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瑞林 《语文知识》2000,(11):30-32
邢福义主编的《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说:“紧缩句简短精练,语气紧凑,口语里经常运用,有些成语,如‘人多口杂’(因果)、‘藕断丝连’(转折)等等,实际也是紧缩句。”成语中的紧缩结构有哪些特点呢?1.有两个意义不同但有关联的主谓结构,或主谓结构的省略成分。如:  相似文献   

2.
同义成语的连用和释义是成语运用当中的两种特殊现象,这两种现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一对同义成语是同时出现在一个语言环境之中的。下面分别加以分析。首先来分析一下同义成语的运用。这种现象可以分为三种:1.连用的两条同义成语都是比喻性成语。例如:“这正如俗话所说:‘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有了酝酿已久的主题思想,有了考虑成熟的人物,写起来就神来笔就了。”(峻青《主题的选择和表现问题》)“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都有“条件成熟了,事情就会成功”的意思,是一对同义成语,并且都是比喻性成语。由于“瓜熟蒂落”以“瓜”、“蒂”为喻体;“水到渠成”以“水”、“渠”为喻体,这两条成语连用在一起,就从两方面比喻加以强调以增强语意。2.连用的两条同义成语一条是比喻性成语,另一条是直陈性成语。  相似文献   

3.
一嘴歇后语     
曹延标 《小学生》2008,(4):9-11
在作文课上,白老师说:"要想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可以用比喻、对比和夸张等修辞方法。例如,形容人坏,可以用成语‘令人发指’、‘横行霸道’、‘祸国殃民’等,打比喻形容这个人的坏,如毒蛇猛兽,似豺狼虎豹。电影《刘三姐》里有这样  相似文献   

4.
某“核心期刊”曾刊出一篇文章,在评析了几个误用“蔚然成风”感情色彩的例句后指出:“还有一些褒义成语,也常常被误用成贬义的,如‘东山再起’、‘雨后春笋’……”我们正在使用的一本2011年高考教辅书,在谈到“正确使用成语”“从色彩上辨析”“褒贬”时,有这样一段解说:…始作俑者’比喻……含贬义;‘东山再起’指……是褒义;……”  相似文献   

5.
还是在十年大动乱期间,有一“四人邦”文痞到某大学做报告,故弄玄虚说出“每下愈况”四字。在那“新精神”满天飞的年月,有些不知此成语出处的人就以为又是什么“新提法”。其实这是古董。《庄子·知北游》:“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死所不在。’”于是庄子举一连串例子:从道在蝼蚁、稊稗、瓦(?),一直举到道在屎溺,并且说明他自己越往下作比喻,越能  相似文献   

6.
桂,一作“木樨”,一种常绿灌木,原产于我国。因桂花香气馥郁,尤以中秋时节为最,古人形容中秋佳景,便说“桂子飘香”。古时传说月宫中有桂树,便将月宫称为“桂宫”。如沈约《登台望秋月》:“桂宫袅袅落桂枝,露寒凄凄凝白露。”又因传说月中有蟾蜍,故称月宫为“蟾宫”。如李俊民《中秋》诗:“鲛室影寒珠有泪,蟾宫风散桂飘香。”古时科举考试中,称登科为“蟾宫折桂”。《晋书第五十二卷·诜列传》载:“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后世因以“折桂”比喻科举及第。…  相似文献   

7.
爷孙侃成语     
孙子6岁时,一个晚上,我给他在浴缸里洗澡。我用肥皂给他擦脖子、耳后,我说:“耳朵背后是‘藏污纳垢’的地方,要多擦洗。”孙儿听了这个成语,很感兴趣地说:“爷爷,你再往下说。”我便指着他的眼睛和耳朵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左顾右盼’‘高瞻远瞩’。”孙儿俏皮地指着脊背、胸部和腹部说:“这儿呢?”我说:“比如说某人学问高,一般人只能‘望其项背’;比喻做事之前先有全盘打算,  相似文献   

8.
潘嘉静同志在《汉语修辞常识》(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一书中,谈到“注意成语的写法”这一问题的时候指出:“成语中的每个字都有一定的作用,不是可有可无的.但因为它的某些字,常常有同音字或义近字,容易写错,所以为了写得正确无误,就必须下苦功夫记牢.如:再接再励——不能把‘励’马成‘厉’.按部就班——不能把‘部’写成‘步’.”(以下例略——引者)(见原书第40页)这里,“再接再励——不能把‘励’写成‘厉’”的提法果真是“正确无误”的吗?  相似文献   

9.
高中语文第三册《论证的结构和论证的方法》一文在介绍“引证法”时,有这样几句说明:“引证法,是用已知的公认的道理、原则作论据来证明个别性论点.这就是所谓的‘事理论证’.引证法常常表现为引用经典性言论,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革命导师和领袖的有关论述或名人如鲁迅等的言论,作为自己立论的根据.除此而外,公认的原则、公理、格言、成语、俗谚等,也都可以用来作为立论的根据.”这里,编者将“引证法’等同于“事理论证”,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0.
王晓维 《学语文》2006,(4):48-48
苏洵《六国论》中有“: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句,教材注为:“语见《史记·魏世家》和《战国策·魏策》。”课文注释并未对这句话作具体的解释《,教师教学用书》将这句话译为:“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好像抱着柴去救火,柴不烧完,火不会熄灭。”很显然,它是把“抱薪救火”之“抱”理解为“抱着”。这是不恰当的。有些工具书对“抱薪救火”的解释也是不恰当的。《中国成语大辞典》释为:“薪:柴草。抱着柴草救火。比喻以错误的做法消除患害,结果反而使患害扩大。《”辞海》释为“:亦作‘负薪救火’。比喻想消灭灾害…  相似文献   

