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两课”教学不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理论的过程,而是在此基础上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过程。它既有一般教学过程的共性,也有其特殊性。“两课”教学不仅受外界影响还要面临“信”与“疑”、“知”与“行”的矛盾。要较好地解决这些矛盾,教师要转变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同时也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2.
"两课"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课”教学改革要着重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四个层面来展开:坚持与时俱进,转变教学观念,明确教育目标;发展教学理论,优化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知识;研究学习心理,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效果;创建评估机制,改革考核方式,激励学生上进。  相似文献   

3.
“两课”教学方法改革的三项有效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深化“两课”改革的关键之一在于教学方法的改革。近两年来我们在落实普通高校“两课”设置新方案的过程中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探索。其中有三项改革措施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一、笔湮“军失时接挽钟内情多坏书,的勇目论证起第级动力和任_学技对性一”一——-——坚持科学性、针对性和现实性相统一原则,是“两课”教学的根本要求,也是“两课”教学实现其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目标的关键所在。教学实践表明,“两棵”教学要做到有针对性地转变学生思想,必须解决好一些问题:如何做到准确地把握学生的现实思想脉膊和思想症结,从…  相似文献   

4.
在党的十五大精神指引下,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如何帮助学生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理论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两课”教育如何贴近社会,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解答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如何提高“两课”教育的实效,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是新时期“两课”教育的新课题,必须加以认真研究。一、“两课”教育的核心是引导学生掌握马列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两课”教育除了理论认知功能外,还有政治导向功能,要始终坚持“两课”这一特定性质和功能,为提高青年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眼务。当前“两课”的…  相似文献   

5.
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目前,“两课”教学普遍存在着吸引力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实效性不强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在“两课”教学中没有正确地认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教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提高“两课”教学的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两课”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对象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离不开学习理论的指导。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协作学习”是意义建构的关键,学习情境对意义建构起重要作用,信息资源对意义建构起支持作用,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该理论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是:要实现英语课程标准,就应积极创设学习情景,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协作互动式”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两课”教育改革应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增强“两课”的说服力和有效性为目的,以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重点,遵循“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进行。目前,“两课”教育必须适应当前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 一、我校“两课”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 首先,学校大局稳定,学生人心稳定、大部分同学能够把注意力放在专业学习上,前一些时候弥漫校园的“经商热”、“打工热”有所削弱。  相似文献   

8.
高校“两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多年来.广大教师在实践中对“两课”教学的内容、方法、形式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改革。并针对医学院校学生的实际,首先对“两课”教学内容改革,真正使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其次是在教学方法上的改革,改变以往单一式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采取了“专题式”、“讨论式”教学方法.正确处理专题式教学与系统教学;理论教学与思想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以及与电化教学的关系,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两课”教学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党的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然而,要达成这一目的,首先必须提起学生对“两课”学习的兴趣。为此。“两课”教师必须学会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使之能够化被动为主动。笔者认为,注重“两课”教学中的人文因素,是达成此一目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两课”教育是我国高校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新时期“两课”教学将心理学知识引入“两课”教育领域 ,是“两课”教育方法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型的一个有效途径 .,是对“两课”教学方法创新的一个尝试  相似文献   

11.
林红 《高教论坛》2014,(10):19-21
为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使学生的心思回到课堂上,必须转变以"教"为主的教学理念。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符合知识建构的原则,有利于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对于思政课教学有重要的启示。构建以学为主的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优化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重点解决好"教什么""怎么教""学到什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在其语言习得理论中提出了“学得”与“习得”的概念。通过比较分析可阐明“学得”与“习得”是两种具有不同特点的学习方式,且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具有各自的优势。在大学任务型外语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创造各种条件将两者有机地整合起来,充分发挥其整体优势,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3.
《电工基础》课程是电学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对后续的专业课学习有很大的影响。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应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更好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将理论和生活、工程实际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优化中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与学习环境,采用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做到"软硬一体化、理实一体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英语教学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观念陈旧,方法单一,手段落后等问题,最终导致学生外语综合素质不高。要改变这一状况,英语教学中除了要贯彻一般的教学原则外,还要实现"教"与"学"双边活动的有效结合,即第二课堂教学。按照外语学习的规律,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寓教于乐,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在坚持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原理教育的同时,更强调进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即对两大理论成果的学习和教育。根据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我们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中,提出了"发展教学法"。即以发展的理念和发展的眼光对课程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结合“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托,研究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意义和方法,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语法技能观点、三维语法模式和知识惰性问题等理论为指导下,可以运用"情境——意义——规则——运用"语法教学模式,坚持"优化而不淡化,重视而不死抠"的语法教学原则,创设易于理解和易于语言运用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运用中感受到语法的作用,建立新的语法运用观念。  相似文献   

19.
高师院校本科生"翻转课堂"理念的培养应首先营造软环境,帮助学生确定未来职业定位,把"翻转课堂"理念渗透于各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其技能的培养应从微视频的制作入手,控制视频时间,重视视频效果;直接切入主题;视频知识内容的呈现以题目为独立单位进行录制;教师应娴熟地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课前微视频中预设的教学目标、学习要求都需要在课堂内化阶段完成;课堂上通过互动等方法,一方面考核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对问题理解的深浅程度;另一方面检验教学目的实现与否,从而完成知识的内化。  相似文献   

20.
根据《教师教育课程》中倡导的“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师范生职业基本技能训练,深入农村小学,开展师范生顶岗支教,服务农村,引导师范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将“教、学、做、研”融为一体,有效地提高了师范生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