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德与社会是以学生日常生活为基础,对学生品德形成有促进作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通过思维可视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习惯和行为。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品德能够对学生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良好的习惯能够让学生受益终身。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成长为品德优良的高素质人才。在平时的教学与生活中,教师与家长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重要的课程,能够对学生的自身行为进行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能够让学生具有更加丰富的心态和完善的人格。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可以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的综合素养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本文中,笔者将从教学实际出发,探索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4.
教育就是教书育人,教书自然就是传授知识,而育人更多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品德,立德树人就是为了让学生有良好的美德,将来成为一个为国家做贡献的人。很多调查结果表明小学时代对于学生品德的培养,将影响到学生的整个人生,为了让学生能够对社会和家庭负责,就要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的品德。  相似文献   

5.
小学阶段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让整个教学活动的落实具备更强的实效性,能够真正贴合学生实际生活,并且能够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保证学生的整体体验,让学生在实际参与的过程当中得到更好的引导与发展。分析和探讨了如何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质量进行提升。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的改革,也使《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育工作者进行教学理念调整,要求品德与社会课程是能够促进小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以及社会性全面发展的综合型学科。因此,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应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能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和材料搜集,重视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能够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对于学生身心的协调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本文将主要论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原则和具体应用策略,以期充分发挥情境教学法的优势,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8.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展能够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高尚情操,在小学教育中处于很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是基于课题解读对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进行探究,希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道德素养能够提升。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小学品德课程显得尤为重要。小学品德课程的教学关系到学生们个人的素质培养,她对学生们思想有着引导的作用,能够促使其健康的成长。小学品德课程的教学是实施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方法,她能够正确的为学生们指引方向,使他们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思想品格和良好的文明行为举止。小学的品德课也是对学生们行为的一种规范。  相似文献   

10.
《学周刊C版》2017,(14):163-164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实用性比较强的学科,主要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热爱生活的目标。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接受良好的品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三观,教师要在教学中采取有利的教学措施,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进步使得小学教育不能仅仅关注基本课程的教学,还需要关注品德教育,让学生的品德在生活中得到一定的提升。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为了更好地塑造学生的良好品格,让学生能够融入社会生活中。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品德教学和社会的关系,重视小学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12.
叶兵 《生活教育》2011,(22):28-29
《小学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习惯,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3.
运用传统节日来培养低龄学生的良好品德,不仅能让低龄学生对中华文化具有更加充分的认识,也能让低龄阶段学生在传统节日的熏陶下形成更好的品德,使培养效果更加显著。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内容也变得更加全面,不再局限于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开始注重学生道德品质、品德思想等方面的教育,进而促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和品质。因此,本文主要阐述借助传统节日培养低龄学生良好品德的方法,希望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钢琴音乐教学是高校音乐教育培养审美情感的重要手段。钢琴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学生品德,是使学生成为一个品德、智力、情感、意志、个性全面发展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品德认知提升与品德的理解内化。名人名言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是学生进行品德学习的有效载体。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穿插运用名人名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基于此背景,笔者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导入,明理与拓展环节中对名人名言运用的策略进行了探究,旨在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一门德育学科,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学生一定的语文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培养高尚的品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这种品德方面的教育尤为重要,其能够在早期影响学生的价值观,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本文主要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为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7.
顾婷 《教学随笔》2016,(3):163-163
语文是一门德育学科,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学生一定的语文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培养高尚的品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这种品德方面的教育尤为重要,其能够在早期影响学生的价值观,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本文主要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为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学校越来越重视人才全方位的培养。小学时期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能够让他们克服日后遇到的困难,充满对生活的信心,让其身心全面且健康的发展。小学是培养人品德的初级阶段,尤其是体育品格的培养,对还处在小学低年龄阶段的学生尤为重要。小学体育品格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同时能够增强学生体育意志、良好的品德,使学生具备更完善的人格。  相似文献   

19.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就是教育。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都是源于家庭的引导和教师的帮扶。在进行品德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学习背景,引领学生的内心,把课堂和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提升,使学生的思想品德能够在实践的过程当中不断地更新。引导学生将更多的学习兴趣投入到品德这门课程当中,从生活当中发现品德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山区小学品德教学中已成为必然趋势。现代教育技术在品德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化静为动、化无为有,关注到学生的兴趣之需;能够拉远为近、化难为易、由点到面,关注到学生的辅助之需;可以促进合作、激发情感、拓展思维,关注到学生的"填白"之需;通过现拍上传、连线访谈、双向交流、展示成果,关注到学生的生成之需。现代教育技术在山区小学品德教学中的运用,关注到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多方面的需求,以学生的需求来决定教学,这将使山区小学的品德教学走向更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