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蔡元培美育思想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大教育家。在他丰富深刻的教育思想中,美育思想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本文从其美育思想的产生、美育思想的内容及其美育实践与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美育思想在其独特的文化背景下形成其在思维模式上注重人生精神体验;在价值目标上追求人格道德修养;在反映方法上强调直觉顿悟等方面的独特性。深入探讨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的特征,有助于我们批判地继承祖国美学的丰富遗产,在更加宽广的视界中不断完善美育思想的研究方法,进一步加强美育思想的理论建设。  相似文献   

3.
发挥美育在高校德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育是一种有价值的教育经验,在东、西方教育史上源远流长。马克思提出了人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的思想。美育与德育有密切的联系,德育应运用美育的情感体验机制,形象化特征,愉悦性机制和潜移默化的功能,提高德育效果,更好地完成思想教育任务。  相似文献   

4.
张楚廷美育思想是张楚廷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关美育价值、美育地位、美育内容、美育实施等方面的系统论述对解决当代美育研究中的重大课题和问题具有不可忽视的启示意义,为美育理论的科学体系建立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试析蔡元培的美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元培的美育理论和实践是我国现代美育的源头。但到目前为止 ,对蔡元培美育理论的研究仍存在较大的分歧 ,这些分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 ,蔡元培的美育主张应包括哪些内容 ,应如何归纳表述。第二,蔡元培是否有系统完整的美育思想 ,是否仅仅有个别的、零散的美育观念。本文认为 ,蔡元培的美育理论主要包括蔡元培对美育的本质作用、内容方法和美育与科学的关系及以美育代宗教等方面的基本观点和主张。这些观点和主张尽管缺乏一种外在的逻辑推演体系 ,但是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必然联系 ,形成了一种相对完整的美育思想体系。一、美育的…  相似文献   

6.
鲁迅是我国倡导并实践美育的先驱者之一,对我国美育理论的建立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主要从美育的本质、作用和实施途径三个角度分析了鲁迅的美育思想.鲁迅认为美育的本质就是"以娱人情";其作用是"不期之成果",能培养美感,陶冶情操,传播知识,辅助道德建设;美的创造是实施美育的前提,还要通过建设、保存和研究三个层次实施美育.  相似文献   

7.
孔子和柏拉图的美学思想奠定了东西方美学思想的范式。孔子的美育观饱涵伦理内容,而柏拉图的美育思想从属于其政治目的。本文从美育的步骤、方法和目标三个方面对孔子和柏拉图的美育思想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在以往的语文美育研究中,似乎只要人们认识到美育的重要性,掌握了美育的步骤和方法,就可以有效地实施美育了。这种认识无疑是片面的。就好像一部好的剧本,如果没有好的演员,就不能把它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充分展示出来。因此,加强和提高语文美育实施者的自身水平,是关系到能否有效地进行美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古代具有朴素的实践美育思想,倡导审美人格的修养实践。然而这一思想自近代以来被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的主体性和物质生产的工业文明以及相应的资本主义制度所践踏,造成了朴素实践美育思想的失落。我国在引进西方近代美育文化的时候,由于没有真正理解其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往往产生拿来主义和全盘西化的思潮;在接受学习马克思美育文化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试论《吕氏春秋》的美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氏春秋》体现出战国晚期儒道美育思想的会通、合流倾向,而道家以尊重人的自然生命为主旨的养生学说是其美育思想的核心。《吕氏春秋》美育思想以“乐”论为中心,在音乐本体论方面主要受道家宇宙本体论影响,具有纯艺术论倾向;在音乐的政治、道德教化功能方面则吸收了儒家礼乐教化的美育现;在音乐的审美心理及其与个体养生的关系等问题上,主要以道家养生学说为主体同时吸收了阴阳五行学说的“乐”论观,并有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指出应把美育的原则贯彻到思想政治工作中去。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通过大自然、社会和艺术教育的形式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审美素质。同时,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致力于美的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不能过分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性;不可急于求成。  相似文献   

12.
以美育代宗教是蔡元培美学思想的核心,在中国近代美学史上是一个具有原创性与启蒙性的美学命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出发点、核心、关于美育在教育中的地位、美育的方式等四个方面,论述了蔡元培美育思想的特点,以及对于建构人们心灵家园、塑铸民族魂魄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美育既有自己独特的育人功能,又与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教育相互依托,共同构成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正确三观、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坚守政治方向的全面发展的人。美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必然选择,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通过构建美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格局,发挥合力作用;提高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审美素养,发挥角色示范作用;营造美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实现协同育人效果;建设促进发展的网络环境等举措,发挥美育价值,促进大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对当前学校美育状况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与思考的基础上,指出学校美育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其原因主要在于;(1)长期以来教育方针对教育者的误导;(二)教育观念的落后;(3)教育实践环节的滞后;(四)师范类教育在美育上的缺失。要转变学校美育的基本状况,必须角认美育的独立价值,在教育方针中体现德,智,美,体各育的齐头并进;在教育观念上充分认识美育感性的,趣味的,人格的教育;在教育实践环节上真正实现美育的独立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叶朗先生的美育思想是其审美活动论思想的有机构成部分,自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叶朗先生先后对于美育的本质论提出了人道主义说,对于美育与德育的关系作出了全新的探讨,并依据世界经济发展的现状,极富创见的提出与论证了美育的经济功能。  相似文献   

17.
孔子作为我国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其思想丰富而驳杂。他在教育实践和教学理论的探索中,形成了独特的美育思想。本文从孔子的美育的思想基础、美育的形式、美育的目的以及其美育思想对现代大学教育的启示着手,探讨孔子美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确先进的语文教学思想必须包含明确的美育思想,美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塑造人的完美人格,形成人的自由而富有创造力精神品质。任何有违于这一点的思想都不是美育思想。席勒在《美育书简》中说;“美的举止的第一个规律是保障别人的自由”。蔡元培先生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学校的所有教育都应体现这。精神,而新课改中的语文课,以其自身美育方面的独特优势应该起到特别的作用,语文世界是一个充满生机、五彩缤纷的世界,汉字、成语、诗词歌赋,以及优美的散文诗,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文学名著中人物的形象美、心灵美和情操美,则更能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育者应有明确的美育思想。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教学活动,旨在培养人、塑造人,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而美育是全方位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关系。本文对美育进行简要梳理,对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加以探讨,基于美育视角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0.
王阳明的美育思想从总体上看没有脱出儒家伦理本位,仍把美育纳入道德教化大局,但是他反对违反自然天性的道德教化,其蒙学思想体现出轻规范、重体验的特点。王阳明认为审美对于以人伦道德为旨归的蒙学教育具有潜移默化、因势利导、端肃形貌、宣畅心气、感发志意、宽虚自得等功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