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作为现代信息社会重要标志之一的有线电视,逐渐成为国内外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热点,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几个发达国家在20多年前就捷足先登,并已发展成为综合性、专业性并举的有线电视网。在海湾战争名噪一时的美国CNN公司就是一个有线电视网。北京作为我国政冶、经济、文化和国际交往的中心,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观众对多频道、高质量电视节目和综合信息服务的需求也日益提高。北京地区现有的电视频道,已难以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多方面需要。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北京有线电视台终于诞生了。  相似文献   

2.
有线电视作为一门新兴产业,最近几年在我国发展较快,目前不仅大中城市已经普及,而且几乎100%的县城都建立了有线电视网,乡(镇)一级的有线电视网的建设也正在蓬勃  相似文献   

3.
这几年,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发展很快,它是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现在各大中小城市,包括许多乡村都建起了有线电视网,极大地改善了广播电视传输手段,提高了广播电视覆盖质量,成为党和政府重要的宣传工具。但有线电视的发展才刚刚起步,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要进一步抓紧有线电视网络的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发挥它的作用。就此,我想谈下面几个问题。一、正确认识有线电视的性质和特点有线电视网是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性质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其一,它是党、…  相似文献   

4.
仿佛在一夜之间,Internet 在全球骤然兴起,并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截止1999年7月全世界使用互联网络的人数已达1亿2千万。据美国《计算机工业年鉴》预测,2005年全球的网民将达到7.2亿。为什么 Internet 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就。它对于个人的生活方式乃至全球的发展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中国目前的情况如何,有线电视网能在其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Internet 的兴起对我国的有线电视网有着什么样的意义,本人由于工作关系,试论一二,望引起各界对有线电视网络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吴信训 《新闻界》2000,(1):40-40
(接上期)三、有线电视网络成为新的产业投资热点 由于现代高新科技的研究不断揭示有线电视网络具有诱人的多功能综合业务服务前景,确实能给利用者带来增值效应,而且,在三网竞争中,有线电视网络的技术性能优势日渐被更多的人士确认。何况,作为“网络经济”的广阔前景已为诸多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所证实。因此,近年来,不少投资者开始注目有线电视网络,并逐渐使有线电视网络成为新的产业投资热点。对此,仅从上市公司的相关动向即可发现丰富的例证。 根据有关资料披露,在我国,最先涉足有线电视网的上市公司是中信国安。1998年6…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新信息技术得到了革新,信息领域的浪潮也席卷而来,这为有线电视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大好的机遇,同时又使传统的有线电视技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我国国内的有线电视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的有线电视网络建设还存在很大的问题,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有线电视的发展存在很多的问题和障碍.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我国有线电视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必须加大对有线电视的网络改造,使我国的有线电视得以健康地发展,实现有线电视双向网络的成功改造,进而推动我国落后地区有线电视网的快速崛起.  相似文献   

7.
笔者阅读了国外有线电视网络建设管理的有关资料,总结南昌有线电视两三年来网络管理办法,从顺应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的角度去思索,认为有线电视实行网、台分设,是建好、管好有线电视网的一种好的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8.
视角1:有线电视VSIPTV。IPTV或将成为我国有线电视网络之殇?!这句话有点危言耸听。却道出了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和生存危机。我国的有线电视网络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尽管总的用户数还在缓慢地上升。这主要是得益于近年来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事实上,在一些“三网融合”试点城市。有线电视用户数量开始出现负增长。IPTV正在通过捆绑销售等各种方式蚕食着有线电视的用户.有线电视在城镇家庭用户中的绝对垄断地位已被悄然打破。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的有线电视网络的覆盖率直线上升,而由于技术以及安装环境等因素影响,有线电视网络出现故障的频率也是有所上升,这严重地影响到有线电视网络的服务质量,那么本文主要针对温州有线电视网络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有助于提升有线电视网络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0.
杨大为  卜彦芳 《新闻界》2012,(16):53-58
三网融合对有线电视网的进一步整合提升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本文以尽可能宽广的视野来审视我国有线电视网络发展战略,并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特有的政策环境,来探讨三网融合背景下有线电视网最佳盈利模式的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1.
考虑到我国目前现实的网络需要,国家提出了"三网融合"的概念。在这一概念的指导下,许多城市都开始了针对有线电视网络的改造。从目前改造情况来看,许多城市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作为县级城市在有线电视改造过程中受到技术瓶颈等因素的限制,在有线电视网络改造中进度较慢,距离预期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要想取得"三网融合"的积极效果,县级城市就要加大有线电视网络的改造力度,通过双向化改造技术,实现对有线电视网络的改造,促进有线电视网络的有效运营。基于这种现实需要,我们必须对如何进行双向化改造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并在县级城市积极推广有线电视网络的双向化改造。  相似文献   

