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赏识教育是世界六大教育之一。赏识教育可以运用到各项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科学创设赏识氛围,把它作为习作教学改革的一剂良方,充分舒展学生的心灵、发展其潜能,让它犹如一盏明灯照亮学生习作之路,有效提高习作效率。1构建平等的习作氛围——让学生自如地表达赏识教育强调的是快乐地学习,主动地学习。而写作过程却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如何将这艰辛的过程变成一个快乐主动的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永恒的课题,其质量与效果对于学生提高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以至将来从事文学创作等,都具有奠基和决定作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三年级是作文起步阶段,是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奠定学生作文基础的重要时期。那么,如何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让学生体验习作中的快乐呢?这是许多语文老师都感到困惑和值得探究的问题,本人着手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田颖 《学周刊C版》2010,(8):162-162
作文是一项创造性、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然而在小语文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发现学生们一谈到写作文都很害怕。学生独立作文的能力很差,作文缺乏真情实感。虽然语文教师化费了大量精力,但实际效果并然不理想。目前的作文教学,一篇作文从指导到学生习作,再到教师批改,  相似文献   

4.
<正>在语文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语文基础教学与习作教学分离的现象。由于语文基础教学与习作教学的分离,导致学生在习作中不能很好地利用学习过的语文知识和写作方法,不能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去学习写作,学生的习作水平很难提高。实际上,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它不是一个孤立的写作行为,而是一种运用学习过的语文知识和方法去表达思想的过程,是运用言语修辞进行个性化作文的创造过程。在语文教学中要渗透习作方法和技巧指导,结合教材内容,运用学习过  相似文献   

5.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习作教学应着力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善于观察,易于动笔写真事,乐于动笔表真情。作文是语文基本功中集中的体现,也是衡量和体现学生其他语文技能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点燃学生的习作热情,激发写作欲望,培养习作兴趣,让学生在习作中感受到快乐。多少年来,令语文教师最为头痛的问题莫过于语文教学效率不高这一顽症了。而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  相似文献   

6.
杨国秀 《教师》2010,(4):77-77
习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难题,教师难教、学生难学,这源于它复杂的、烦琐的教学过程。教师要教好习作,必须从字、词、句、篇、口语表达逐层打牢基础,最后方能进入到习作的教学。而学生学好作文,首先要有初步的语文功底,方能进入作文的学习。教师对学生习作的指导是一个外化的教学.而学生的习作不仅需要外化,更需要内化为自己的习作精髓。  相似文献   

7.
习作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综合体现,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三年级开始,学生正式开始学习写作文。三年级作文是起步作文,要求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万事开头难,只有迈好作文的第一步,学生在以后的作文中才不会有惧怕心理,才会觉得作文其实也简单。那么,在这个作文的起步阶段,我们怎样做好引路人呢?  相似文献   

8.
作文是一项创造性、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发现学生一谈到写作文,他们都很害怕。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呢?这正是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所感到最棘手的一大难题。一、培养学生的作文意识,兴趣是最大的保障作文是语文学习中最复杂的脑力劳动,如果小学生没有写作愿望,那么习作的教学目的就很难达到。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  相似文献   

9.
谈到"习作教学"这四个字,大多数语文教师都会谈词色变,因为它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软肋"。我们到底拿什么来教作文,作文又是怎么教出来的?在几年的探索学习和教学实践中,我心中的答案越来越清晰,那就是——实践。在多渠道的实践中,我们的教学手段层出不穷,我们的习作素材源源不断;在一个个习作实践中学生习得写的方法,写的乐趣,提高了写的能力。那么从哪几方面的实践活动入手呢?一、阅读积累实践,习作之“米”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该努力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以及发展。而习作能力则是能够综合体现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指标。因此,在教学中作文能力的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而小学阶段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是奠定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在实施语文学科教学的过程当中,语言的运用能力的提升与学生词汇的积累是密不可分的,而要想积累大量的词汇就必须通过课外阅读来达到这一目标,从而能够高质量地提升小学作文的能力,因此,课外阅读在小学作文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足学习语文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学生写作水平是学生认知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作文难,提起作文就心烦”,这是小学生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在此,笔者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作文是学生知识水平和语言综合能力的体现,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作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是执教者感到棘手,而且也是不少学生有一种畏惧、厌学的心理。作文教学中,兴趣能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能直接推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怎样及法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语文能力?语文能力关键在于阅读和写作水平。一个学生,如果口才过人,文笔绚丽,即使语文考试不及格,我们也不能否认他有很高的语文能力。与此相反,一个学生,如果口头表达不佳,作文写的平庸乏味,哪怕他考试拿到高分,我们也不承认他有很高的语文水平。所以避开作文教学耗时费力却无功效的咻咻之声,我依然在作文教学中进行着艰辛但快乐的学习探索。现把作文教学中的几点作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应当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著名的教育家黄光硕也说过:"作文可以作为衡量学生语文学习的好坏。"由此可见,习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而现实的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缺乏习作兴趣的问题。就如何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二十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习作是一个难题,写不出东西,言之无物。那么如何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在多年的语文习作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在写作训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前,小学语文教师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认识:小学生是不会写作的,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写作。教师在强势推进作文教学、发展儿童语言能力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落入到权威的窠臼。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超越儿童的言语特征,轻视儿童鲜活动感的生活体验,作文课成为习作制造课。游记习作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得快乐体验,在观察和感受中体会游玩乐趣,在快乐表达中提升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唐黎 《教书育人》2014,(10):23-24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起步作文是作文教学中的重点。三年级的起步作文重在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的信心,让学生在习作与分享中获得快乐。下面,笔者就以三年级习作《文具》为例,谈谈起步作文的教学。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普遍厌烦作文。怎样将“快乐”与“作文”联系起来,让学生喜欢作文,这是许多语文教师想解决的问题。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我觉得只有激发学生习作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从心坎上认同作文,喜欢作文,才能真正让学生的作文焕发出生命力。现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快乐作文“六步曲”。  相似文献   

19.
冒琴 《教师》2012,(34):70-70
成功的语文教学是让孩子爱上语文学习,感受到学习语文是一种享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寻找学生乐于接受教育的“兴奋点”,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让学生感知到学习语文是一种愉快的精神之旅。让学生享受语文,就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课堂,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让学生享受语文学习的人文环境;享受语文学科的美;享受参与语文学习的乐趣;享受语文中习作的快乐。  相似文献   

20.
尹渊渊 《新疆教育》2013,(15):113-113
语文,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作文,又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的尺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任务是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书面表达能力。三年级,是作文教学的中转站,即是小学由低年级的说话写话向连段成篇过渡的时期。三年级作文教学的成败,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学习习作的兴趣。如何帮助三年级学生闯过习作人门关呢?我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