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数字图书相比,纸质图书的优势在于适合深度阅读,通过打造适合深度阅读的收藏级精品图书,可以实现传统图书产品转型升级.收藏级精品图书具有艺术品的收藏、鉴赏功能,出版人应志存高远,把图书打造成值得珍藏的图书类艺术品.本文以“科学元典丛书”和《不只中国木建筑》的成功出版与传播为案例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2.
《高校图书情报论坛》是由湖北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和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合办的图书情报刊物。《高校图书情报论坛》主要是根据我省图书情报工作的发展需要创办的。《高校图书情报论坛》紧跟信息时代图书情报事业发展的步伐,为高校图书情报工作者提供一块学术研究、交流的园地。本刊设有“图书情报理论研究”、“信息咨询与用户教育”、“图书馆建设与管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馆长专家论坛”、“读者服务”、“信息技术”、“数字化图书馆论坛”、“探索与交流”等栏目。欢迎广大图书情报工作者惠赐稿件。为了实现期刊编…  相似文献   

3.
新的图书质量管理办法和图书校对工作基本规程已开始施行,如何科学合理地保障图书的编校质量,是全国出版社面临的共同课题。为此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专门成立了《图书校对管理形态研究》课题组,并向全国44家出版社进行问卷调查,征集编校管理信息,共收到回执23份,其中科技社的回执为13份。出版社校对管理形态信息流目前主要可分为四个部分,即体制形态信息、技术形态信息、分配形态信息和绩效形态信息。其中的体制形态、技术形态和分配形态属于“过程形态”;绩效形态属于“成果形态”。出版社通过“过程形态”的运作,产生“成果形态”,用于表明…  相似文献   

4.
由尤尼克广播公司、《卫报》媒介集团、奇沃斯出版社和希维娱乐公司联合开办的首家图书广播电台Oneword Radio于5月2日正式开播。据悉,电台每天的节目以播送古典名著、畅销书和儿童读物为主,中间插播喜剧和图书俱乐部信息。其次是“核心课程”和讨论节目“我看见了未来”。听众可以通过数字收音机、数字  相似文献   

5.
1996年4月,广西科技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少年科学文库》中的《奇妙的南极》和《新编十万个为什么》分别获新闻出版署、广电部、中国科协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第四届“全国优秀科普图书”一等奖和三等奖,实现了我社获新闻出版署优秀科普图书专项奖一等奖“零”的突破。《少年?..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相关史料进行审慎、仔细的分析,认为王俭《七志》正文“七志”部分所著录图书为“今存之书”(即王俭撰《七志》时能获知的所有存于刘宋时期的图书),故《七志》又被称作《今书七志》。  相似文献   

7.
新一代数字智能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系统的创新与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加之当前中国教育正处在改革“深水区”,教师教育图书出版工作需要与时俱进地调整发展战略。研究通过探讨教育方针及政策的变化、教育新生态系统的变化以及探索教师教育融合出版路径,以实现教师教育图书出版的转向。  相似文献   

8.
喇学全 《大观周刊》2011,(6):114-114
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教育才能产生真正的作用,并成为真正的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随着“70后”“80后”年轻家长对儿童培养的重视程度的提高,西方先进教育理念的传入,低幼儿童(0—6岁)的成长成为众人关心的话题,幼儿教育相关产品市场也日益繁荣。有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幼儿教育相关产品市场规模已达1000亿元。
  本期专题立足于低幼图书市场现状,邀请出版人、阅读推广人、低幼教育专家等从多重角度探索低幼图书出版的新道路。其中,《低幼图书出版的现状与分析》是从低幼图书市场现状探讨我国低幼图书出版如何可持续发展;《童书已经开启“服务式”营销时代》《低幼图书推广中的精准营销解析》《重视渠道资源融合,打造低幼营销产业链》是从实战角度探索低幼图书营销策略,营销是一门活的艺术,这些实操案例有着“有法又无定法”的营销魅力;《从引进版童书特点看国外低幼书出版模式》着重分析了国外低幼图书出版特点及模式,为我国低幼图书出版提出新见解。  相似文献   

10.
<正>在《“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国家图书馆“十四五”发展规划》与《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如何以创新思维和系统观念推动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发展规划图书档案事业,谋划图书档案事业转型,并助力数字政府发展,是当前各级档案部门、图书馆管理部门面临的重要挑战。  相似文献   

