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每个班级总会有那么一两个“油盐不进”的“后进生”,让教师头痛而无奈。“后进生”的转化成为许多教师头疼的工作。某些教师说,转化“后进生”,就要把学生当成朋友,去理解他们、尊重他们。然而,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后进生”所谓的爱往往带着怜悯,所谓的尊重也只是各取所需、相安无事的表面“尊重”。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名外语教师,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于全面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际教学中我尝试着运用以下几种方式来帮助后进生克服困难,取得进步。1.理解、尊重后进生。爱默生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教师真诚的爱和尊重是启迪学生心灵的钥匙,后进生往往需要的就是这把钥匙。教师切忌用过分的言语伤害他们的自尊心,用冷酷的表情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否则会使他们产生反感、悲观等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3.
<正>有人曾这样说过,一个班主任能说出班级每个学生的5个优点,就是一名称职的班主任。看起来很简单的一件事情,但能真正做到的班主任为数不多,尤其对于说出后进生的5个优点,更是不容易。说出优点只是一种现象,但折射出的却是教师对后进生的关爱和赏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后进生渴望得到尊重和肯定的渴求更强烈。  相似文献   

4.
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实现“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目标 ,解决后进生问题便成了我们教学工作的重要问题 ,那么如何才能解决好后进生问题呢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尊重后进生的自尊心由于多数后进生的功课较差 ,所以不少教师对他们不是置之不理 ,就是讽刺挖苦 ,致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 ,因而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要想挽救这些孩子 ,要想让他们站起来赶上去 ,教师则首先必须尊重他们的自尊心 ,让他们真切地觉得自己也和其他同学一样被教师重视 ,受教师呵护。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 ,我所代班级后进生较少 ,…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的工作中一定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学生,有成绩好的,也有成绩差的;有听话的,也有调皮的.这种差异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必须正视和尊重这种差异.在教师眼中学校没有"差生",只有后进生.所以,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学会怎样转化和改变这些问题的学生.  相似文献   

6.
正在同一个班级里,既有好学生,也有所谓的"后进生",一名好教师应该既爱好学生,也爱"后进生"。但在现实中,常常是:爱好学生容易,爱差学生难。因为一名好学生在校会勤学守纪、成绩优秀,很讨人喜欢;而后进生往往会让大多数人爱不起来:他们不守纪律,调皮爱动,故意捣乱,作业不认真,成绩不理想。后进生固然让教师头疼,但他们也并不是一无是处,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做大力表扬,以他们的优点带动改掉自己的缺点。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一名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教育好学生。在教学中,为师者要为后进生撑起一片蓝天,必须"爱"字当头,让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后进生的成长,用爱心去塑造学生的心灵。一、付出爱心,培育感情教师要对优等生献出一份真诚的爱,更要对后进生付出真爱。可以说,爱心是通向学生心灵的路径,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个自古就被人们认识到的论题,谁都希望得到爱。然而,后进生得到了多少真正的"爱心"?他们听到的大多是批评指责,因而他们往往比较敏感、心虚,甚至怀有敌意。他们总认为老师、同学瞧不起自己,所以干脆破罐子破摔,表现得粗鲁无理。  相似文献   

8.
<正>几年来,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积极开展学生的主体活动,似乎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然而,审视以往的教学活动,还远远没达到预期目标:一是没有营造学生需要的课堂,课堂活动无视学生的需要,学生的主体地位被严重剥夺;二是学生主体的"被活动"往往是按照教师的指令去活动,他们的内心往往对这种活动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不了解活动的目的和为什么这样活动,这样的活动是毫无意义的,所以积极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因而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已成为教育界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爱护、尊重、鼓励并帮助后进生,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后进生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
尊重和理解才能教育好后进生□邵德华教师在做后进生工作中,一个最突出、最应注意的问题就是要尊重和理解后进生。一、为什么要尊重和理解后进生?首先,只有尊重和理解后进生,才能消除他们与老师之间在心理上的鸿沟。后进生往往有一种较重的自卑感,误认为老师、同学看...  相似文献   

