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西方政治学探讨了利益集团的产生与内涵,利益集团与政党和政府的关系,利益集团与西方多元民主社会的关系,并深入分析了利益集团的社会功能、活动策略和影响力以及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可以说,研究利益集团及其对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发展的影响,是当代西方政治学的主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政党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中政党的存在及其政治作用和政治活动的方式、方法和程序,包括各个政党之间的关系、政党同国家政权之间的关系、政党与各种社会团体的关系以及政党的法律地位和对政治生活的影响等。我国的政党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但也存在急需完善的地方,本文试图从不同的角度,试论我国政党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磊 《商洛学院学报》2007,21(1):114-118
政党与政党制度的发展与政治现代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伊朗的政党伴随着政治现代化的起步而产生。在整个20世纪,伊朗政党与政党制度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经历了一个十分曲折的过程,成为伊朗政治现代化的表现和主要内容,推动了伊朗政治现代化的进程。伊朗在改朝换代和社会巨变时期会出现众多政党一一这一时期恰好是独裁统治弱化期间,或者说是两个独裁统治时期的中间过渡阶段,是政治环境宽松的时机。伊朗政党的政治走向与伊朗政治文化的多元性相一致。伊朗众多政党身受西方资产阶级政治、东方无产阶级政治、伊朗君主专制主义和伊斯兰主义影响。由此,我们也可以考察伊朗政治现代化缓慢艰难、复杂多变的步伐。  相似文献   

4.
论政党价值观建设的一般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党价值观建设都遵循的客观规律,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这种所有政党在价值观建设中普遍遵循的客观规律,就是政党价值观建设的一般规律。根据对政党价值观的整体性研究,政党价值观建设的一般规律主要包括价值观形成和发展变化的规律、政党价值观诸要素的矛盾运动规律、核心价值观与派生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规律、与社会价值观的良性互动规律以及政党价值观社会化的传播规律。随着政党实践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化,对政党价值观建设规律的认识也会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的政治舞台上,包括传统资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政党、社会民主主义政党、民族民主政党、法西斯主义政党和从环保运动发展而来的绿党在内的各种各样的政党和政党制度的发展,不仅从多党合作和政党制度多样化、代表本国人民根本利益、与时俱进、以新型政党关系促进国家关系的发展方面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而且还从依法治国和依法治党、反腐倡廉、一些执政党的失败以及一些执政党党政职能分开的执政方式方面给了我们必要的鉴戒。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新型政党制度。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政党制度理论,特别在我国政党制度的地位、政党制度评价、民主党派的性质和政治地位等方面都有重大突破,初步建构了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法理上国家与政党之间既一致又冲突的关系,决定了国家认同与政党认同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中西政党产生与政党制度的不同,中西方政党认同的范围和侧重点不一致,西方的政党认同与国家认同没有直接的关系,而相比之下我国的政党认同对国家认同的影响更为直接.因此,要增强我国新时期国家认同,重点要合理划分政党与国家权力边界,削弱政党认同负面作用对国家认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试论中国政党制度的宪法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党制度的宪法化,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化水平的重要依据。因为政党制度被纳入宪法的框架体系,政党的独立性、自主性、制度的稳定性和程序性就得到了根本保证。我国现行宪法所规定的政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其内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在依法治国的前提下,将我国政党制度纳入宪法体系,确立政党制度的法律地位,理顺党法关系,对于维护宪法的权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宪政、法治与政党制度的关系进行了理论重构,并对宪政与法治背景下中国政党制度的发展与改革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与设想。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政党已成为政治舞台上的主角,现代民主政治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一种政党政治。实行政党政治、完善政党制度是现代宪政民主的必然要求。伴随着代议制发展起来的政党制度,是一国政治制度的核心。文明、民主、规范的政党制度是实现和推行现代宪政的基本条件,也是现代宪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应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理清党政关系、党民关系,推进宪政建设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1.
“民初政党政治史”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我国近代政治史研究的热点。20多年来,其研究从对民初政党的个体组织的考察及其深化细化,党魁与政党的关系及其政党思想,政党与议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到整体上探讨民初政党政治在短暂的试行后即走向失败的原因,出现了不少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政治制度体现的全新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性质和特点的理论、关于政党制度的理论、关于政党关系的理论以及关于党派合作形式的理论,解决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所未曾面临和没有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政党制度要立足国情,着眼发展。但是,一国的政党制度又总是与世界各种政党制度相比较而存在和发展的。随着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种政党制度的相互碰撞、比较就更加突出。以世界的眼光、比较的角度观察我国政党制度,在理论上要解决我国实行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类型定位和功能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14.
比较研究世界各国政党产生、发展、运行及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可得出许多共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应加以汲取和借鉴。与西方政党和政党制度相比,中国政党和政党制度的特殊性,体现在政党与国家政权间、政党与政党间、政党与社会间关系及民主形式等方面,这决定了在中国加强执政党建设的特殊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政党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基本适应,对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一些具体层面也出现了诸如政党趋同、党政结合过密等问题。只有正视这些问题,积极面对、主动解决,加强政党现代化和民主化建设,才能完善当代中国政党制度,更好的发挥其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16.
政党制度又称政党政治,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通过对中国政党的结构功能分析,认识到政党制度与党员、组织、代议机构和国家法规等联系紧密。此外,政党还具有整合、稳定与政治民主功能。为了使中国政党间协商机制保持常态化、制度化,提高政党生态的净生产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应该从三个方面来建设中国政党生态政治:加强政党自身建设,构建和谐党际关系;健全政党组织建设,扩大民主政治参与;借鉴国外经验教训,提升政党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7.
政党的民主功能及其中西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党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政治权力的中心、代议制民主的关键,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操作者和主导者;政党制度文明与政治文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在我国,政党与政党制度建设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有效切入点。但是,由于政党-国家-社会关系不同,中西政党制度与政党功能也有所不同。同西方国家的执政党相比,中国共产党承担的责任重大得多,同政府、社会的联系密切得多,不但肩负着政治领导职能,还肩负着执政职能,对国家发展、人民幸福、民族复兴、执政成败负总责。我们要正视中西政党与政党制度的特点与功能差异,坚持正确的民主政治观与制度衡量标准,避免在政党与政党制度问题上的"简单化"或"趋同论"。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末,标志加拿大政党制度的两党制正式确立,但历经一个世纪的发展,加拿大的两党制受到挑战。加拿大社会中的某些冲突是改变加拿大政党制度的主要原因。这些冲突主要包括语言冲突、地域冲突、阶级冲突和加美关系间的冲突等。  相似文献   

19.
政党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内掌握或可能掌握国家政权的政党的地位,以及它们同其他政党与政权之间的关系,采取何种组织和活动的形式。它是政治制度的核心部分。一个国家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由该国家的阶级、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的状况决定的,是为巩固国家的社会制度和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利益服务的。当代中国的政党制度,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  相似文献   

20.
政党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同时,政党制度受到一定社会的文化的影响而打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两党制是西方社会最典型的政党制度,而两党制最典型的代表又是英美两国,因此,首先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对英美政党制度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了解英美政党制度的起源和发展,而且还有助于了解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党制度是由以文化和历史为基础的政治生态环境决定的。然后通过从历史和文化的视角对比英美政党制度与我国现在的政党制度,指出我国现在的政党制度不仅是由我国历史条件决定的,而且更是由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化基因决定的,这对坚持我国现在的政党制度,培养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以及对我国政党制度的建设具有深远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