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吴建洪 《中学教研》2004,(10):19-21
高考中许多富有新意的试题其实质都来源于课本,无论是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还是方法,其实质都来源于课本.突出方法永远是高考试题的特点,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要十分重视“蕴涵在课本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考试大纲),注意借鉴和利用,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高中数学课本是数学知识最集中、最基本的载体,是数学思想方法的生长点,是高考试题的发源地.挖掘课本中概念、定义、公式、例习题的隐含条件是近几年来高考命题的趋势,也是教者、学者们共同学习和研究的“基点”.课本中的概念、定义、公式是数学课本的“灵魂”,只有通过对其隐含条件的挖掘,才能使对课本知识由“懂”到“会”,由“会”到“熟”,由“熟”到“活”,才能从中挖掘出亮点,提炼出精品.下面笔者举例谈谈对课本中概念、定义、公式中隐含条件挖掘的一点实践.  相似文献   

3.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依纲扣本”是命题的主方向,数学课本成了高考命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2009年高考湖北卷理科数学第20题,起点低,入手易,植根课本,拓展创新,完美地诠释了高考试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命题理念.  相似文献   

4.
高考试题好多是来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因而在平时的教与学中我们要重视课本习题,学会思“源”.事实上很多习题往往暗藏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现以人教版高中数学第二册(上)P137第五题为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5.
纵观近年来的高考试题.越来越呈现出回归课本的趋势。有的文段阅读、诗歌鉴赏在课本中可以直接找到相关内容,有的题目中则大量隐含着课本的材料和信息,其答案也是隐含在课本之中。下面以近年的高考试题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吴丽霞 《中学教研》2004,(10):32-33
2004年数学高考已经结束,由于2004年是浙江省第一次高考自主命题,又是新教材使用的第一届高考,因此2004年数学高考试卷更引入注目.2004年高考命题在坚持“两个服务”,即为高校选拔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好、潜力大的一部分优秀考生外,还要为当前中学里深入展开的课程改革服务.翻开2004年数学高考试卷,不难发现基础知识是考查的重点,而直接或间接来源于课本的试题更是多处可见.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本是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载体,又是教学的依据.部分高考试题就是以课本例习题为素材,通过一定的变形、延伸与拓展而命制的.历年的高考试题特别注重发挥教材功能,所以我们应回归课本,重视教材,以课本为标准,将课本中的题目加以延伸、拓宽、变化,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便切实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课本是数学知识的系统载体,是数学大纲的具体体现.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和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每年高考《考试说明》中规定测试的数学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考查的各种数学能力,都是通过课本体现的.事实上,课本中的例、习题都是经过专家精心筛选的,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其中许多例、习题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和背景,是课本的精髓.高考数学试卷中也有相当数量的试题是以课本例、习题为原型,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变化、拓展的.源于课本,高于课本.本文拟就现行高中数学新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  相似文献   

9.
高考试题来源于课本、高于课本。基于课本不断的发现,不放过课本上的每个问题,从课本上寻找突破点,让学生自己研究,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通于创新的能力。从这几年高考数学试卷中,我们总能够找到许多与教材中的例题相似或来源于教材的试题,这些试题考查的都是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所以我们教师在高三第一轮复习时务必回归课本,重视“双基”  相似文献   

10.
高考复习历来提倡回归课本.一方面,翻开课本。可以重温学习的历程,回忆学习的情节,知识因此被激活。联想由此而产生;另一方面,课本又是高考命题的一个主要依据。是命题人创作高考试题的园地。课本中的例题、习题蕴藏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数学内容,激发着命题人的灵感.因此,每年高考之后,我们总会惊喜地发现高考试题中总有几题是直接来自课本中的例习题。或是由课本例习题经过适当改编而成的.高考命题追求创新。创新可以推陈。推陈意在创新.下面以2006年高考中几道推陈出新题为例,领悟高考命题人思想的精彩,并从中探索回归课本复习的启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以高等数学为背景的高考试题,背景比较新颖,对能力的要求较高,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继续学习数学的潜能,因而成为近几年高考命题的“宠儿”.例如,2006年四川省数学高考理科试题第16题的背景是群论,2006年北京市数学高考试题第15题的背景是定积分,2007年四川省数学高考理科试题第21题的背景是牛顿切线法,2007年山东省数学高考试题第21题的背景是泰勒级数,2007年广东省数学高考试题第21题的背景是牛顿迭代法,等等.  相似文献   

