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抗战经典歌谣生动表现了抗战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大生命力,展现了从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到全民族空前团结一致御侮的历史进程,充分体现了从中华民族抗日解放战争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脉搏,通过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唤起中华民族的觉醒,增强国家凝聚力,提升民族自信心,激励民族自强不息。  相似文献   

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没有高尚的精神和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国素来重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弘扬民族精神"的提法变为"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新增"培育"二字,使我党对民族精神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在弘扬优秀中华民族精神的同时,更加注重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内容,为中华民族的伟  相似文献   

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实践中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信念与信仰、性格、心理的总和,是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与动力,也是一个民族所创造的文化和文明的核心部分.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所谓中华民族精神,广义地讲,就是指导中华民族延续发展、不断前进的精粹思想,是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就性质而言,它是一种伟大的卓越的精神;就表现形式而言,它是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①  相似文献   

4.
贾俊占 《大观周刊》2011,(47):190-190
爱国主义——中华民族的一个世代相袭的永恒主题,一笔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数千年来,它始终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具有强大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支柱.也是我们民族精神发扬光大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5.
<正>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对中华民族精神进行不断的丰富和发展。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使毛泽东的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毛泽东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对中华民族精神由传统向现代的转轨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著名作家巴尔扎克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依据巴尔扎克的表述,我们也不妨可以这样认为:诗歌是一个民族灵魂的居所。我们做出这样的判断,其实并无什么不妥。从开源的诗经、楚辞,到后来的唐诗、宋词,再到近世各地、各民族独具风情的山歌和民歌,形成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完整的精神体系。作为人类精神活动最高层次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以其独特的魅力,引领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穿破现实的羁绊,苦苦追寻精神和心灵的解脱。  相似文献   

7.
田菊 《编辑之友》2015,(7):105-107
20世纪上半叶,日益加剧的民族存亡危机使得怀揣民族救亡理念的中国知识分子,借助于“印刷语言”的特殊作用,探索通过出版期刊来唤醒和激励大众的民族精神,从而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思想力量.这段特殊时期的编辑“民族化”思想发展历程,为当前媒体编辑的“民族性”意识培养,提供了历史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仰望历史的星空,一批批共产党人和英雄儿女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祖国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舍生忘死、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形成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铸造了不屈不挠的民族之魂,创造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激励我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穿越历史的风雨,英雄的事迹和形象依然鲜活如生.武汉纺织大学有一位90岁高龄的...  相似文献   

9.
王立 《大观周刊》2012,(3):153-154
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在现代教育活动中应该采取有效的办法将这些宝贵的民族精神、民族风俗、民族技艺融入进去,更应该在更高的教育规划中体现我们几千年来智慧的积淀。文化战略应该成为教育的重要部分,尤其是民族特有的精神,民族灵魂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0.
一、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原动力 “六一”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给北京7名中小学生的回信中指出:“非典型肺炎疫情是对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又一次严峻考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不仅增强了同疫病作斗争的能力,而且在全社会进一步弘扬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时代要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一个民族要有一个民族的精神。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人民群众曾经创造出许多光耀一时并传之久远的“精神”,如“延安精神”、“雷锋精神”、“上甘岭精神”等。这些精神是值得代代相传的宝贵遗产,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将鼓舞和激励  相似文献   

12.
我们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和斗争中,不仅形成了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也形成了许多优良的伦理道德观念和民风民俗。这种民族美德经历了五千余年的实践考验,成为中华民族团结互助、爱国爱家的强大凝聚力,培养了勤劳善良、勇敢刚毅、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这种传统美德又被注入了新的内涵,从而形成了一种革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 当前,我们中国人民正处在一个跨世纪发展的关键时刻。为了实现进入21世纪把我国建设成繁荣富强、高度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正需倡导和弘扬这种民族美德。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从中小学生做起,因为他们是21世纪的建设者,是我们民族的希望。  相似文献   

13.
是非 《北京档案》2003,(7):11-12
一位意大利史学家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忽视自己的历史,就像一个人失去记忆一样可怕."革命导师列宁也曾告诫人们:"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翻开中华民族的历史,我们有扬眉吐气,也有饱受凌辱;有文明富强,也有贫穷交加.在中华民族告别苦难,走向新生,走向富裕以及铸就民族精神的进程中,那些为国捐躯的烈士、那些血洒疆场的英雄、那些夙夜在公的劳模,是做出过特殊贡献的.没有他们,便没有我们的历史;没有他们,便没有我们今天的高楼大厦和秋收冬藏.  相似文献   

14.
<正>一个民族在繁衍发展中必将形成自己的民族文化。更贴切地说,所谓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指的就是在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光辉璀璨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集合。民族文化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发展水平,同时彰显着民族的个性与特色。我国的体育事业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真正开启一个新篇章的。作为新成立的我国第一届国家体育委员会,为带动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边静哲 《大观周刊》2011,(34):169-169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开发创造力,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是我们时代的要求,而作为教师,更肩负着光荣的使命,即培养全面发展且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原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我们的接班人更应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6.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华民族是一个经历无数战争洗礼的民族,是一个崇尚历史反思的民族。当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不断远去,历史记忆逐渐被人们淡忘时,为了不被遗忘,我们惟有纪念。作为社会“嘹望者”的大众传媒,围绕军事历史事件、军事历史人物展开的军事题材纪念性报道,已成为纪念革命历史、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7.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华民族是一个经历无数战争洗礼的民族,是一个崇尚历史反思的民族。当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不断远去,历史记忆逐渐被人们淡忘时,为了不去遗忘,我们唯有纪念。作为社会“瞭望者“的大众传媒,围绕军事历史事件、军事历史人物展开的军事题材纪念性报道,成为纪念革命历史、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8.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华民族是一个经历无数战争洗礼的民族,是一个崇尚历史反思的民族。当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不断远去,历史记忆逐渐被人们淡忘时,为了不去遗忘,我们唯有纪念。作为社会“瞭望者”的大众传媒,围绕军事历史事件、军事历史人物展开的军事题材纪念性报道,成为纪念革命历史、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9.
良好的家庭教育、复杂的社会环境、急剧的民族危机是李宗仁抗战精神形成的主要原因。在国家沦陷、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李宗仁挺身而出、坚决抗战,形成了其独有的抗战精神。其抗战精神主要表征为力主坚决抗战的爱国主义精神,坚信抗战必胜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坚持全面抗战的务实主义精神。这些抗战精神升华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彰显了全国军民团结抗战的民族凝聚力,弘扬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巨大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20.
颜军 《军事记者》2006,(12):15-15
中国国防报在策划长征宣传的时候,首先思考的问题就是:对于我们广大的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来说,长征意味着什么?长征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伟大的传奇史诗,它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两万五千里的漫漫征程,更是一种无与伦比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我们的报纸,就应该用鲜活生动的宣传手法,让长征精神深入千家万户,去感染我们的读者,感染我们的青少年。为此,《中国国防报》结合自身的报纸定位和宣传特点,精心策划了“寻找长征路上的红色密码”和“追寻长征路上的红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