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实践是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途径张茹兰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产生在社会主义制度诞生之前,是关于社会发展总趋势的理论,是对未来社会发展的科学预测,它是在科学地分析资本主义矛盾运动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结论。马克思、恩格斯预言的未来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一)马克思、,巴格斯对社会主义本质与市场经济关系的认识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前人的优秀思想成果,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是依据当时生产力比较发达的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政治提出的科学结论,他们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论证和设想是他们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考察资本主义演变趋势时得出的结论。马、思对未来社会描述的一些基本特征主要是:A、在生产力方面,社会主义社会的前提条…  相似文献   

3.
我们党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发展的产物。 一、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能停留在抽象的规定上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建立了科学的社会主义学说。但是,他们只是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所以,关于社会主义及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些论断或理论规定,就还是一种预言和构想。  相似文献   

4.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创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科学社会主义实践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到现在,也经历了70多年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在社会国家的发展遇到种种困难和干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企图使它“和平演变”的新的形势面前,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进行冷静的、科学的思考,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作为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集中阐发了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本质精神的深刻洞见。恩格斯不仅为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而且为诊断和批判现存社会的非正义性提供了最具理性批判色彩的理论资源。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自身发展所呈现出来的问题,极为切近恩格斯当年对资本主义社会分析的历史情境。可以确切地说,当代中国正步入恩格斯所言说的问题域之中。因此,重新思考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重温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就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唯物史观既是对社会发展过程的科学描述 ,同时也是从这一科学描述中生发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批判。这一科学的社会批判理论是对早期从人本学出发的价值批判理论的扬弃 ,是来自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自我批判力的发现。可以说 ,唯物史观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把唯物史观仅作为一种实证学说 ,并从马克思早期著作中寻求一种哲学作为唯物史观的补充 ,都会导致对马克思哲学的误解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批判性是马克思哲学的本质属性。马克思哲学的形成就在于他批判地继承前人的思想 ,在批判的状态下达于科学。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作为一门学说也需要在批判中逐步走向成熟。本文通过综合学界对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概念、特征、内容、与西方社会批判理论的区别以及现实意义等问题的争论与探讨 ,使人们对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有一个明晰的认识 ,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说:“共产主义并不是英国或其他什么国家的特殊情况造成的结果,而是以现代文明社会的一般情况为前提所必然得出的结论”,但是各个国家达到共产主义的道路是不尽相同的,英国人“通过实践达到这个学说”,“法国人是通过政治达到的”,“德国人则是通过哲学”。马克思走向科学社会主义的道路正是一条典型的德国人的道路,他每向科学社会主义迈进一步,都是在现实斗争的推动下通过哲学理论的思考形式,通过对哲学的批判改造取得的。马克思从哲学达到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和论证经过一个艰辛而深刻的探索过程。一、从异化劳动理论到对共产主义的初步科学认识和论证从十九世纪初到马克思从事革命理论活动时,反映并力图克服资本主义大工业所带来的社会矛盾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学说开始盛行起来。到三十年代,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一词  相似文献   

9.
科学社会主义自诞生以来,其科学性已为一百多年的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和历史发展所印证。但是,当代社会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时相比,已有很大的不同。现代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使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很多新的现象,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处在相对稳定的发展之中,而社会主义事业则在经历几十年高歌猛进的辉煌之后陷入低潮。现实向科学社会主义提出了新的课题,在现代科技革命的条件下,科学社会主义到底还是不是科学?具体地说,科学社会主义所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是否发生了动摇?所主张的革命道路和所依靠的革命力量是否已不合时宜?所揭示的社会历史发展大趋势是否已经改变?只有正确回答科学社会主义在现代科技革命中面对的新问题,才能正确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认清社会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一、知识经济没有动摇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人类正在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对知识的依赖以及知识价值的凸显,使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一的剩余价值学说受到了冲击。一些人认为:在现代社会生产中,知识不仅具有价值,而且能够创造价值,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难以说明知识经济形态下商品价值的形成与本质;以劳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武器,批判与发展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和谐社会的杰出思想,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勾划了未来和谐的美好社会。他们关于未来和谐社会的主要观点是:第一,实现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坚实物质基础;第三,和谐社会本质是社会基本矛盾自身的调和;第四,和谐社会表现为“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一方面从理论的高度回顾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兴起的过程,阐明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强调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基石作用,另一方面对未来的理想社会进行展望,探索了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展望未来社会的发展阶段;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无产阶级专政;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是在批判各种机会主义的“公平的分配”和“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重要内容。今天我们结合社会主义实践,认真地学习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对于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马克思的按劳分配学说马克思在《资本论》和《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中,对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  相似文献   

