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暮春四月,去浙江海盐小城朝圣——参加商务印书馆成立115周年、张元济诞辰145周年纪念暨《张元济全集》出版座谈会、第四届张元济学术思想研讨会。研讨会甫一开始,知名出版人王建辉首先发言,直抒胸  相似文献   

2.
张仲实原名张安人,陕西陇县人,是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翻译家,同时又是一位新文化事业的编辑出版家。三十年代,他在白色恐怖异常严重的上海,坚苦卓绝地从事新文化出版事业;四十年代,他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孜孜不倦地从事马列著作的翻译校订工作和出版工作。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出版史上,谱写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相似文献   

3.
9月6日,在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个出版机构——人民出版社创建90周年之际,由新闻出版总署、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编译局等单位指导,人民出版社和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主办的“日出东方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暨人民出版事业90周年纪念展”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  相似文献   

4.
9月6日,在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个出版机构——人民出版社创建90周年之际,由新闻出版总署、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编译局等单位指导,人民出版社和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主办的“日出东方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暨人民出版事业90周年纪念展”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  相似文献   

5.
生活·读书·新知书店合并成立60周年之际,约请她的骨干作者和出版同人撰稿而结集成书的《我与三联: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六十周年纪念集》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原因在于三联的出版文化是令人难忘的。说到三联的出版文化,不能不提到当年创办生活书店和《大众生活》周刊等多种刊物的邹韬奋先生。和张元济、陆费逵、王云五一样,邹韬奋也是中国现代出版史上最令人难忘的人物之一。说起来,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的出版形势很好。1983年6月下达的《决定》,已有明确的估计,认为是“取得了显著成绩”,“解决了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书荒”,“整个出版事业呈现出初步繁荣的景象”。这个估计完全符合实际。1983年继续取得了新的进展。全国出版图书36,000种,比上一年增长12.6%;印数58亿册(张),持平;印张数230亿印张,增长4%;码洋21亿元,增长16.6%。去年有马克思逝世100周年纪念和毛泽东诞辰90周年纪念,我们出版了《马克思画传》、《毛泽东书信选集》、《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去年还出  相似文献   

7.
我国明代杰出科学家徐光启(1562—1633),今年是他逝世三百五十周年纪念,怎样作纪念,曾请教苏步青教授,苏老言简意赅地讲,最好的纪念是出版他的著译,特别是未刊之作。上海在发现徐氏手稿《农书  相似文献   

8.
《新闻改革理论探索》,1997年出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视角的系统阐释》,2006年出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2010年出版. 手头这三本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书,精选了一位同志和战友的一生心血,展示了他研究的主要结晶.新华社在2012年7月27日他的逝世讣告中说:林枫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研究著名专家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忠诚卫士".  相似文献   

9.
由上海交通大学档案馆和交通大学出版社联合举办的“南洋公学译书院100周年纪念展”,日前在上海交大档案馆揭幕。中国近代出版业之巨擘张元济先生的长子、93岁高龄的张树年老先生及张元济先生长孙张人凤夫妇,中科院院士杨槱教授、张煦教授,以及来自上海宣传、新闻、出版、教育界的专家学者教授20余人,出席了简短而又隆重的揭幕仪式。  相似文献   

10.
朱农 《出版史料》2007,(1):118-118
新中国成立以后,胡愈之在担任出版总署、文化部的领导工作期间,一直关心人民出版社的工作。1985年12月人民出版社成立35周年纪念前夕,曾请胡愈老给全社同志写几句勉励的话。当时,胡愈老已是九十高龄.刚从医院出来不久,身体虚弱,写字手发颤,但他还是在我们送去的宣纸上亲笔回复:“因病不能握管,请谅之。愈之。”出入意料的是,过了些日子,胡愈老就派人送来了他的题词。  相似文献   

11.
缅怀与继承──继承毛泽东出版思想座谈会侧记编者按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实践家。他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人民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毛泽东的新闻出版思想是其整个思想体系的重要组...  相似文献   

12.
彭秋龙  秦思慧 《出版与印刷》2020,(3):103-108, 92
张元济是中国近现代出版业的奠基人,他以旧式学人特有的出版精神,带领商务印书馆取得了诸多成就,为我国的教育文化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文章阐述了出版精神的内涵,分析了张元济出版精神的表现,提出了张元济出版精神的现实意义,以期为新时代编辑人员培育出版精神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刘尚恒 《图书馆杂志》2005,24(11):78-79
去年顾廷龙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时,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沈津编著的《顾廷龙年谱》,精装一册,70余万字,是一部令人瞩目的当代学人年谱著述。  相似文献   

14.
7月14日,北京东便门角楼的红门画廊推出开业10周年纪念展。红门画廊是澳大利亚一个叫布朗的外国人白手起家开办的,在红门画廊开业10周年纪念之际,布朗盛请吕胜中,希望他能在东便门角楼里制作剪纸装置。  相似文献   

15.
张元济 (公元 1867— 1959年 ),近现代最重要的出版家、编辑家之一,然而提起他,知道的人却不一定很多,因为他一生没有为自己留下一部专著,而他编辑的著作和他的编辑思想至今让人受益;他提携、培育的后生如胡愈之、茅盾等至今令人仰慕;他毕生倾注的事业——商务印书馆,由一个以印刷为主的工场成长为全国的出版中心,至今生机勃勃。冰心先生称他是“传播知识的大师”,叶圣陶先生说:“……商务的气魄所以这样大,是跟编译所的奠基人张元济先生分不开的”,茅盾先生说“将来的历史将纪录菊生先生这些对于祖国文化的贡献”,而张元济先…  相似文献   

16.
在边春光逝世5周年纪念的日子里,《边春光出版文集》问世了。阅读《文集》,追思往事,更引发了我们对这位亲切的老领导的缅怀之情。 这本《文集》集中地编选了边春光80年代的文章、讲话86篇(《文集》中只有首篇是60年代的作品)。这一时期他先后任中宣部出版局局长、文化部出版局和国家出版局局长,以后又任中国出版科研所所长,这正是出版业实行以建  相似文献   

17.
宋应离 《出版科学》2011,19(5):94-98
李达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创始人领导人之一。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他以《共产党》《新时代》和人民出版社等为阵地,旗帜鲜明地传播马克思主义,批判非马克思主义,为党的建立巩固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编辑活动及编辑思想,对我们今天出版工作仍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仲实(1903~1987)是我国杰出的革命家、翻译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一生为了革命的理论事业鞠躬尽瘁,无私奉献。他不仅积极参加革命活动,而且不辞劳苦地从事新文化出版事业,致力于马列著作的翻译与出版,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思想理论战线工作作出了不朽贡献。在他一生的翻译与  相似文献   

19.
蓝云春 《中国出版》2014,(17):67-67
在作家去世两周年、《野兽国》获得凯迪克金奖50周年之际,中国引进出版了《野兽国》(贵州人民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以纪念被称作“图画书创始以来最伟大的创作者”这一旷世大师——莫里斯·桑达克。《野兽国》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其手稿被美国国家图书馆永久收藏。贵州人民出版社引进出版的《野兽国》由知名图画翻译家宋珮译自“50周年纪念版”,该版本真实地“还原了原作”,是唯一获得桑达克认可的版本。  相似文献   

20.
李大钊开创了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事业,为中国新闻报刊的编辑出版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主张言论、出版自由。他将新闻与历史对比起来进行研究,形成较为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对新时期我国的编辑出版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