培根、霍布斯和英国其他经验论的传统思想基础上,又总结吸取了当时自然科学成果经过抽象概括形成的。他的认识论对近代科学的发展不仅仅是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他的认识论对近代科学,特别是18世纪到19世纪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的方法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墨家在百家争鸣、辩论中,有独到的论证、说服技艺和杰出的运用。“止”是包含归纳、演绎的综合性类推。“譬、侔、援、推”是几种特殊的类推。类推是包含演绎、归纳、类比多种推理形式,没有明确分化的综合性推论方式。精研为争鸣、辩论服务的论证、说服技艺,是墨家辩学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试析霍布斯重视数学方法的原因汤彬如,胡淑萍托马斯·霍布斯(1588年──1679年)是英国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在自然观上,霍布斯继承了培根的思想,把唯物主义系统化了。他认为,哲学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物质实体的根本属性是广延性;哲学是关于研究事物...  相似文献   

4.
一在逻辑史上,归纳与演绎的关系很早就涉及到了。但是,它一直未得到科学地解决。逻辑之父亚里士多德就萌发了重演绎轻归纳的思想。但他尚未把归纳与演绎割裂开来。近代则出现了归纳派和演绎派。英国的经验论者一般都抬高归纳贬低演绎,逻辑史上称之为归纳派。弗·培根详细地探讨了归纳法问题。但他的学说流露了重归纳轻演绎的端倪。他认为三段论的前提有可能使用含混的概念且它无法考证其本身的确实性,所以,三段论不能用于认  相似文献   

5.
哲学界把培根和笛卡尔称为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始祖,其实他们对经验与理性,归纳与演绎关系坚持了辩证处理,狭隘经验论和纯粹唯理论是其以后的发展深化所导致的。只不过在培根和笛卡尔那里孕育着分裂的种子而已。  相似文献   

6.
自布丹以降,霍布斯提出了君主主权理论,洛克提出议会主权学说,卢梭提出人民主权理论.霍布斯在机械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上追求安全,洛克在经验主义的理论基础上追求自由,卢梭在公意的理论基础上追求平等.相对于霍布斯的君主主权和卢梭的人民主权,洛克的议会主权理论在后来的资产阶级世界里因更具有实际价值而受到普遍推崇.  相似文献   

7.
由于前提判断的性质,演绎逻辑显现为理性化的特质,归纳逻辑则显现为经验化的特质。从这一点出发考察此二种逻辑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演绎逻辑总是受到理性主义哲学的重视,归纳逻辑总是受到经验主义哲学的青睐。由此可见,在西方逻辑史上,逻辑的发展总是与哲学的发展紧密相关,逻辑与哲学有着特定的伴生关系。  相似文献   

8.
“形式逻辑”现在已成了一个很不确定的概念。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创立的直言演绎逻辑,自康德始200多年一直被称作“形式逻辑”;后经斯多葛学派(称充了复合命题逻辑)、培根和穆勒等人(加进了归纳逻辑)的发展形成的传统逻辑,也叫“形式逻辑”;在传统演绎逻辑的  相似文献   

9.
在西方逻辑史上,休谟问题是归纳逻辑中最具挑战性的基础问题。"归纳"概念最早可追溯于逻辑科学初创时期。到了近代时期,培根、赫舍尔、穆勒等人将其发展成一套比较完备、系统的归纳方法的理论,使之成为科学研究中观察实验、寻求因果联系、探究科学发现的强有力的逻辑工具,从而使归纳逻辑具有与演绎逻辑分庭抗礼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通过问卷测试,对内江市部分高中与本科学生演绎能力与归纳能力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学生演绎能力与归纳能力的发展极不均衡,不论是高中生还是本科生,演绎能力均远高于其归纳能力;一般地,从高中到大学阶段,随着年龄的增加,学生的演绎能力在下降,而归纳能力在提高;在相关性分析中发现,学生的演绎成绩与归纳成绩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辩证关系与波普尔反归纳法的比较 ,提出实距真值率作为归纳真值率的计算公式 ,并力图用全息律的观点统一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 ,认为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理论前提和根据是全息律 ,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都是缩小性的推理  相似文献   