11.
张凯 《考试周刊》2011,(46):220-221
爱是教育的基础,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后进生有强烈的自尊心,因为他们常常受到冷淡甚至歧视,所以更希望得到尊重和信任。教师要克服偏见,给后进生应有位置,给后进生更多的关怀,给后进生进步的梯子,把更多的爱洒向后进生。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业是检验学生对已学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程度的一种方法与手段。每一个学生的智力各不相等、各具特点,表现形式各不相同,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教师要将每个学生视为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个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以往传统的教学,教师布置作业"一刀切",往往使后进生"吃不消",优等生"吃不饱",这使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处境。因此,教师给学生布置作  相似文献   

13.
对于教学工作者来说,后进生的教育是学校教育永恒的主题。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它的成败与否直接关系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三位一体的发展变化。教师们对后进生的转化更是费尽心思、绞尽脑汁。而"关爱"是转化后进生的核心。爱学生就从尊重、宽容、激励、坚持做起。  相似文献   

14.
"后进生"只是暂时落后,只要教师关注他们并采取适当的策略帮助他们,尊重、信任、关爱"后进生",因材施教,让学生体验成功,一定会使后进生得以转化,并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后进生是指学生在客观因素的作用下,在学生自身智力正常的情况下,学生的成绩不能达到教学标准.伴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加深,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要求也不断增加,缓解后进生的数量是刻不容缓的,所以在初中的教学中,教师需要了解自己的学生,不能完成教学标准的原因,并且适当地采取相应措施,利用科学实用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后进生提高学习成绩,使后进生的成绩达到教学标准.一、初中数学中的"后进生"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今年我校在初三实行分层教学,作为普通班班主任,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后进生增多了。转化后进生必须满足他们自尊的需要,防止他们产生逆反心理,特别要注意以平等、尊重、信任、友好、关怀的态度对待他们。后进生学习成绩差,心理压力也大,更需要教师的理解、同情和关心,所以要和后进生多接触、谈心,和他们交朋友,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形成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一、平等对待,关心到位后进生其实比其他学生更需老师的平等对待和长期的关怀,教师要像知心朋友那样对待他们,一方面给予他们充分尊重、理解和信任,另一方面要根据他们不同的心理特点,以…  相似文献   

17.
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工作中,如何帮助后进生转化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就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做些粗浅的探讨。一、热爱和尊重后进生,是做好转化工作的根本。后进生往往遭到家长、教师、乃至同学的鄙视和嫌弃,在他们的心灵中或多或少地投下了自卑的阴影。他们的自尊心往往被自卑感所掩盖。因而这些学生更需要温暖、爱抚和尊重。如果说,对优良生的赞扬和鼓励是锦上添花,那么对后进生的热爱和尊重无异于是雪中送炭。后进生并非生来就差,他们的内心深处也并非甘居落后。特别是在环境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8.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因此,每个学校都会存在一部分后进生,于是培优补差成为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所谓"优生易培,差生难补",补差问题成为许多教师教学中的难题。因此,教师要注意掌握平等尊重、前置补弱、行为引导、和谐整合的后进生有效转化策略。  相似文献   

19.
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往往把一些品德行为不良、学习成绩欠佳的学生称为后进生。如今,出于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差生”一词被列为教师忌语,而代之以后进生、暂时后进生、潜能生或待优生等。虽然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回避一些消极的字眼,但是却不能回避在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后进生问题。因此,要教育这些后进生使他们走向正轨,就必须认真分析他们的特点及造成他们后进的原因,找出他们的问题所在,把握他们的心理动向,制定一套对症下药的矫治措施,而对他们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技巧去做好教育工作,是教育工作者长期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黄婉贞 《教育评论》2005,(1):104-105
从事毕业班教学的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觉:部分学生的成绩很差,妨碍毕业班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毕业班的教学任务重、时间紧,有的教师为了腾出较多的时间组织总复习而加快教学节奏,往往忽视后进生的承受能力,造成了后进生"旧债未还,新债又添"的恶性循环,导致心理障碍,产生畏难情绪。教师恨铁不成钢,又利用大量的课外时间对后进生进行补缺补漏,却欲速则不达,到头来教师辛苦,学生疲倦,得到的只是事倍功半的后果。在教学实践探究中,我认为优化课堂教学,是转化后进生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