12.
在广泛征求教研人员及高三数学老师意见的基础上,本期的“高考频道”栏目,我们以“回归课本”为主题组织了一组文章,供大家在高考复习的后期指导学生时参考. 这组文章共有6篇,其中第一篇是回归课本的总体认识和指导,由裴光亚老师撰写;其余5篇是回归课本的具体内容的研讨和提示,由湖北省武汉市的几位老师撰写初稿,并请山东省诸城一中陈永林老师主持,诸城一中部分数学老师参与修改和统稿.最后由本刊试题研究组审订. 裴光亚老师参与了本组文稿的内容策划并在成文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本刊特致谢意.  相似文献   

13.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依纲扣本”是命题的主方向,数学课本成了高考命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2009年高考湖北卷理科数学第20题起点低,入手易,植根课本,拓展创新,完美地诠释了高考试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命题理念.  相似文献   

14.
正数学课本是数学知识结构的外在呈现,数学试题均来源这个系统,高考试题大多数由课本原题变化而来.这些试题一些是利用课本结论,赋予具体的数值而得到,可视为课本原题重现;一些题目是把题目中的条件或结论稍加改变得到,试题结构并没有改变,可视为课本原题简单的变形;还有一些试题的主体结构和课本题目基本一致,但是仅从题目外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本,是获取数学知识的主要源泉.对课本上那些在新授课时学过的典型例题或习题,重新作一番探索研究,是全面掌握知识,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方法;同时,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总是通过课本例题、习题进行渗透、传递、反映的;再看历年各地中考试卷,绝大部分试题都是以课本的例题、习题为原型加工改编的.下面,摘录几例供同学们从中领悟.  相似文献   

16.
课本承载新课程的理念和导向,渗透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了高考改革的发展趋势.数学课本是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载体,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是几代人集体智慧的结晶.课本中的概念、性质、公式、定理、例题、习题思路、阅读材料、每个章节的文字表述等,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逻辑性,蕴含着很多方法和技巧.总之,  相似文献   

17.
“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是高考命题的一个基本原则,这一原则为我们教师在高三复习时指明了方向.纵观这几年的高考试题,相当数量的试题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原型,因此在高三数学复习中必须立足课本.通过回归课本,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思想.同时,由于高考的选拔功能,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我们又要充分挖掘课本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但是,现在存在的问题是,许多教师拿着一套复习资料从头讲到尾;或许也有教师意识到了课本的重要性,也让学生经常翻阅课本,但仅仅停留在看课本的层面,并没有意识到复习中课本对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李昌 《中学教研》2006,(3):11-13
前苏联数学教育家奥加涅相说过“必须重视,很多习题潜在着进一步扩展其数学功能、发展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可能性…”课本习题不仅是教师施教、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认真钻研教材,活化课本习题,拓展其教学功能,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探究的重要素材,也是高考复习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以课本中的典型习题为素材进行联想、拓展,可以演绎出不少中考试题.本文通过苏科版《数学》九上册第26页第7题的探索与研究链接近年中考试题,旨在引领同学们感悟如何借鉴课本习题思考方法,以“不变”应“万变”,去探索各种各样拓展变化的试题的解题途径.  相似文献   

20.
每年高考都牵动着千万学子的心,都是万众瞩目的焦点.2010年的广东高考是广东自主命题的第七个年头,2010年的命题不仅体现了数学的本质,突出了选拔的功能;同时也为今后的教学和高三复习提供导航的方向;且令人惊讶的是:2010年的试题许多题目都是源于课本,甚至不回避课本中的原题,即使是综合题也是由课本的基础题整合加工而成,不仅如此,试题的表达方式与语言叙述尽可能与课本保持一致,充分表现出课本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