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话题作文,它有别于限制较多、写作切入面较窄、要求较细的作文题,只提供了一个写作话题或写作范围,并未限制立意、取材和写作方法,可以概括为“四个开放性”,一是命题角度的开放性;二是立意的开放性;三是文体的开放性;四是表达方式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2.
试题不论什么类型,归纳起来,皆由立意、情境和设问三个要素构成。为了考查被测试者的理解、判断、分析、综合、评价和表达能力,实现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中考政治的开放性试题无论在情境设置和设问方式上均呈现出多样性。 一、开放性试题的情境设置常见类型 1.理论观点型 理论观点型的情境,主要是在被测试者已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接受新知识的特定境况,考查被测试者对知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的高考话题作文的出现.以其开放性而广受社会各界好评。那么,如何写好这种开放性的话题作文呢,我认为关键是要做列正确的审题立意、合理的布局谋篇二点。至于如何做到正确地审题立意,笔者现结合教学实践,向大家简单谈淡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话题作是上世纪末兴起的作命题方式。这种开放性的命题方式突破了传统的纯给题作和材料给题作的立意定向性束缚,给予学生极大的想象空间和立意自由。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象潜力,灵活立意,自由驰骋,写出的作不拘一格,充满丰富新奇的想象力和令人瞩  相似文献   

5.
1999年和2000年的高考作文题,向我们郑重推出了一个全新的作文类型,那就是话题作文。它有别于过去的限制较多、写作切入面较窄、要求较细的作文题,只提供了一个写作话题或写作范围,并末限定立意、取材和写作方法,可以慨括为“三个开放性”:一是命题角度的开放性(包括取材的开放性);二是立意的开放性;三是文体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6.
[高考解读] 话题作文是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开放性作文命题形式,它的开放性体现在考生根据作文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这“三自”给考生存作文内容、题材、形式和手法上以充分的施展才华的余地,它允许运用各种形式、使用各种方法、利用最擅长的手段表达各种各样的主题。话题作文虽具开放性,但仍有一定的限制,“作文要求”规定和限制了行文的范围及关联对象,作者必须涉及或围绕指定话题写作,而不是信马由缰毫无约束的。这种有限制的开放性作文体现了鼓励创新、张扬个性的命题新思路。怎样用好这块“余地”而使行文不偏离话题,正确立意是写好话题作文的一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7.
2001年:“诚信”是一个伪话题在2001年高考作文命题中,也有“立意自定”的明确规定,似乎符合话题作文的特点。而实际上,“立意自定”只是一张空头支票,无法兑现,考生无法自定立意。因为“诚信”已经明确规定了它的价值取向,涵盖了所有的意象灵魂,即使是异想天开,妙笔生花,也无法挣脱母题的桎梏。考生无论怎样地翻新,总逃脱不了命题定向思维的手掌心。这与创新思维的开放性是不能同日而语的。从高考作文的实践来看,“诚信”也算不上话题作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高考之后,报刊上陆续登载了大量的高考优秀作文。…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考模式的改革,其命题的立意也在发生变化,即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反映了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要求,这就要求广大地理教师在平时的测试中,提高对学生能力的考查,通过灵活、变化、开放的突出能力的试题,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高考政治命题正积极引进“以能力立意、答案多元而不惟一”的开放性试题,其目的不言而喻是要引导中学政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和灵活性,推动创新教育向纵深发展。为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如何保护学生学习哲学中提出的“异议”及保护“异议”作了一些尝试后给哲学教学带来的生机,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雪梅 《学语文》2006,(3):24-25
“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使学生持续发展”是新课标的明确要求。为了进一步渗透这一理念,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些立意新颖,内容丰富的开放性试题频频出现在各地中考试题中。现就2005年中考语文试题中的一些开放性试题作一简单的探析。  相似文献   

11.
张廷国  徐彪 《中学理科》2007,(5):21-27,45-46
随着化学新教材的使用和中考命题的改革,开放性试题已经成为近年来中考化学试题的重要题型之一。这类试题着重考查同学们的创新思维及归纳概括能力,是全面考查化学综合素养的理想题型。由于开放性试题能立足我们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命题立意比较深刻,设问是开放的,答案是灵活的,评分又尊重大家的创新意识,所以它正在成为中考的热点题型。  相似文献   

12.
金永生 《教学月刊》2004,(10):30-33
近几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以下简称为“理综测试”)试题的命题主要体现了两个变化:一是命题范围遵循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二是试题以知识立意转变为以能力立意,其中生物试题的命题更是体现了求变、求新的特点,试题新颖、灵活、联系实际。现对2000年至2004年的“理综测试”生物  相似文献   

13.
“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使学生持续发展”是新课改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渗透这一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些立意新颖、内容丰富的开放性试题频频出现在各地中考试题中。现就2006年中考语文试题中的一些开放性试题作一简单的探析。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随着考试改革的逐步深入,思想政治课试卷的开放性,答案的开放性,使广大学生不得不摒弃传统的死记硬背模式,从题海中逐步解放出来,看到了“学海”有边。顺应时代的趋势,教师也要与时俱进,走在教改的前头,突破传统政治课束缚,注重学生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新构造政治课教学理念的三个突破。  相似文献   

15.
新课改和新考改背景之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育人目标发生了很大变化,中考由最初的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转到素养立意。2022年又是“双减”政策实施后的第一年中考,相关部门要求中考命题中要减少记忆性试题,增加开放性试题。近年来,中考道德与法治开放试题紧扣时代脉搏,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聚焦育人价值,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方面精彩纷呈。情境开放、设问开放、答案开放的开放性试题,值得一线教师在认真钻研后指导日常教学。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开放性试题注重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代表了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和考试改革的发展方向。开放性试题设问的开放性和答案的多元性为考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能直接有效地培养考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培养考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中考政治的复习备考也具有重要的指导、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话题作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开放性、灵活性。一是内容上的灵活开放;一是表达形式上的灵活开放。内容上主要是指立意和选材的灵活开放;表达形式上主要表现为根据不同的话题来选择恰当的文体。这就给考生提供了宽松和谐的写作空间,有利于激发其创新意识。同时,它也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同的话题要有不同的立意,不同的选材,不同的情节,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手法,即要根据不同的话题发散思维,写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作文。一、慧眼独具,立意新一个话题可能涉及多个角度。因此,话题作文的立意也有多样性、多层次性,话题作文要立意新颖、深刻,就要…  相似文献   

18.
化学试题不论什么类型,归纳起来皆由立意、情境和设问三个要素构成。为实现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各省市的中考化学开放性试题在情境设置上呈现出多样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19.
开放性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在继承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基础上,增加了探究性学习的内容,且注重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能力。这一理念反映在考试评价方式上,就是打破传统的“封闭题”,增加“开放性探索题”。开放性探索试题立意新颖,内容丰富,答案多元,解法富有创意。要答好试题,一是要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二是要熟悉题型;三是在平时要多留意多积累语文材料,提高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许多省市的政治中考都大胆实行了“能力立意”和“教育价值立意”的“双开”考试即开卷和开放性试题的考试,考试的改革势必会对我们的教学造成影响。现在,中考复习时,老师们都由以往抓学生背书改为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这正符合教育改革的初衷。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对基础知识的复习。一、基础知识是学生实现“第二次飞跃”的起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要完成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必须实现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第二次飞跃是从理论知识到实践,第一次飞跃是掌握理论知识,第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