13.
从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形成过程来看,这种批判开始是从他的浪漫主义诗歌创作中折射出来,在其发展中存在从外在价值批判为主导到科学批判和价值批判的有机统一的逻辑转换,这一转换使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具有了科学的视界.《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初步形成的标志,也是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由外在价值批判为主导向科学批判和价...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科学宗教观的形成是从他对宗教批判开始,是在对青年黑格尔派的超越过程中完成的。超越的表现是他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社会维度展开对宗教的批判,科学地揭示了宗教的本质。阐明了宗教的社会根源;论述了宗教在阶级社会中所起的社会作用;指出了克服宗教的正确途径。这就超越了青年黑格尔派单纯从思想理论纬度批判宗教的虚幻性和消极性。马克思科学宗教观的形成过程给我们今天进行理论创新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前 言科学的劳动价值学说的创立,是马克思在经济学说史上的最卓越、最伟大的贡献之一。在创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马克思对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威廉·配第、亚当·斯密特别是大卫·李嘉图在劳动价值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曾给予很高的评价;同时,对他们学说中所带有的资产阶级局限性、不彻底性以及若干庸俗成分,也作了全面的批判。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在彻底地批判十九世纪前半期庸俗经济学各个流派的斗争中,科学地论证和发展了劳动价值学说,并进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胜利地完成了政治经济学中的伟大革命。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至今已经一百四十多年了。前七十年,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并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唤醒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阶级意识,以批判的武器向资本主义冲击;后七十年,武器的批判代替了批判的武器,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尽管社会主义在当前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和严峻的考验,但它毕竟已经成为一种强大的不可战胜的力量与资本主义相对抗,形成了“一球两制”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包含了对未来社会的科学构想,勾画了未来美好社会的蓝图,这幅蓝图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和谐思想。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人类社会千百年来追求的理想境界,同时也始终是马克思、恩格斯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理论是以社会世界为研究对象的理论,马克思理论的科学性问题是西方学术界讨论的一个重要论题。研究者对马克思理论科学性的解读不可避免地运用了当时处于统治地位的科学观,而正统马克思主义者的辩护则打上了深深的实证主义烙印。巴斯卡领导的批判实在论是在对实证主义科学观的批判中发展起来的另一种科学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关系密切。相对于对马克思理论科学性的实证主义辩护,马克思研究社会实在的方法和巴斯卡所创立的批判的实在论更相符。  相似文献   

19.
重农学派曾一度引领欧洲经济思想潮流,对重农学派的批判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对重农学派的批判集中体现在“描述”与“揭露”两个环节,前者客观地呈现了该学派的基本思想,后者在充分肯定其历史功绩的同时“揭露”了其学说体系的内在矛盾与不足。从马克思构建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看,其对重农学派批判的理论效应主要有三:一是通过对重农学派“最低限度的工资”理论的改造与建构,马克思科学地阐明了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二是重农学派关于原预付与年预付的观点为马克思分析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来源;三是通过对魁奈“经济表”相关思想的改造与建构,马克思科学地揭示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看待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形态所作的理论论证,是一个需要认真探讨的具有重大实践意义的理论问题。为了坚持和发展这一学说,有必要弄清楚: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对共产主义社会究竟作过哪些论述?这些论述是怎样提出来的?其中,哪些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原理,哪些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论断了哪些是马克思曾经提出来,后来又作了纠正和完善的?这将有助于我们确立对共产主义社会形态学说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