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在技术路径锁定到解锁的过程中,多种突破性创新同时涌现,但只有一种新技术能被再次确立为主导设计,其他技术则会出局.技术出局阻碍了后发国家的产业发展.以往的研究只强调了网络外部性、技术的学习效应等非组织因素对技术出局的影响.本文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认为后发国家企业可以通过组织的战略选择有效地避免技术出局,即综合运用加大对技术学习的投资、积累互补资产、组建专利池、提高组织的预期管理能力等战略措施来应对技术的不连续,从而确立企业的技术主导地位.本文的研究时创新管理者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国家战略技术组织可以借助于一定的科技项目或者产品来实现。组织实施战略技术项目是培育国家或地区核心技术能力,引导科技发展的重要途径。构建符合科技与产业发展规律的微观组织机制,是高效组织战略技术项目的基础性条件。  相似文献   

3.
完善和调整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的主要任务,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制度保障。2007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组织研究制定新时期的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本期专题笔谈发表了来自政府、行业协会和研究机构的五位同志对国家产业技术政策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的思考和观点。  相似文献   

4.
美国先进技术计划(ATP)管理模式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国家科技计划是中央政府有目标、有步骤、有组织、有措施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科技研发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国家执行其科技政策的基本工具,是体现国家意志、弥补市场不足、实现科技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本文根据国家科技计划的基本分析方法,论述了美国先进技术计划的产生背景,及其战略定位。说明了美国先进技术计划的基本管理模式,最后分析了美国先进技术计划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颠覆性技术研发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彦宁  袁芳 《科研管理》2021,42(2):12-19
颠覆性技术可引起现有投资、技术、产业、规则“归零”,具有突变性、不确定性与潜藏性等特点。随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开始,如何有效地管理颠覆性技术研发来促进颠覆性技术的发展,成为政府组织及研究学者都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颠覆性技术的内涵及研发特征进行分析,指出颠覆性技术研发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挑战性。开展有效的颠覆性技术研发管理,社会各界与全球各国家纷纷投入到颠覆性技术研发中,设立了专门机构或项目组织,这些机构组织极大促进了颠覆性技术的研发进程。最后,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对颠覆性技术研发的管理方法研究进行研究,总结出四种有效开展颠覆性技术研发的管理方法:开展阶段式的管理模式、设立颠覆性技术的专项资金、进行跨学科的协同研究、建立多样化的研发团队。  相似文献   

