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0 毫秒
1.
梁宗岱的象征主义诗学和美学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义,但是,长期以来学界未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以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两个时期的诗歌发展为层面,从诗歌创作的思想、形式、语言、以及对西方诗歌的借鉴等方面,系统阐释梁宗岱诗学和美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西方各种流派的新涂潮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重大影响,其中象征主义和唯美主义影响最大。杨骚的诗歌创作也受这两种西方文学流派的影响。本文阐述杨骚诗歌创作实践多方面文学流派相结合的途径,分析杨骚在借鉴西方文学流派过程中是如何形成自己民族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3.
戴望舒的诗歌创作虽然深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流派的影响,但他积极吸取中国古典文学的丰富营养,使其诗歌创作呈现出从抽象难懂到明晰典雅,从外在韵律到内在情绪,从病态美学到浅吟低唱等的转换,在创作中表现了丰富的民族元素。  相似文献   

4.
李金发作为新文学史上传承西方象征主义诗歌到中国的第一人,其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特色即是忧郁情结的表达。通过分析忧郁情结在象征艺术中的意义及李金发忧郁性格的成因,来说明李金发诗歌创作中忧郁表达的美学意义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5.
西方各种流派的新涂潮对中国现代学产生重大影响,其中象征主义和唯美主义影响最大。杨骚的诗歌创作也受这两种西方学流派的影响。本阐述杨骚诗歌创作实践多方面学流派相结合的途径,分析杨骚在借鉴西方学流派过程中是如何形成自己民族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6.
爱伦.坡的诗歌无论在主题还是在审美观上都具有超前性,与后来兴起的象征主义诗歌多有相似,备受象征主义诗人的推崇,爱伦.坡也因而被称为象征主义的先驱。他的诗歌追求音乐与情感的高度统一,以忧郁悲观的主题居多,远离现实,总是驰骋在遥远神秘的古典世界中,具有独特的象征主义美感。本文选取其诗歌作品中的代表作进行分析,探讨他诗歌中的象征主义特征以及他在诗歌创作表现的美学观点。  相似文献   

7.
在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美学思想与自律论美学思想的斗争中和影响下诞生了以德彪西为代表的独具特色的印象主义音乐,印象主义绘画和象征主义文化促进了印象主义音乐的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8.
康德哲学、存在主义思潮以及荷尔德林诗歌的影响是华莱士.斯蒂文斯诗歌呈现出海德格尔美学特色的原因,斯蒂文斯的存在、语言、家园观都与后者的美学有着相通性,而前者的诗歌对于后者的沉沦、虚无、向死生存也有着自己特色的演绎。  相似文献   

9.
严羽审美理论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发展史上,南宋严羽的美学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继晚唐司空图之后提出了比较系统的论诗主张和审美理论,对后代(从元明直至清初三百余年)的诗歌创作和美学思想发生过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罗曼·雅各布森少年时期便在俄罗斯象征主义、法国象征主义和德国浪漫主义的诗歌和诗学浸染下,对诗学的"形式自律"语言观心有所属;后在赫列勃尼科夫、克鲁乔内赫以及马雅可夫斯基等未来主义者的熏陶下,他又变成了一位坚定的未来主义美学的实践者和辩护者,以诗歌创作和语言诗学研究的方式加入到那个时代激进的先锋话语中。比较其前后创作的三首诗歌,不难看出他超越"象征"迎向"未来"的轨迹。  相似文献   

11.
《山谷中的蜡烛》是美国作家华莱斯·斯蒂文斯的象征主义作品。原诗如下: 无边的山谷中只有我的蜡烛燃烧, 巨大的夜所有的光线汇集到它上面, 直到风吹来, 巨大的夜的光线, 汇集到它的形象上, 直到风吹来。  相似文献   

12.
儒释道美学思想在唐代彼此融合且形成了各自鲜明的特征,深刻影响了唐代诗人的思想及其诗歌创作,文章就儒家、释家、道家的美学思想对唐代诗人及其诗歌创作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从审美文化的视野解读唐代诗人的心态和唐诗辉煌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3.
李白对道家、道教的思想有着深刻地理解和全面地继承。他诗歌所表现出的崇尚自然之美、以大为美、高蹈绝尘的出世思想、大胆的想象和奇异的夸张,皆来自于他对道家、道教美学思想接受。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解读李白的诗歌创作思想,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李白及其诗歌创作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罗薇 《文教资料》2012,(8):13-15
王阳明是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提出了足以和程朱理学分庭抗礼的心学思想。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一生都在进行诗歌创作,诗歌成为他人生和思想的真实写照。他将自己的心学理论运用到文学创作中,形成了独特的心学美学精神。同时,这种心学美学又反过来指导他的诗歌创作。本文选取王阳明的部分诗歌,通过对它们的分析,探究其中的心学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5.
理论界对李金发现代象征主义诗歌的研究,多着眼于其"异质性"、"西方象征主义"、"现代象征诗"等特性方面,但在李金发的象征主义诗歌中,也有对中国传统诗歌的暗合或继承,比如"远取譬"的诗歌创作特点与古典诗歌创作艺术的暗合,"漂泊意象"、"香草意象"、"瘦绿意象"等极具中国古诗特质的传统诗歌意象等,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6.
穆木天是中国象征主义诗学的倡导者之一,他的“纯诗”理论及象征主义诗歌创作在中国诗学界具有一定的价值。三十年代,穆木天等人发起成立中国诗歌会,穆木天的诗风转向现实主义,诗歌创作遵循民族化、大众化的原则。本文阐述了穆木天从二十到三十年代诗风的嬗变。  相似文献   

17.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梁宗岱留学法国接受法国象征主义,并与后期象征主义代表诗人瓦雷里以诗互动,再加上自己的诗歌创作和对新文化运动的接受和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诗学理论。本文以法国象征主义为切入点,研究梁宗岱怎样使中国新诗通向现代化的正道推进了一步 。  相似文献   

18.
杜甫的题画诗再现和丰富了画面形象,表现出完整的美学思想和诗歌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19.
象征主义作为法国文学史上的一种流派和文学思潮对美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关于象征主义的研究中,象征主义艺术欣赏者的研究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文章以象征主义艺术的欣赏者为切入点,对象征主义艺术欣赏者所需的素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象征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潮流的时代已成为历史,但文学艺术中的象征性却经久不衰。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作品中均有这种因素的身影。基于象征性在现代文学中的重要意义,笔者在象征主义颇具创造性的美学理念基础上,以“陌生化”与读者反应理论为切入点,探讨作为文学作品中的象征物必须具备怎样的基本特征其暗示美学效果在读者阅读中才有可能实现,进而引起读者对某种抽象思想与情绪的体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