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最近陕西省计委、省人事厅、省教委发出《通知》,今年从优秀民办教师中选招4000名为公办教师。 《通知》指出:从民办教师中选招公办教师,要坚等政治思想考核和业务考试相结合,实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严格掌握条件,真正把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出优异  相似文献   

2.
最近,有些教师来信询问,从民办教师中选招公办教师时,对具有中小学教师职务的民办教师有什么政策规定?民办教师被选招为公办教师后,其原受聘或任命的教师职务是否还有效?对此,我们走访了国家教委有关部门,现答复如下: 为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逐步缩小民办教师比例,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八五”期间,在继续抓好民办教师队伍的调整、整顿、稳定、提高的基础上,国家将有计划地安排一部分劳动指标,用于从优秀民办教师中选招公办教师。从民办教师中选招公办教师时,对具有中小学教师职务的民办教师,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选招为公办教师。由于民办教师评聘职务是和公办教师一样,严格按照《中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所规定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争取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目标,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统筹解决民办教师问题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陕西省计委、省人事厅、省教委最近发出通知,下达1997年度“民转公”指标一万名,并就有关选招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 通知指出,这次从民办教师中选招公办教师,以考核为依据,凡是符合选招条件经考核合格的民办教师,按教龄长短依次择优录用。这次免试选招的条件是:一、获得地市级以上劳动模范、优秀(先进)教师、优秀(先进)教育工作者、德育工作先进工作者、  相似文献   

4.
为加强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鼓励广大民办教师献身于农村教育事业,根据国家教委、人事部有关文件精神,省人事厅、省计委、省教委最近联合发出通知,决定从优秀民办教师中选招8000名公办教师。 《通知》对指标分配原则、选招范围及条件、考试考核选招办法等作了如下规定:  相似文献   

5.
最近,四川省计委、人事厅、教委联合下发了《关于从优秀民办教师中选招公办教师的通知》(川教人[1994]175号)。通知指出:为加强民办教师队伍建设,贯彻执行国家和省里关于“减少数量、提高质量、改善待遇、加强管理、统筹解决”的民师工作方针,逐步缩小民办教师比重,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今年我省(不含成都、重庆市)安排民办教师转公办教师新增人员、干部专项指标和“农转非”专项指标五千名,用于从优秀民办教师中选招公办教师。  相似文献   

6.
就1997年从民办教师中选招公办教师工作省教委负责人答本刊记者问刊记者问:1997年我省将从民办教师中选招54000名公办教师,广大民办教师对此十分关注,请谈谈有关选招条件。答:凡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身体...  相似文献   

7.
国家教委、人事部、财政部近日联合发出通知。禁止在民办教师选招公办教师中乱收费。通知说:近年来,在从优秀民办教师中选招公办教师的工作中,一些地方的某些部门,不顾中央三令五申,巧立名目,向民办教师个人收取各种不合理费用。如:城市设施文教卫生费、农转非综合管理费、新干部岗位培训费、人才交流费、入编费、建档费等等。各种名目的收费每人多则高达四五千元,少则近两千元。更有甚者,有的地方还以不交费就不给办选招手续相威胁。所有这些作法在群众中已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损坏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引起了广  相似文献   

8.
为加强民办教师队伍建设,贯彻执行国家“减少数量、提高质量、改善待遇,统筹解决”的方针,逐步缩小民办教师的比重,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根据国家计委、人事部、国家教委今年分配的民转公指标,我省将有部分优秀民办教师,可望转为公办教师。一、从民办教师中选招公办教师,要同调整、整顿民办教师队伍结  相似文献   

9.
最近,本刊收到一些教师来信,询问对获得各种荣誉称号,受到各级政府表彰奖励的民办教师,在选招公办教师时是否应该优先考虑。就此,我们走访了国家教委有关部门,现答复如下: 国家教委、劳动人事部、国家计委联合颁发的《关于下达一九八六年从中小学教师中选招公办教师专项劳动指标的  相似文献   

10.
省人事厅、计委、教委、公安厅、粮食局《关于从民办教师中选招公办教师的通知》(鲁人[1996]32号)下发和有关报刊登载后,民办教师就选招文件内容和各地贯彻实施意见,来人、来信反映一些问题,提出一些看法,要求解答。现将部分问题解答如下: 1.具有大专毕业以上学历的民办教师为什么不能免试选招? 答:这次下达的选招文件中,民办教师免试选招政策主要是根据一九九一年国家计委、教委、人事部1354号文件精神制定的。我省九二年、九四年两次选招都没有照顾。为保持政策的连续性,这次免试选招政  相似文献   

