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语文课内外读本中,有许多写“瘦”的精彩语句,很值得品读。1.表现作者愁思之深。李清照的《醉花阴》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是一首有名的重阳词,寄给丈夫赵明诚,表现怀人的情思。在“帘卷西风”、  相似文献   

2.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写情圣手李清照的愁词最是姿态百出,异彩纷呈,其词集《漱玉词》(《四印斋所刻词》本)。离别之怨,相思之苦为南渡前愁词的基本旋律,《醉花阴》是代表;身世之悲,家国之痛为南渡后愁词的主题音乐,《武陵春》是典型。一“、永昼”之愁与瞬间之愁《醉花阴》写从清晨直到深夜难解…  相似文献   

3.
<正>《醉花阴·薄雾浓云》是李清照寄给她暂别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大凡读过这首词的人,很少会忽略元人伊世珍《琅嬛记》中的一段记载:"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  相似文献   

4.
《醉花阴·薄雾浓云》是李清照寄给她暂别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大凡读过这首词的人,很少会忽略元人伊世珍《琅嫒记》中的一段记载:“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佳’。明诚诘之。曰:‘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相似文献   

5.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是李清照寄给在太学读书的丈夫赵明诚的一首重阳怀念丈夫的词。词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营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这是全篇最为精彩的三句,也是宋词中难得见到的结拍佳句。  相似文献   

6.
《醉花阴》和《声声慢》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中李清照的两首词。《醉花阴》在李清照前期词作中并非影响最广的,编者之所以把《醉花阴》和《声声慢》编在一起,除了凸显李清照词作前后期的不同风格外,其意象选择上有许多共同点可能也是重要的原因。《醉花阴》是李清照早期南渡前所作,抒发的是贵族少妇的闲愁;《声声慢》是她在国破家亡情况下的晚年之作,是凄苦孤寂生活的淋漓体现。《醉花阴》和《声声慢》这两首词作的相同意象有酒、黑黄花、黄昏、风等,但传达的却是截然不同的情韵。  相似文献   

7.
曲惠勤 《学语文》2013,(6):47-47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入选了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两首词《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寻寻觅觅)(见卷首),二词都是李清照词乃至宋词中的杰作.其共同点是以写愁动人,但描写重心和具体特点又有相当大的差异。《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写的是生离之愁、闲愁、有限之愁。这首词作于重阳佳节,此时,李清照已经与赵明诚结婚,赵明诚在外地为官,夫妻分居,离愁满怀。李清照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明诚叹赏,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寝食者三日夜,得五十阕。  相似文献   

8.
一、重点点拨问:同是写“重阳”,这首词与以往古诗词最大的不同体现在哪里?答:古诗里有关重阳的名作很多,但大多蕴涵伤感、悲凉的情感。比如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苏轼的“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南乡子》)。不外乎花酒空愁,满怀岑寂。古代诗歌咏“重阳”,大抵离不开登高、赏菊、吟秋等内容,毛泽东同志的这首词也不例外,但他全然没…  相似文献   

9.
赵新亚  郑娜 《读写月报》2022,(22):15-18
<正>李清照和赵明诚婚后情深意笃且志同道合,夫妻关系融洽。之后某年的重阳节,赵外出游历,李清照空守于家,心有所感,写下了名作《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首词满溢着作者相思的忧愁,但情感却是含蓄蕴藉的,即便抒情的最高潮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0.
作为婉约派词宗,李清照总是因为婉约的风格而为人熟知,脍炙人口的词篇有《醉花阴》、《声声慢》、《一剪梅》等,但她词中的豪迈色彩却被婉约风格的巨大光环遮蔽了,本文以李清照的三首词为例分析她词中的豪迈色彩,试图全面理解李清照的词作及其人。  相似文献   

11.
趣味诗词     
1.最快的船: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2.最多的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3.最消瘦的人: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相似文献   

12.
李清照的自我形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李清照的作词,《琅环记》曾这样记载:李清照将自己所作《醉花阴·重阳》词寄于赵明诚,赵明诚自愧弗逮,欲胜之。用三日夜,作五十首,杂李清照一首,请友人陆德夫观看.陆德夫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诘之,陆德夫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正是李清照所作。陆德夫只称这三句“绝佳”,是因为他从中看到了一颗在孤独和期待的世界中跳动着的心,感触到了情感活动的脉搏。这给了我们一种启示:要  相似文献   

13.
一次古诗综合默写,我被老师拎去批卷。真是不批不知道,一批吓一跳。写出李清照《醉花阴》中的名句。答: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瓜瘦。正解:人比黄花瘦。点评:敢情李清照她们家门口是果蔬大棚啊!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课本上册课外古诗词部分,选录李清照词<醉花阴>(薄雾浓云)一首,并在词前解说道:重阳佳节,薄雾弥漫,愁云惨淡,凉意透心,多愁善感的女主人公情思难寄,以至于万分憔悴,竟比黄花还"瘦".  相似文献   

15.
<正>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的这首《醉花阴》写于前期,当时丈夫赵明诚游宦在外,一种具体说法是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而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适逢重阳佳节,清照写就此词寄给丈夫,"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  相似文献   

16.
关于《醉花阴》,有这样一段故事: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阙,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徳  相似文献   

17.
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和《声声慢·寻寻觅觅》都写一个“愁”字,但“愁”的内涵迥异。这反映出李清照生活经历的重大变化。《醉花阴》是她的前期词的代表作,《声声慢》是她的后期名作。笔者试就这两词中所写的“愁”字的内涵进行比较,来粗浅地探讨一下李清照南渡前后词的不同风格,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18.
《点绛唇·蹴罢秋千》是否李清照作品,历来争论不断,难以定论。王学初先生在《李清照集校注》中说:“此首别作苏轼词,见杨金本《草堂诗余》前集卷下又作无名氏词,见《花草粹编》卷一、《续草堂诗余》卷上、《古今词统》卷四、《古今诗余醉》卷十二、《花镜隽声》卷七、《诃汇》卷七、《同情集诃选》卷四。别有误作周邦彦词。按一九五九年出版之北京大学学生编写之《中国学史》第五编第四章,  相似文献   

19.
李清照的《醉花阴》和《武陵春》同是写愁,因作者创作时心境和所处背景不同,其含义也是不同的。现在拟从二词的名句入手,分析这一点。 一、少妇思远 人比菊瘦 李清照是宋朝礼部员外郎的掌上明珠。十八岁时,因嫁给宋朝宰相之子赵明诚。夫妻之间,情甚笃好。二人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和研究。生活很美满。后来,赵游宦在外,李清照生活孤寂,思念甚深,写成《醉花阴》一词:  相似文献   

20.
优秀的作品,不仅千古不衰,而且历久弥新。李清照的“重九”词《醉花阴》,从当日流传延续至今,曾引起历代学者、词评家赏品、探讨的兴致。然反复推敲、研味原作,常觉古人论此词精而不详,今人赏此词详而未必切。故此,笔者不揣学浅识短,赘文试解其中尚余之真味。《醉花阴》属传统的念远伤别的困思情调,是李清照闲居青州时创作的。李赵联姻,可谓伉俪情深、“意会心谋”①。因而小别轻分,常牵动李清照思念的情弦。本词便是写给她出仕在外的丈夫赵明诚的。我们不妨再吟读一下原词: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