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丽 《天津教育》2022,(10):44-45
<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突出英语教学的人文价值,体现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国际理解教育,在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核心素养培养上有独特的优势。英语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语言能力是关键,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言技能,而且通过创设语言情境、挖掘文化内涵,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让学生感受、体验、理解异域文化,学会接纳、尊重和关心文化差异,使语言知识与文化意识融合,达到在英语教学中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国际理解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以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以及不同区域国家、地区人们的相互了解为目标,加强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合作,共同认识和处理全球社会存在的重大问题。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国际理解教育之所以越来越被国内外教育界重视,最重要的背景是全球化步伐的迅速加快,可以说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是时代发展与人才需求的必然。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有助于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有助于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开放。以“国际理解”为核心的教育实践活动能使学生在对中华民族主体文化产生认同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世界的多元性,增强学生的全球意识,提高跨文化的沟通能力,学会尊重、共处和合作,培养关心人类共同发展的情操,担负起“世界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从而培养出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相似文献   

3.
国际理解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以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以及不同区域国家、地区人们的相互了解为目标,加强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合作,共同认识和处理全球社会存在的重大问题。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国际理解教育之所以越来越被国内外教育界重视,最重要的背景是全球化步伐的迅速加快,可以说,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是时代发展与人才需求的必然。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有助于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有助于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开放。在以“国际理解”为核心的教育实践活动中,能使学生在对中华民族主体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世界的多元性,增强学生的全球意识,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学会尊重、共处和合作,培养关心人类共同发展的情操,担负起“世界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从而培养出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相似文献   

4.
正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是以促进文化理解和儿童健全人格为目的,尊重儿童个性,尊重文化差异,通过回归生活,扩展视野,夯实学生的做人基础、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培养学生民族精神与国际理解能力并重,培养学生文明素养与国际交往能力并重,培养学生自信、快乐、尊重、友好的良好心态。  相似文献   

5.
多元文化的态势随着全球化的加剧日趋明显,各类文化的共生共荣需要通过国际理解教育的推动而实现。国际理解教育的要义在于培养国际理解精神、创建和平文化、推动和平、人权和民主以及促进理解、尊重及共同发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实施国际理解教育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世界公民意识、文化多元意识,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形成学生的平等观和关爱心并促进学生道德水准的实质提升。国际理解的达成需要在知识掌握、视野扩展、充分了解中,在扩大开放、增进交流、平等对话中,在环境浸淫、生活体验及实际行动中实现。  相似文献   

6.
<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深耕国际理解教育二十多年的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每每遇到外国朋友来校交流,师生们都很快乐,因为大家深知,这又是一次实践国际理解教育的好机会,是帮助学生开阔视野,理解文化差异,培养国际公民能力的实践课。近两年来,这种快乐,有了一种新的涵义。衢州二中距离南宗孔庙不过两千米,是全国最早创建儒学校园的中学。我们在理解、吸  相似文献   

7.
跨文化教育——国际教育新思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一种国际教育新思潮,跨文化教育超越了多元文化教育中的消极被动性共存,是一种主动性互动式教育,关注不同文化的差异,研究不同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使来自不同文化的学生能够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相互学习。跨文化教育的核心价值是接受并欣赏文化差异;非主流文化也应受到应有的重视;各种文化均有其特性,应相互尊重、相互学习。跨文化教育的目的是要通过教育促进理解人类文化间的差异,承认文化差异的价值,促进理解对不同生活方式的选择,主张各种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学习、融合共处。学校教育要理解和适应学生的不同文化、行为和学习方式,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不同的文化特性,不要因为学生的不同文化而遭受到歧视和排斥。跨文化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学科渗透是当下国际理解教育在我国中小学实施的主要渠道,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模块包含丰富的国际理解教育资源,是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该模块特点,充分挖掘国际理解教育资源,把握适当的教育时机,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渗透国际理解教育,以培养学生理解、包容不同文化的胸怀和品质,树立国际责任感与世界公民意识,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9.
石朝辉 《现代语文》2011,(8):141-143
大学语文教育在各个高校中占有一席之地,《大学语文》教材是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要依托。从全国现行的各类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关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地域文化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适应社会的需求。中国的地域文化差异,高考的地域区别导致了各地形成了自己的教学体系,学生进入高校学习后,加强对于地域文化的熟悉,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杨丽 《天津教育》2022,(4):44-45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突出英语教学的人文价值,体现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国际理解教育,在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核心素养培养上有独特的优势.英语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语言能力是关键,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言技能,而且通过创设语言情境、挖掘文化内涵,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让学生感受、体验、理解...  相似文献   