11.
一、引用名言,激发兴趣即引用名言警句、诗词、成语等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师说》一文,我设计的导语是:“同学们,在从师求学上有个成语叫‘能者为师’:还有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我们今天学习的《师说》一文,作者就引用了这句名言。那么,作者为什么要主张‘能者为师’呢?作者引用孔子名言的目的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唐宋八大家之首的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韩愈的《师说》,希望大家能在文中寻找到答案。”教师不是一上课就和盘托出,而应该随着学习过程的展开,相机分步揭示。兴趣是创造性地学好语文的重要心理品质之一,教师要引导学生认同教学目标,以激发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引用名言警句、诗词、成语等来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  相似文献   

12.
“穿凿”     
“穿凿”,是有些读书人好犯的毛病之一。即使如宋代的大学问家王安石也难免,苏东坡为此还“调谑”了他一番,事见《调谑编》: “东坡闻荆公《字说》新成,戏曰:以‘竹’鞭‘马’为‘笃’,不知以‘竹’鞭‘犬’有何可‘笑’?公又(疑为‘反’)问曰:‘鸠’字从‘九’从‘鸟’,亦有证据乎?坡云:《诗》曰:‘(?)鸠在桑,其子七兮。和爷和娘,恰是九个。公欣然而听,久之,始悟其谑也。”  相似文献   

13.
龙龙说:“由‘三’构成的成语有许多。我发现这个‘三’字在不同的成语里,意思大不相同。今天我们就来讨论成语中的‘三’,怎么样?”  相似文献   

14.
成语接龙比赛开始了。龙头谁来开?唐飞说“:女士优先。”杜真子就以“龙”字开头“:龙腾虎跃。”丁文涛接龙:“跃跃欲试。”杜真子接龙:“视死如归。”“错!”丁文涛说,“‘跃跃欲试’的‘试’是‘考试’的‘试’,不是‘视死如归’的‘视’。”杜真子说:“成语接龙可以用同音字来接。”丁文涛不相信“:有这样的规则吗?”“当然有这样的规则,肯定有这样的规则。”唐飞希望杜真子赢,他叫得最凶。夏林果也希望杜真子赢,这样,丁文涛就不会天天在她的耳边说成语了,所以她也说有这样的规则。丁文涛继续接龙:“归心似箭。”杜真子接龙:“箭在弦上。…  相似文献   

15.
《现代俄罗斯标准语辞典》对于俄语成语的解释是:成语是不能逐字地被译成另一种语言的言语固定短语。汉语《辞海》对成语的解释是:固定词组之一种,在汉语中多数由四个字组成。组织多样,来源不一。有些可以字面理解,如“万紫千红”,“乘风破浪”等。有些要知道来源之...  相似文献   

16.
“目不识丁”这条成语,迄今为止,尚无一本成语工具书将它解释清楚。《成语典故》如此释:“因为‘丁’字是很简单、很容易认识的一个字,如果连‘丁’字也不认识,当然是文化水平极低的了。所以,不识字的文盲,往往被称为‘目不识丁’,或‘丁字不识’……”这是对“目不识丁”的第一种理解。第二种意见认为,“丁”是个以讹传讹的别字。有人认为“丁”字系“个”字之误。如宋·洪迈《容斋俗考》云“今人多用不识一丁字,谓祖《唐书》。以出处考之,  相似文献   

17.
教贵得法     
在教学中常有这种情况:同样的教材,不同的教师教,会给学生留下不同的印象。有的老师使学生觉得如乘轻舟,一路顺风;有的老师使学生感到如入深山,举足艰难。原因何在?关键在于教学方法。善教者,得法,省时省力,“事半功倍”;不善教者,不得法,费时费力,“事倍功半”。有些学生往往把“染”中的“九”写成“丸”,多写一点。如何教好这个染字呢?有这样三位老师,他们的教法确实是称得上独具匠心,耐人寻味。有一位老师教“染”字时,把“染”拆成三部分:水(氵)、木、九。“为什么‘染’字里面有‘水’呢?因为染色要用水;为什么‘染’字里面有‘木’呢?因为染料是植物;为什么‘染’字里面还有一个‘九’呢?因为在古代‘九’表示数量很多,这  相似文献   

18.
曹芳同学问:“《海燕》通篇用了象征手法,海燕象征英勇无畏的革命先驱者,如果说‘革命者就像勇敢的海燕’就用了比喻。请问,象征和比喻有什么区别?”在文艺创作中,象征手法往往和比喻手法融合在一  相似文献   

19.
农历甲申年(2004年)是猴年,现将部分与猴有关的成语简介如下: 1.沐猴而冠语出《史记·项羽本纪》:“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楚人把猕猴称为“沐猴”。劝说项羽的人见其攻占咸阳后不图建立霸业,一心要衣锦还乡,便嘲笑他不过是个戴着帽子的猕猴罢了。后以“沐猴而冠”比喻人目光短浅,虚有仪表,成不了大事。如曹操《薤露行》:  相似文献   

20.
习语就其广义而言包括成语、谚语、俗语、格言等。汉英两种语言都有极为丰富的习语。数词在汉语习语中占有相当的份量。本文拟就一些常见的带数词的汉英习语作一比较。习语中的数词有些具有实质意义,如“一箭双雕”中的数量词“一”都是实指其数,是实义,有些则是虚指,如“五光十色”中的“五”和“十”是虚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