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7,(32):142-143
本文针对高校师范生实习成绩评定和权重确定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套对校师范生教育实习成绩进行定量评定的指标体系,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师范生实习成绩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使用该模型能较科学地、客观地评定师范生实习成绩,这样可以避免传统的指导老师凭借对实习生的印象给实习成绩打分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并且该模型能有效的使学生综合实习成绩不偏离现实,体现了评定的公平、公正性。  相似文献   

2.
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但实习成绩的评价却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评定实习生的教育实习成绩主要依靠主观印象,缺乏客观性;同系科不同学校实习生的成绩不等值、不可比;评“优”的多,讲好的多,成绩有虚假性。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试图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在公正、客观地评价教育实习成绩方面做一点初步探索。一、建立教育实习成绩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的标准和依据,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的根本问题,也就是规定评价哪些因素,不评价哪些因素。指标之间要相互独立,不能重复和交叉。  相似文献   

3.
采取实证性研究,选取四川省两所具有代表性的高师院校的师范生作为访谈对象。研究表明,四川省高师院校教育实践存在着师范生对教育实践的认识不到位;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教育实践形式单一、时间设置短而集中;师范生实习前应备的教学基本技能不足,职业技能训练相对滞后;教育见习和教育研习基本处于缺失状态;试讲、微格教学存在形式化倾向;教育实践内容贫乏和范围狭窄;指导教师指导不力;实习成绩评价标准不规范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教育实习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审视我国教师教育实践课程评价的改革和发展问题具有 重要意义。当前高师院校教育实习评价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评价目标模糊、评价内容缺乏实践感、 评价标准不具体、评价过程缺少客观性、评价结果信度低、评价方案设计缺乏经验总结和理论指导 等。对此,可采取明晰教育评价实习的目标、发展师范生在教育实习评价中的主体意识和能力、建立 证据取向的应对策略评价设计思路、大学与中小学结为评价实践共同体、加大教育实习评价管理的 研究力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是全面考查和培养师范生教育教学素质和实际教学能力的重要措施.而教育实习成绩评定又是真实反映实习生实习情况的手段。但传统的评定实习成绩的办法不科学,弊病较多,急需改革  相似文献   

6.
《标准》导向下高师教育实习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为普通高师院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本文从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出发,通过对师范生教育实习的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提出并探索从教师养成教育、模拟教学实习方面做好师范生实习前的心理和业务准备;全程指导和跟踪管理,规范教育实习的评价与考核;以<标准>为导向,强化教育实习,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7.
顶岗支教实习是目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的重要形式,不仅对高等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可以补充农村学校师资,有利于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当前,高等师范院校学生顶岗支教实习存在岗前培训学生态度、学识、能力等方面的不适应,顶岗过程中的岗位混乱以及总结阶段科学、合理的评定标准的缺乏等问题。提高高等师范院校学生顶岗支教实习的效果,应完善管理体系,重视实践引导和专业指导,制定严格的评价标准,并认真审核支教学校的资格。  相似文献   

8.
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教育结构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合格师资的必由之路.评定教育实习成绩,是对实习生专业基础知识、教学能力、教学态度以及教育态度、教育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的过程.因此,应该有一整套严格精细的管理办法和考评制度,以保证教育实习的标准化、制度化.其中,实习成绩评定办法和评定标准的科学性是保证实习成绩考核准确的关键.因而各师范院校都在不断探索和改革,力求找到既有利于指导教师操作,又有利于实习生掌握的评定办法和标准.只有制定切实可行又科学严密的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才能有效地指导实习考核工作的全过程,克服评定人员的随意性和主观性,从而使教育实习成绩评定更加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9.
教育实习是学生把知识运用于实践,培养、锻炼学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三段六模块"教育实习成绩评定方法,能够全面、公正地对学生的实习成绩进行过程量化评定,对于提高实习成绩评定结果的可信度以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教育实习是教师职前教育与入职衔接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应该充分发挥实习评价的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和激励功能,激发师范生专业发展的意识。但当前教育实习评价存在着诸多与教师专业发展要求不协调的现象,如评价标准缺乏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的一些重要因素;只注重可以量化内容的评价而忽视质性评价,只注意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评价的主体为指导教师,实习生自己没有参与评价的过程。对此,应从量化评价标准的完善、实习档案袋评价、实习生自我检查提示等方面采取对策。  相似文献   