11.
跨文化态度是指人在跨文化交往中处理本、异文化之间关系的态度。构建大学生合理的跨文化态度,就是培养学生认识到母语文化与异国文化可能会有异同,需要从多重角度判断和理解这些文化,帮助学生形成对文化的科学信念与态度。构建大学生合理的跨文化态度,有助于学生深入认知和正确运用语言,有助于学生开放性世界观的形成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应通过讲解法、比较法、情境渗透法等一些具体途径加强文化内容的导入,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培养学生合理的跨文化态度,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5,(68):126-127
搞好历史图片教学,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明确的学习动机;有助于学生感知历史,增强对历史的体验;有助于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因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发挥教材图片的作用,以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和平理念作为世界遗产教育的主题之一,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宗旨决定的。而来自于对两次世界大战的反省和全球化进程加剧的需要而出现的国际理解,正是对不同文化差异的理解,是不同文化的国家和民族视界融合的过程,是促进世界和平的重要方式,也因此成为世界遗产教育的前提和核心价值观念。在基础教育中,国际理解视域下的世界遗产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全体青少年建构国际理解理念的价值观,同时也要处理好世界遗产的本土性教育与世界性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学习外语等于进入该语言的文化圈子,外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应是文化教育。本文从文化内涵、文化差异和增强文化差异理解等方面探讨文化差异与外语教学,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潘志强 《江苏教育》2014,(12):56-57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深耕国际理解教育二十多年的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每每遇到外国朋友来校交流,师生们都很快乐,因为大家深知,这又是一次实践国际理解教育的好机会,是帮助学生开阔视“,理解文化差异,培养国际公民能力的实践课。近两年来,这种快乐,有了一种新的涵义。衢州二中距离南宗孔庙不过两千米,是全国最早创建儒学校园的中学。我们在理解、吸纳别国文化的同时,自觉向外国朋友推介儒学,乐于让更多的外国朋友结交孔子,把儒家思想带回去,把中国文化带回家,使国际理解教育的文化传播不再局限于由外向内、从西到东的单向传播,而是增加了由内向外、从东向西的反向传播。  相似文献   

16.
国际理解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以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以及不同区域国家、地区人们的相互了解为目标,加强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合作,共同认识和处理全球社会存在的重大问题。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国际理解教育之所以越来越被国内外教育界重视,最重要的背景是全球化步伐的迅速加快,可以说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是时代发展与人才需求的必然。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有助于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有  相似文献   

17.
一、研究背景
  1992$年国际地理教育联合会颁布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指出:地理教育目标是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地理在各个不同级别的教育中都可以成为有活力、有作用和有兴趣的科目,并有助于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并指出地理可以从知识和理解、技能以及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促进个人教育。”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突出地理技能和能力的培养,重视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  相似文献   

18.
都思彤 《考试周刊》2012,(50):83-84
语言学习的本质是一种文化学习。英语的听力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听力技巧,更侧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文化背景的差异一直是影响听力理解的重要因素。在听力训练中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提高比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能力,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提高听力理解能力,进而更好地掌握和使用英语。  相似文献   

19.
文化可以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两种,文化冲突就是指文化差异和学生对文化差异的不理解,以及由此引发的思想困惑。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冲突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象。高中英语课程作为人文学科,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还要使学生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  相似文献   

20.
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实践。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国际理解教育的逻辑起点及新课标的支持,是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的优势条件。同时,地理教学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面临着“地理教师的国际理解教育意识薄弱、地理教材中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编写缺乏深度、地理学习评价忽视学生国际理解素养的培养”的困境,因此在教师发展、教材编写和教学评价中积极寻找国际理解教育的契合点是重要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