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儿童媒介迅速崛起,儿童媒介的研究日趋重要。从儿童媒介的定义、种类及媒介时儿童的影响出发,时儿童媒介的选择、儿童媒介的优化组合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儿童媒介迅速崛起,儿童媒介的研究日趋重要。从儿童媒介的定义、种类及媒介对儿童的影响出发,对儿童媒介的选择、儿童媒介的优化组合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试论儿童媒介素养及其培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媒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既有积极层面又有消极层面,因此要培养儿童的媒介素养。培养儿童媒介素养主要包括培养儿童初步了解基本的媒介知识、培养儿童辨析媒介内容真伪优劣的能力、培养儿童运用媒介的初步技能、规避媒介使用可能对儿童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因媒介文化的勃兴而愈发显得重要。如今越来越多国家意识到媒介素养教育的作用和价值,都在探索各自的发展路径。该文梳理了我国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历经10多年发展之后的现状与成就,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以期更好地探讨与把握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与方向。  相似文献   

5.
针对媒介教育者面对后现代媒介文化所面临的挑战,本文从当代儿童媒介环境发展的本质与儿童社会地位的变化出发,指出培养批判消费者是媒介教育的现代主题;通过分析英国媒介课堂的教学试验,提出了实施媒介教育问题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6.
电子媒介的出现使儿童信息世界中的信息内容、信息建构及信息差异发生了变化。其作用原理在于电子媒介改变了儿童的信息表征、信息解读、信息互动。为此,可以从两个方面给予回应:一方面,明确并保障儿童的媒介权利,发挥儿童生命张力;另一方面,学校、家庭、社区三主体共同开展儿童媒介教育,三者合理分工形成教育合力,让儿童在真实的媒介环境中学会生存、发展自我,从而做到对电子媒介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7.
大众媒介在给儿童带来新鲜与便利时,也制造着前所未有的麻烦和困扰,如何保障儿童在媒介社会中健康成长是我国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从媒介本身出发,分析媒介的本质含义,考察儿童媒介教育的历史进程,借鉴国际媒介教育的先进经验,对我国儿童媒介教育中的现实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8.
日益普及的大众媒介正影响着儿童生活与学习的方方面面。然而,当媒介环境完全代替儿童的自然环境时,儿童就有可能失去其天真本性,主体发生异化。本文正是针对儿童生活在媒介环境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诉求儿童自我异化的原因,分析儿童媒介教育的内容、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9.
有益的大众媒介可以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通过对广州地区689名儿童家长的问卷调查发现,儿童媒介接触的种类和数量与家庭居住区域、家庭社经背景、家长态度、家长参与度和儿童的学业表现等因素相关;儿童媒介接触的时间和频率则与家长态度、家长参与度、同伴关系、儿童的年龄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0.
媒介素养是指社会公众认知媒介、参与媒介、使用媒介的能力。媒介素养是身处在数字时代的人们所必备的能力之一,学前儿童媒介素养能力的培养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我国当前的学前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存在教育的承担主体模糊、媒介教育者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解失当、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偏失等问题。笔者针对上述问题,从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杨璇 《少年儿童研究》2023,(5):23-29+74
传播学视域下的儿童研究源自芝加哥学派“关于电影对儿童的影响”的大型调查和符号互动论,该学派对儿童与媒介研究的概念和方法做出重要贡献。其后传播学视域下的儿童研究走向实证研究和思辨研究的不同范式,前者以客观经验主义为主导,体现为儿童的媒介使用与效果研究;后者从批判主义和诠释主义的角度,对童年的本质主义和建构主义、新媒介与旧媒介的对比、媒介内容与媒介使用、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等展开辩证的、多维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媒介素养已成为现代社会公民的必备素质,在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起步阶段,对学前儿童进行媒介素养启蒙有着极为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媒介素养及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进行梳理,探讨学前儿童媒介素养启蒙的必要性,指出学前儿童的媒介素养启蒙应当贯穿融合在幼儿园的其他课程中,明确了学前媒介素养启蒙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当前学前儿童的家庭媒介素养教育存在家长简单粗暴的处置态度、家长不注重孩子良好的媒体接触习惯的培养、家庭成员媒介素养水平低等问题。开展家庭媒介素养教育,要树立正确的儿童媒介素养教育观念,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媒介接触习惯,提高家长的媒介素养水平等。  相似文献   

14.
"人的形象"是思考教育问题的逻辑起点,在以电子媒介交流为主导的当代,"电子媒介人"已成为符合时代特征的新人形象。电子媒介人的出现使儿童教育不得不直面如下遭遇:"合法性危机"、"童年的消逝"、"自然缺失症"。为更好地挽救儿童教育,我们要以"学习共同体"来应对"学校合法性危机",以"儿童是社会行动者"理论重估儿童教育中的"童年消逝"现象,将"身体生活"作为儿童成长的基点,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30年代媒介识读教育(medial iteracy education)在英国兴起以来,媒介识读教育逐渐成为一种国际化的趋势。媒介教育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近年来,随着媒介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媒介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在媒介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学前儿童也在媒介的环境中悄然成长,但所有的媒介环境对学前儿童来说都是有益的吗?值得我们深思。在“喜洋洋”动画片所引发的“儿童烧伤事件”背后我们看到,作为弱势群体的学前儿童在“媒介素养教育”中易被忽视。家庭是学前儿童生活和学习的首要场所,也是学前儿童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主体之一。笔者通过对学前儿童家长的访谈,发现学前儿童家长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认识模糊,对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存有困惑。因此,本文针对学前儿童家庭媒介素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并根据家长在培养家庭媒介素养中存在的疑惑给予解答。  相似文献   

17.
移动互联网高度普及,触网年龄不断降低,越来越多的儿童活跃在短视频等社交媒介中,由单一的信息受众转变为信息生产者。本研究以抖音短视频APP为例,观察儿童独立管理社交账号的特征与社交表现,通过融入儿童的网络社交实践中,分析其在社交媒介中的自我呈现。研究发现,儿童在社交软件上的自我呈现行为是主动适应信息时代、满足自身需求的表现,但其独立创作的背后依然受到平台生态影响,并建立在对成人的模仿之上,且社交互动、追求虚拟数据是儿童自我呈现的动力之一,易出现过分关注虚拟数据的现象。因此,在满足儿童媒介需求的同时应加强对儿童的媒介教育,正视儿童在媒介中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8.
不同于诸如儿童诗歌、儿童散文、童话、儿童小说等通常以文字为表意媒介的儿童文学类别,图画书通过运用独特的表意媒介创作出作品,并实现作品意义的传达。作为一种独特的读物,图画书的物质实体也参与作品意义的建构。探寻图画书表意媒介的内部构成,可以更为深入地认识图画书的本体特性,并为探讨一种有效的图画书分析理论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论媒介素养教育的构成与范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的能力,它体现了媒介素养的四个要素——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评价信息和传播信息。在信息社会中,几乎没有人在生活工作中不依赖媒介所提供的信息。为了更好地获取信息,人们必须对媒介有所了解,知道在特定的媒介上获取相关的信息。尤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代儿童比以往任何一代都更多地受到电视广播节目、报纸刊物和新兴电子媒介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研究数据表明,“4~14岁的儿童平均每天接触电视的时间为2.22小时,从幼儿园到初中毕业的12年时间里,儿童接触电视的时间长达1万多小时,远远超过他们学习的任何一门课程的时间。”以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为代表的大众传媒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