11.
试讲是师范生教育实习前在课堂教学方面所进行的综合演习和实战训练,对师范生顺利进入教育实习状态,承担教学实习任务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师范生的求职招聘更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民族院校由于招收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弱,在试讲中出现了若干问题,如对试讲重视程度不够、教师课堂用语不规范、课前不宣布教学计划、缺乏教学过程的过渡、词汇的介绍过于死板、提问过程不正确、教师的示范不明确等问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对今后的试讲起到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师范院校教育实习工作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即对教育实习的性质认识不全面,对教育实习的目的认识不深刻,对教育实习的内容安排不够创新,对实习成绩的评定不够科学合理,对实习生的角色定位不够清晰等。如解决不好,将严重影响师范生的技能提高,动摇其专业思想和职业道德,损害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科学合理的教育实习评价对教师专业化进程中师范生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确立着眼于师范生专业发展的教育实习评价理念,围绕教育实习的准备、进行,总结三个阶段实施与相应的合理的教育实习评价方法,能够使教育实习在师范生专业发展过程中发挥最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论自我评价在教学实习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实习中师范生的自我评价有助于师范生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内化,有利于教学过程的及时反馈,促进师范生评价能力的提高。师范生应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四个方面进行自我评价,评价过程是由自我观察,自我检查,自我评定和自我强化等一系列连续的循环往复的步骤组成。  相似文献   

15.
师范生教育实习的质量是影响师范生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扩招以及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师范生教育实习面临实习基地数量不足、指导力量薄弱,教学实习资源缺乏、针对性不强,实习质量管理手段落后、过程控制不够等问题。改革师范生教育实习在变革方向上应促进实习资源、实习过程和实习管理的一体化,在变革举措上应构建"师范生教育实习平台",从而实现实习资源的丰富与更新,使实习模式突破时空限制,实现实习管理过程的规范化和自动化。  相似文献   

16.
师范教育实习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师资培养中的重要环节,我国现在教育实习时间短,实习基地缺乏,实习效果差,实习结束后成绩评定不科学,通过对我国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加强教育实习、提高实习效果的教育实习模式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三角置换"模式创造性地将师范生顶岗实习、农村教师脱产研修和县城教师支教结合起来。构建基于"三角置换"模式的师范生教育实习制度的关键因素是置换三方协调配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统筹规划、细化政策;师范院校应严格选拔、规范辅导;实习单位应顺利交接、挖掘潜能。  相似文献   

18.
无论是《中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还是《江苏省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二)》,都对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做出了具体要求。从中文师范生的教育实习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实施和教学评价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由于教学实践环节少、专业课程的师范性欠缺及教学指导持续性的缺乏等。为进一步提升中文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具体可以采取强化实训、注重专业课程师范化和教师教育课程能力化、落实双导师制等措施,扎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9.
教育实习是教师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段旅程。传统的教育实习忽视了教学实践的复杂性,其质量不尽如人意。教育实习的质量与教师未来的教育教学以及专业发展息息相关。文章试图从关系角度在分析教育实习中三方,即师范生、学校指导教师和大学带队教师,在教育实习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建立三方合作关系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教育实习是当今世界各国教师职前教育改革的焦点,而如何对师范生的实习效果进行评价也是各教师培养机构所关注的问题。美国中小学教师职前教育实习评价体系受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思想深化等因素的影响,经历了一个由形式化到系统化的发展历程。斯坦福教师教育项目作为斯坦福大学独具特色的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项目,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评价体系与监管机制。其教师职前教育实习评价标准详细具体,注重对师范生专业素养的评价;大学督导教师与中小学教师相互配合,注重对师范生实习问题的探讨与反馈;评价途径多样而客观,季度评价与总结评价并重,能全面地展现师范生在实习过程中所获得的进步与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