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库全书总目>经部"诗类"时<诗>学源流进行梳理.以<毛诗序>及与之一脉相承的学说为<诗>学之"正";以朱熹<诗集传>及前后与之相联的学说为<诗>学之"变";以不尊孔子删定的<诗经>和攻击<诗大序>、依托伪经说<诗>以及以"佛"说<诗>等离经乖义者为<诗>学之"异";以涉入科举讲章、以文学观说<诗>或疏于考证、牵合附会者为<诗>学之"衰".体现出主正容变,黜异贬衰的<诗>学著目纂修思想.  相似文献   

2.
金履祥是元代北山学派四书学的代表学者,其代表作为<论孟集注考证>十七卷.该书在体例上,实为朱子<四书集注>之"疏";在内容上,对<四书集注>"隐括其说","演绎其筒妙","摅其幽发其粹","补其古今名物之略","引群言以证之",对朱熹之说多所订正生发,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表明金华朱学在元代初期仍然具有相当的学术活力.  相似文献   

3.
《老子》--道家学派的开山之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又称<道德经>,是我国古代道家学派的开山之作.道家思想源远流长,其创始人是春秋末年的老聃.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现代气象学的角度,论证<春秋>的"雨木冰",记载的是古代的一次冻雨现象,此次冻雨形成的雨凇封冻住了树木.  相似文献   

5.
从《春秋》和《史记》看新闻的真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和史学、文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交叉甚多,有密切的关系.新闻与其他学科尤其与史学、文学的关系最为密切,其主要表现是在语言、典型、形象思维三个方面有着相通之处.我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史宝库,为新闻写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营养.其中,<春秋>和<史记>两部典籍就堪称新闻写作的范本.因此,探讨<春秋>和<史记>的创作价值,对于我们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和深远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春秋》学在北宋时期为显学。宋初"三先生"之石介作为宋代理学的先驱,对《春秋》也有一定的研读,表现为尊经批传,阐释儒家仁义之王道。  相似文献   

7.
刘师培是刘氏家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左传>学多承自家传.文章从清代<左传>学面临的挑战这一大背景下探讨刘师培<左传>学的动力与成就,指出他不仅理清了<左传>学史上许多疑案,进而论证<左传>传经的合法地位;而且吸取今文经学的义例方法,为<左传>学建立了完整的理论构架.刘师培在<左传>学史上的建树具有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8.
<四库全书总日>集部诗文评类存目之元代部分有徐骏<诗文轨范>,且称其为元人,徐骏实为明前中期人.<四库存目丛书>所收<诗文轨范>之"文章缘流"多与<文章辨体序说>相近,应是抄取吴讷之说.其中又有部分内容与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相近,当是<存日丛书>所据北大图书馆藏清初钞本已为后人增改.反之.<文章辨体序说>与<文体明辨序说>钞自<诗文轨范>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9.
本文辑考<汉书>疏议诏奏所引"<春秋>之义"48例,经统计排序,显示出<春秋>所代指各传在西汉朝政话语中的存在状况及其变化态势,表明<汉书>作者并未刻意窜乱所引疏议诏奏等史料而伪说"古学".同时,也反映出西汉不同时期内儒术语境的变化.<汉书>对"古学"的记述,正是作者在新的儒术语境中反观、解叙历史的结果,是时代学术风尚使然,亦不应认定为伪说"古学".  相似文献   

10.
《明史·艺文志》宗室集部著述考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史·艺文志>集部云"各藩及宗室自著诗文集,已见本传,不载",然考之本传,几无所录,故<明史>传、志之间在内容编排上有较大的疏漏之处.而其他文献资料所载明代宗室集部著述凡196种,可补<明史·艺文志>集部之缺.  相似文献   

11.
身为明代遗民,张隽感叹故国社稷丘墟之际,访酉阳之佚典,作群经之鼓吹;"述一书之梗概,记流传之近远",作<古今经传序略>.庄氏私修明史,聘请张隽为明代理学家作传,明史案发,坐死.张隽与<古今经传序略>皆无人表彰,几至湮没无闻.朱彝尊曾藏有<古今经传序略>,只是秘玩而已,而<古今经传序略>经部序文几乎被<经义考>全部采用.因此,有学者认为"盖<经义考>之嚆矢也".  相似文献   