11.
最近,有些中小学民办教师来信询问:任教多年且有县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民办教师任用证书,在1988年首次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中评聘了相应的教师职务,后又通过函授、电大等途径取得了大专以上学历,被当地选招为公办教师(不是由国家统一安排的民转公指标转为公办教师),其原具有的中小学教师职务任职资格是否继续有效?就此问题,我们走访了国家教委有关部门,现答复如下: 中小学民办教师职务评聘与从民办教师中选招公办教师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在要求上也是不同的。民办教师评聘中小学教师职务和公办教师一样都是根据国家教委制定、中央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转发的中、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评聘的。评聘中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12.
△省计划与经济委员会、省人事厅、省教育委员会最近联合发文,从优秀民办教师中选招15000名公办教师。选招工作1995年12月底结束,1996年2月上旬,选招名册将报省有关部门。 △省教委命名第二批省级学校德育基地共有18个单位: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徐霞客故居、马陵山德育基地、王杰烈士事迹陈列馆、龟山汉墓、苏州博物馆、常州革命烈士陵园、南通博物苑、如皋烈士陵园、抗日山烈士陵园、连云港市博物馆、淮阴县刘老  相似文献   

13.
近来,本刊收到不少民办教师的来信,询问从民办教师中选招公办教师的有关问题。现将我们从国家教育委员会、劳动人事部、国家计划委员会等有关部门了解到的情况综合答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教海采珠     
人事部、国家教委决定今年安排15万专项指标用于民办教师转公办教师 据《人民教育》1994年12期报道,人事部、国家教委日前联合发出《关于下达1994年度从民办教师中选招公办教师专项指标的通知》,决定在今年的机关、事业单位劳动工资计划内,安排15万专项指标,用于解决民办教师转公办教师问题。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招转9000名 民办教师为公办教师 陕西省计划委员会、人事厅、教育委员会今年在全省招转9000名民办教师为公办教师。 按照陕西省有关“民转公”的政策规定,这次安排的9000名“民转公”指标,包括免试招收和考试录用两部分。免试招收的对象为:获得部、省级以上劳动模范、优秀(先进)教师、优秀(先进)教育工作者、德育教育先进工作者;被评为省特级  相似文献   

16.
最近,本刊编辑部连续收到不少读者来信,询问有关“民转公”问题。本期特刊登省教委人事处丁雪峰同志有关“民转公”工作的报道,详情见《省人民政府关于从优秀民办教师中选招公办教师的通知》及《省教委关于’95年度“民转公”考核考试等有关工作的通知》。  相似文献   

17.
人事部、国家教委日前联合发出《关于下达1994年度从民办教师中选招公办教师专项指标的通知》,决定在今年的机关、事业单位劳动工资计划内,安排15万专项指标,用于解决民办教师转公办教师问题。 《通知》说,目前我国有民办教师230多万人,他们是普教系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民办教师与公办教师同工不同  相似文献   

18.
省人事厅、省计委、省教委、省公安厅、省粮食局近日联合下发了《关于从民办教师中选招公办教师的通知》。通知作出以下政策规定: 一、凡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五十周岁,1985年登记在编并持有省教委统一印制的任教证书的现任民办教师,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列入选招范围: (一)1978年以来,因教育、教学成绩显著,被授予省优秀教师(含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下同)或市(地)级劳动模范称号,并受聘中学二级教师、  相似文献   

19.
最近,省人事厅、省计委、省教委联合下发通知,部署今年从优秀民办教师中选招公办教师工作。 通知指出,今年的选招指标共计10000名,凡1985年登记在编并颁发任教证书的民办教师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列入选招范围。1.1978年以来,因教育、教学成绩显著,由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授予的省以上劳动模范(含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下同)并受聘中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职务、教龄1O年以上的,以及受聘中学二级教师、小学一级教师职务、教龄15年以上的;授予市地劳动模范并受聘中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职务、教龄15年以上的,以及受聘中学二级教师、小学一级教师职务、教龄20年以上的。2.受聘中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职务、教龄18年以上的,以及受聘中学二级教师、小学一  相似文献   

20.
1992年度从优秀民办教师中选招公办教师的工作,在省级有关部门和各地州市教育、人事(劳动)、计委、财政等部门的重视、配合和努力下,已基本结束。这对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调动广大民办教师的积极性,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我省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