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城市化是西部地区的强区之路.目前,我国西部城市化水平低,在城市规模、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储备和区域协作等各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而社会主义的本质,政府的政策对地区发展的影响和西部城市化的现状都要求政府发挥城市化社会管理主体的作用.为此,政府必须制定科学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加快西部农业现代化,增强对教育的投入和对人才的重视,并做好区域政府间的协调.  相似文献   

2.
聚集经济效应是城市化过程的基础效应,不同城市规模下聚集经济对城市化的作用也不同。本文通过计算比较大城市与中小城镇的地方化效应和城市化效应,发现聚集经济对城市化的总效应为正。在达到一定城市规模以前,城市规模越大,城市化过程中的聚集经济效应总体上越显著;但是在达到一定城市规模以后,城市人口规模越大,包含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的聚集经济效应呈现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3.
快速的城市化过程对一些地区的中小学规模产生了强烈的扩张效应,这给城乡义务教育班级与学校规模的合理调整带来严峻挑战。中国义务教育城市化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一些人口大省的小学城市化水平低于城市总体的城市化水平;二是初中城市化水平不仅明显高于小学而且大大超越城市总体城市化水平。受人口自然增长放缓、农村人口迁移流向不确定、城市化水平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及隐性城市化人口激增等因素影响,中国的义务教育在学校数量和规模方面呈现总量基本合理、城乡差异化发展、隐性生源压力日增、一些地方大班额问题突出等特征。解决上述问题的思路是:把农村和城镇作为两个向度,在数量和规模间寻找不同的平衡点;保持教育城市化水平与区域总体城市化水平的协调一致;善于利用小班额预存的人数弹性空间,以应对流动人口流向的不确定性;对城市化进程较快的人口大省和中心城市周边地区的人口流向实施科学监测,并建立有效控制班级和学校规模的预警机制;提高义务教育统筹协调层次,保证各级政府在实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方面责权对称。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一般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随着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城市化速度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适应,出现了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失业人口增多、社会秩序混乱等城市化问题。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迅速,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城镇化率已达49.68%,正进入快速发展期,在出现上述问题的同时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的客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人的城市化和地域的城市化,其中人的城市化是主要方面。我国应该选择以人的城市化促进地域的城市化的方式,避免被城市化现象。城市人口的增加及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我们不能片面追求高城市化率,要避免过度城市化现象,避免城市的盲目扩张。人的城市化中,主要是农民的城市化。在城市化过程中既要解决好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城市化问题,又要注意从源头上缓解城市化的压力。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的调控模式及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城市化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同时城市化又必须响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有序转化。城市化的发展带动了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和升级。而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升级又进一步推动城市化发展进程。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的调控模式为: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供给引导型、需求拉动型、国际分工协调型和制度保证型等。在此基础上应采取城市化合理超前、调整供需结构、加快工业化阶段的发展、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和建立制度与科技创新体系等调控策略。  相似文献   

7.
失地农民是城市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失地农民的产生需要制度的保障,而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使失地农民的利益严重受损。应借鉴国外对失地农民确立的制度保障,构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政府主导型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工业化阶段的一种经济现象,是人口集中、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城市数量和规模扩大等特征的统一体。文中运用“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借助SPSS、Eviews等统计软件进行了政府干预经济指标体系的构建、政府干预度的综合评价,并对城市化水平与政府干预力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政府的干预力度逐渐减弱。实证结果与理论分析结论是相互吻合的。  相似文献   

9.
80年代以来,河北省人口城市化速度较快,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偏低,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在城市规模方面,河北省城市首位度较低,省会城市规模较小,但城市市区人口密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发展受到空间限制,在未来发展中,应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城市化速度、就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水平等矛盾,加速人口城市化进程,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关于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些社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实施的关键时期。中国的城市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中国经济的顺利发展。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区域差距、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很多地方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发展速度太快。文化来不及同时发生变化。会导致政治社会的失调和动乱;城市中出现大量贫困人口,给政府带来很大的压力;惧怕城市化的心理和政府在城市建制上的行政性的级别划分法,是导致城市化滞后的原因之一。一些地方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失当行为;单位制的解体,使原有的社会控制瓦解。急需强化新的社会控制。这些问题是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逐步地解决。对此我们要有信心。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人的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的本质。在中国的城市化由成长期向成熟期过度期间,必须把人的城市化作为发展方向,才能真正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和矛盾。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各国的城市化道路大致上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自然城市化,另一种是行政城市化。两种模式各有所长,前者的优点往往是后者的弱点,而前者的弱点又往往是后者的优点,二者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我国的城市化是在市场力与行政力的交织和制衡中逐步推进的,是一个受到高度行政干预的过程。本文提出混合型城市发展模式,以实现城市化发展战略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3.
国外城市化的理论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型,即区位理论、城乡结构转换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和协调发展理论,城市化道路演进经历了城市化与工业化基本同步推进的阶段、城市化问题突出的阶段和重新审视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阶段三个阶段,并形成市场主导模式、自由放任模式和被动发展模式三种城镇化模式。我国的城镇化道路问题,经过长期研究、争论,基本上取得了共识,继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之后,又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进行探索。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首先是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同时还要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如社会问题、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等;其次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的城镇化;再次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为民"是新型城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目的在于服务于人民的安居乐业。概括说新型城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的,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相似文献   

14.
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既要求加快人口城镇化和区域城镇化的步伐,又要求在经济意义上实现农村地域的城镇化。中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市化道路应该抛弃,而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城镇化道路可资借鉴但不能照搬套用。因此,必须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5.
工业化的内涵和外延决定了城市化的发展和形成机制来自工业化,工业化决定城市化,这是客观规律。对于中国由于抑城市化政策而形成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情况,应当从城市化与工业化这一客观规律寻求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既要求我们加快人口的城镇化和区域的城镇化,更要实现经济意义上的城镇化;传统的城市化道路可以说是一种失败,因此应该扬弃;美国、英国等国的城镇化道路可资借鉴但不可照搬。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城市化以农村城市化为主要内容,农业发展是农村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村城市化与农业发展的关系,提出我国农村城市化与农业协调发展的重要模式。  相似文献   

18.
借用经济学中的弹性概念和规模经济原理,用城镇人口增长土地弹性来分析1990~2012年间梅州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问题.研究以五年为一个阶段,将研究分为5个时间段.研究发现,前四个阶段即1990~2010年间,梅州城镇人口和城镇土地规模都在增加,但是城镇人口增长土地弹性均小于100%,说明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处于相对协调阶段.2010~2012年间,城镇人口增长土地弹性为462.63%,说明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处于协调阶段.最后分析了影响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的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城市化因素和政策因素.由于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相互作用机制复杂,还需对两者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区域城市化已成为世界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趋势,由于大城市群的作用日益显现,其在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城市化应充分体现区域特色,可通过区域城市化道路来实现城市化总体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