11.
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数字出版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1它与传统出版最大的区别就是阅读载体的不同,即,数字出版是以电脑、手机、手持阅读器等“屏阅读”终端为载体的;与传统出版相比,数字出版更加快捷方便、形象直观,并且可以多向交互。    相似文献   

12.
随着出版与科技的不断融合,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在现阶段数字出版转型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出版与科技的融合是促进转型进程的关键.运用数字化的技术实现纸质图书的立体化阅读可以作为融合的一个重要探索方向.纸数融合,利用互联网平台和移动终端,实现立体阅读、书网互动,将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和延伸阅读.数字出版相对于纸质图书而言,为图书内容提供了新的载体,为传统出版丰富了出版手段,为编辑实现策划数字产品提供可能,为实现“为读者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的现代出版理念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国家公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及2009年国务院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将发展数字出版产业作为国家文化建设、出版传媒产业发展、国家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战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抓住这次机遇成立上海世纪创荣数字出版科技有限公司,进军数字出版产业,肩负起集团数字出版产业的重任,凭借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完美结合,以“辞海悦读器”为契机,肩负着中国数字出版产业与产销模式整合与创新的时代重任,依靠国家政策和自身的产业优势开启了数字出版全新的渠道架构。  相似文献   

14.
第36届联合国大会确立1983年为“世界通信年”,世界通信年中国委员会组织了我国优秀通信科技读物的评选活动,评出优秀通信图书14种,获一等奖的有:《信号与系统》上、下册(人民教育版)、《电声技术基础》(人民邮电版)、《无线电广播发送设备近年来的某些发展》(科学版)、《计算机网络软件基础》(人民邮电版)、《现代晶体滤波器设计》(国防工业版)。优秀通信科普图书共15种获奖,获一等奖的有:《有线电信传输基础》(人民  相似文献   

15.
以《纽约时报》的数字出版为例,探讨传统新闻出版机构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从办网站的“早期数字化”,到机构、产品全方位调整的“中期数字化”,并基于《纽约时报》采用虚拟现实技术(VR),探索传统新闻出版机构以“纸质出版+移动互联”实现“互联网+出版”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当下,出版业发展深度转型,青岛出版集团始终坚持“资本积累、品牌积累”和“转型升级、流程再造”的发展战略,以做最好的城市出版社为发展愿景,通过深化改革来凝聚发展动力,通过持续创新来拓展市场和提升管理水平,通过转型升级推动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积累了一定的品牌、市场、产品和制度优势,集团品牌积累厚积薄发,推出系列精品图书,连续多年获得国家专项出版基金支持,集团在“走出去”和“三跨”发展以及数字出版转型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目前集团完成股份制改造并实现股权多元化,争取创造条件实现IPO.  相似文献   

17.
曾翔 《采.写.编》2024,(2):124-126
伴随着以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为代表的各类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教育图书出版的不足和弊端日渐显露,其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文章从数字化转型的概念入手,全面阐述了教育图书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必要性,详细剖析了当前教育图书出版转型面临的难题,并从开发数字资源库、线上线下复合出版、建设网络平台、开发APP等多个维度入手,就如何实现教育图书出版的数字化转型提出了一系列可操作、可借鉴、可推广、可复制的创新性举措。  相似文献   

18.
蔡蓉  莫岳云 《传媒》2023,(24):82-84
《红色印记》是一套发挥济南红色文化和党史研究成果优势,为青少年在线红色研学量身定制的主题教育融媒体图书,其创新了青少年在线红色研学的方式,实现了红色文化“全覆盖”“新样态”和“精准化”的传播。通过以《红色印记》为基础开展青少年在线红色研学,可以“嵌入式”选读线上红色艺术作品,“情景式”走读不同类型的红色馆藏,“体验式”重读红色人物和红色故事,“沉浸式”参与红色文化互动环节。  相似文献   

19.
李玮 《编辑学刊》2023,(3):74-79
文章对教师教育类图书读者的数字阅读倾向进行了研究,在介绍数字阅读的研究背景后,指出了图书数字资源在媒体融合时代的重要性,并具体界定了图书数字资源的含义。以《静待花开——百位特级谈育人智慧》一书为例,文章探究了教师群体对该书的数字资源阅读倾向并分析了原因,提供了对教师教育类图书的三点启示。  相似文献   

20.
今年,重庆市在图书选题的开发中,不断深化和推进“三农”读物的出版,寻求新思路,推出新举措,实现新突破,基本形成了以“局长工程”《农村两元钱实用知识丛书》为核心、各出版板块为支撑的“三农”精品图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