12.
《春秋》学在北宋时期为显学。欧阳修作为北宋理学思潮的先驱,对《春秋》有一定研读。对《春秋》经与传的关系,欧阳修表示尊经,但不尽废三传,并提出"求情责实"的解经方法。  相似文献   

13.
吕本中和吕祖谦二人皆撰有《春秋集解》。汪克宽《春秋胡传附录纂疏》引“东莱吕氏曰”凡七条,其中六条能够确定是引自吕祖谦的《春秋集解》,但这六条论说全不见于今传《春秋集解》,这充分证明宋元诸儒援以为据的吕祖谦《春秋集解》与今传《春秋集解》不是一书,吕祖谦《春秋集解》已经失传。今传《春秋集解》曾经后人的增补,加入了吕本中《春秋解》的论说,并析十二卷之书为三十卷,但这两种本子就其原作者而言都应该说是吕本中。又今传《春秋集解》所引数条“东莱吕氏日”来历有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由于"凡例"一词源出杜预《春秋左氏传序》,今人每言图书之有凡例,多以《春秋》为最早,但图书之有凡例并非自《春秋》而始。从《春秋》与其他编年体史书的编纂、《尚书》的成书时间及其凡例、《诗经》的成书时间及其凡例、《周易》古经的成书时间及其凡例四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论证图书凡例在《春秋》之前就已经存在。  相似文献   

15.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的颁布与实施,可谓"一石激起千重浪",赞者有之,批者有之.实际上,无论是赞或批,所有争议都可以归结为一个根本问题:"卷"当家还是"件"当家.<规则>实施两年多以来,笔者从工作实践中发现,<规则>不适合用于企业单位,特别是在专业性、行业性强的企业,归档文件还是立卷好.  相似文献   

16.
汉班固的<汉书>,开我国断代纪传体史书之先河,刘宋范晔踵之作<后汉书>,人们合称之为前后两<汉书>,二书与前之<史记>,后之<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均属我国正史之源头.  相似文献   

17.
侯步云 《兰台世界》2016,(5):138-139
《春秋》学在北宋时期为显学。刘敞是北宋《春秋》学重要代表人物,著有《七经小传》、《春秋》五书。其中《春秋》五书主要突显儒家之道、王道理念,有其经世致用之特色。  相似文献   

18.
李俊 《编辑之友》2010,(11):118-119
郑振铎是20世纪最出色的编辑之一,他主编过的报刊达45种之多.[1]在接下<小说月报>主编前,他已成功编过<时事新报·学灯>和<文学周报>(后来改为<文学旬刊>).1923年入主<小说月报>,他更注重打造其为新文学建设与旧文学研究并重的文学刊物.依托此一媒体平台,郑振铎于全职编辑之外开始了"业余学者"的研究生活.说他"业余",不仅就其学术背景与工作时间而言之,更是立足其"媒体"性质所由观之.其研究范式的独特之处,正在于他以编辑身份介入研究领域所伴生的"媒体"特色.  相似文献   

19.
<新唐书>由欧阳修、宋祁等人在<旧唐书>的基础上增删而成,虽然号称完备,但由于过度追求简省,实际上忽略了大量的史实.将<新唐书·儒学传>与<旧唐书·儒学传>比较发现,由于删改失当,造成许多学术史实的隐没无闻.在新修订的<儒学传>中,不仅忽略了<孝经>与<礼记>在唐代的重要地位,"三史"的传承与影响也被掩盖.  相似文献   

20.
孔平仲,字毅甫,临江新喻人,与兄文仲、武仲并称"清江三孔",以文章名世,黄庭坚尝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其诗文原集南宋时已佚,庆元年间有辑本<清江三孔集>四十卷,含平仲之作二十一卷.孔平仲不以填词著称,其词作今仅存一首,即<全宋词>据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七所录之<千秋岁>.然此阕实有作伪嫌疑,今略作辨正,以求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