12.
荀子在对先秦诸子批判吸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认识论。他对感觉器官与思维在认识过程中的关系及作用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提出了“虚壹而静”的主体认识状态及认识方法,摒弃了具有巫术孑遗的神秘性感应成分,把认识论建立理性的基础上。荀子所注重的认识对象主要是社会政治问题,没有把自然当做相对独立的认识客体。在其认识论的指导下,荀子对当时各种思想以及儒家内部各派进行了批判,进一步深化了儒家尊重、适应社会而又不失基本价值持守的传统,对儒学在秦汉的传播与实践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现有没有逻辑的争论,由来已久.有人称其无,有人说其有,还有归纳派和演绎派的形同水火.究其实,争论是由逻辑观--传统形式逻辑和现代数理逻辑的不同引起的.其实,归纳派和演绎派各执一端,各有长短,彼此是相通的,类比、归纳和演绎整合的推理链,才是科学发现的逻辑.  相似文献   

14.
"仁、礼"思想是中国儒学的主要思想,霍布斯在其自然法的理论成果中,多处透露出与中国儒家所倡导的"仁礼"观点的相似性。通过对中国儒家"仁、礼"思想与霍布斯自然观之比较,认为霍布斯在语言表述和思想内容中,所表现出的"仁礼"思想较之中国儒家思想而更具有理性成分和进步因子。  相似文献   

15.
冀明武 《天中学刊》2014,29(6):33-38
培根和马基雅维利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思想家,二人思想中都包含大量帝王术的内容.比较发现,彼此之间存在诸多相似和差异之处.相似之处有:政治上都鼓吹君主专制;经济上都倡导保护私有财产;都强调军事力量对维护君权的重要性.差异之处有:政治上,培根对君权提出诸善德要求,而马基雅维利则较少;经济上,培根主张国家干预经济,而马基雅维利相对主张自由发展;军事上,培根关注的重点是军事力量的经营,马基雅维利关注的多为军事力量的取得.  相似文献   

16.
四假象说是培根哲学中最著名的部分之一。在四假象说中,培根分析了阻碍人们正确认识的四种假象或者说是偏见,提出要将感觉与理性结合起来解决偏见与正确认识之间的矛盾问题。具体说就是运用他的经验归纳法。偏见属于我们现在所谈的主体认识结构问题,培根看到了偏见对人们观察认识事物的消极作用,成为西方哲学史上系统、深刻地探讨和解释主体认识结构问题的第一人。培根对主体性问题的探讨具有局限性,是否定性的,没能看到主体认识结构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归纳悖论与“证实”“证伪”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科学哲学中证实主义和证伪主义之争的背景下分析了归纳方法和三个著名悖论,提出三个悖论与证实主义同证伪主义之争的原因,在于演绎和归纳的矛盾。认为消解悖论解决论争的唯一途径,是建立归纳和演绎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霍布斯作为现代政治哲学的开创者,其政治思想集中地体现在《论公民》和《利维坦》两部著作中,其中尤以后者最为清晰系统地阐述了他的人性论、自然权利论、自然法学说、契约论、国家学说等核心的政治思想。从《利维坦》第二部分"论国家"的内容看来,霍布斯似乎是君主专制政体的衷心拥护者,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从《利维坦》第一部分"论人类"着手,重点考察他关于人类自然状态下的自然权利与自然法的关系的思想,那么,我们可以发现,以专制主义形象著称于西方政治思想史的霍布斯是怎样为他之后几百年的自由主义传统奠定一个坚实的根基的。  相似文献   

19.
由于《孔子家语》“伪书”说的影响,荀子研究中几乎还没有人注意到荀子与《家语》的关系.实际上,荀子在秦昭王时将该书材料带到秦国,《孔子家语》才得以传到汉代并流传至今.《孔子家语》内容丰富,资料宝贵,《荀子》与之思想相通、材料一致,了解二者的关联,对荀学研究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