12.
逸文 《军事记者》2004,(3):57-57
当驻扎在波斯湾的成千上万名的美国大兵打开电视时.他们看的并不是美国有线电视网(CNN)或美国广播公司.而是美国军队电视网(American Forces Network,简称AFN)的节目。美国军队电视网是美国国防部资助成立的为在美国和全球驻扎的美军服务的电视网,从电视诞生之日起就建立起一套全球化的电视网络,从美国本土向驻扎在全球各地的美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数字电视逐渐进入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各个住宅小区也开始了数字电视的安装和普及。数字电视作为我国传媒行业一个重要的技术部分,其应用与发展对我国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 国内地级市有线电视网发展概况 我国的有线电视发展起步于八十年代初,九十年代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有线电视以其传输质量好、容量大及易于升级改造为双向传输网等特点从而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国内绝大多数城市都建有有线电视网,据有关资料到1998年底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的有线电视台已有250座,已建成有线电视网约225万公里,1992年以来有线电视每年以新增1000万户的速度发展,到98年12月全国有线电视用户已达7700多万,入户率目前已达到20%,列世界第一位。 我国的有线电视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如今已颇具规模,国内的有线电视网络主要由地市级有线电视网和县  相似文献   

15.
HFC双向网络中噪声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意义上的三网(计算机网络、电话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在技术和业务上开始互相渗透和交叉,三网融合已是大势所趋。虽然光纤到户是今后网络传输发展的方向,但在短期内难以实现,寻求一种经济、可靠、先进的接入方法来解决“最后一公里”是我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可供用户选择的接入方式有:ADSL接入、ISDN接入、DDN接入、LAX接入、CM(Cable Modem—电缆调制解调器)接入等。鉴于我国已经建成世界最大的有线电视网络,资源的优势与宽带效应无疑是  相似文献   

16.
我国有线电视网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网络。目前,我国有近300万公里有线电视用户网络,全国有线电视用户已达1.2亿户,电视机数量和电视用户数量均占全球  相似文献   

17.
当前,电视新闻已成为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新闻节目的发展黄金期之后,由于受到同时段娱乐电视节目、有线电视网、  相似文献   

18.
刘明超 《东南传播》2011,(10):30-31
本文调查了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有线电视网络运营情况。当地居民在媒介接触过程中,严重依赖于当地的有线电视网。有线电视网的媒介接触程度最高、使用效率最高、居民的期望值最高。当地汉族和瑶族居民对有线电视网的使用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信息鸿沟”。  相似文献   

19.
传媒读库     
《新闻世界》2008,(10):115-115
美国有线电视网【内容介绍】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有线电视网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有线系统已经成为让美国电视观众收看更多个性化节目并能够自主选择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传播环节。有线电视网的兴起不但完全改变了美国电视市场的格局,也对当代美国大众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书选择了美国基本有线网频道和付费有线网频道中11个具有典型意义的频道进行个案介绍,其中既有中国观众较为熟悉的CNN、ESPN、MTV和HBO,也有不太为人熟知却极具特色的频道,如,气象频道、法庭频道、美食频道等。通过这些个案,  相似文献   

20.
《视听界》2008,(1)
作为现代信息重要传输媒体之一的广播电视业,应凭借高新技术装备,依托现有网络,在推进信息化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利用有线电视网开展以数据业务为主的多功能应用已成为有线电视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成为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之一。为此,我们决定兴建浦口广播电视数据综合信息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