6.
正确贯彻执行国家和有关主管部门制定的标准、规范和规定,提高工程技术管理水平,科学地组织技术工作,建立正常的施工生产技术秩序.  相似文献   

7.
我国技术市场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机遇期,新科技革命、经济转型、创新型国家建设以及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都为技术市场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与此同时,伴随机遇而来的是挑战,现有管理体制问题、技术市场发展的机制性缺陷、技术市场发展的观念性障碍以及国际技术转移等都给技术市场发展提出了新挑战。面对机遇与挑战,国家需要作出战略性的抉择,通过促进技术交易产业平稳健康发展、进一步活跃技术交易、建立和完善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和技术市场法律体系、建立健全技术市场管理和组织等措施加快技术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陈傲  柳卸林 《科学学研究》2011,29(9):1281-1290
 突破性技术是创造性破坏的基础,是后发国家摆脱技术依赖实施跨越式追赶的必由之路。然而现有文献散见于技术演化、战略管理、组织理论和营销理论等各个领域,尚需进一步梳理。本文首先以突破性技术界定为切入点,梳理技术演化、市场绩效、专家评价与专利度量等不同研究视角的相关文献。进一步按照文献内部的逻辑关系,从突破性技术何时涌现、突破性技术谁来主导以及突破性技术如何形成等三个方面分别进行评述,逐步理清突破性技术的发生时机、实施主体和知识基础的研究脉络。最后,站在全球化开放创新与后发国家技术追赶的大背景下,对未来研究方向和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王毅 《科学学研究》2006,24(Z1):62-66
复杂技术是我国这样的后发国家完成追赶过程的难点和关键点。复杂技术创新具有知识复杂性和网络组织特性。因此,复杂技术与创新系统关系密切。本文提出一个以国家创新系统为基础的复杂技术追赶框架,探讨可能的追赶路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详细介绍了联合技术促进计划的选择机制、组织结构和权责制度,并提出对中国建立大范围公私合作机制的启示。为更好地发挥国家财政资金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促进官产学研合作,引导公私合作的科技计划要面向关系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技术,要扩大公私合作范围,并且要建立基于产业的项目选择机制和适合大范围公私合作的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11.
资源配置与战略技术联盟:以C3G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国家863计划的发起和主导下,我国创建了“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研发战略技术联盟”(简称为C3G),开展新型移动通讯系统的技术攻关及后续产业化衔接。本文着重从资源配置的视角透析C3G的成功之处,指出战略技术联盟是解决技术链、产业链和技术创新链三者之间存在的结构性失衡,实现技术链和产业链搭接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目前对于国家重大科技计划主导下的战略技术联盟问题尤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2.
李小丽  余翔 《科研管理》2014,35(9):115-122
文章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测量了我国区域三螺旋强度,并且基于我国教育部直属大学的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TTO)的投入产出、组织特点和区域三螺旋强度等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考察了我国TTO效率状况。研究发现:我国TTO技术转移效率总体偏低;区域三螺旋强度对TTO技术转移效率提高有显著作用,尤其是对促进技术转移合同金额的影响更大;组织内部因素包括收益分配机制、技术转移方式、人员因素等与TTO效率关系密切等。基于这些研究结果,文章最后给出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3.
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何理解共性技术,如何开展产业共性技术研发,这是目前比较受关注的话题。为此,我刊特组织了此次专题笔谈,与大家共同探讨我国共性技术研发中的问题与对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技术评估自诞生以来,为国家和企业的技术战略规划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对TA多种战略模式的比较以及对TA在组织机构中应用的实证分析,指出了TA未来的必然演化趋势,还将技术评估当前存在问题归结为一对矛盾.即TA的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  相似文献   

15.
技术研发及其产业化之间往往存在着脱节问题,即所谓的技术"死亡之谷"。提高科研院所等技术领先型组织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关系到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进程和质量,其关键在于协同技术导向和市场导向之间的关系。在构建技术和市场协同导向模型并提出若干命题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的转制过程及其绩效,一方面佐证了研究提出的相关命题,另一方面可为技术产业化模式和路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信息》2004,(3):60-60
由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平主持的天津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冬枣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日前取得重要进展,经5年多刻苦攻关,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了冬枣贮藏保鲜技术。经市科委组织的专家组技术鉴定确认,该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关于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992年以来,国家经贸委、国家税务总局和海关总署有步骤、有重点地认定了140家企业技术中心。本报告对企业技术中心和技术开发体系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以及技术中心与企业原来研究所和设计科的区别等都作了较为系统的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8.
为客观判断我国技术转移相关政策实施效果及改进技术转移体系过程管理,构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评估体系,以此分析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进展、形成的典型经验及存在问题。在借鉴美国、欧盟、英国等国内外技术转移监测评价相关方法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技术转移体系特点,兼顾定量定性指标,研究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评估指标体系,涵盖组织实施、基础架构、实施绩效、转移通道和支撑保障5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并给出具体评估方式方法。评估实践发现,所提出的指标体系适用于国家和区域技术转移体系实效评估。最后提出国家和地方要做好技术转移体系评估监测工作、积极开展各类评估试点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是提高我国科技创新及自主创新水平与效率的重要途径。由于共性技术在多个领域和行业的外部性,使得其作为一种国家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手段解决,政府的主导与支持是有效研发的关键。管理也是一种共性技术,在科技创新中发挥着服务性和支撑性的功能,研发共性管理技术是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美英等发达国家历来都非常重视共性管理技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尽管国情与管理体制不同,但都建立了以"过程、任务、角色、产品"为核心,以"任务指南、操作模板、风险案例"等为辅助的共性管理技术体系。通过比较美、英两国参与和支持该领域发展的背景、过程、内容及成效,提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组织管理现状的共性管理技术体系,重点论述政府在共性管理技术的功能定位、研发组织、服务平台、推广使用等环节中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将我国建设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了节能减排全民行动方案,并且组织开展了节能减排在企业行动。我厂积极主动的配合国家政策,利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减少原材料消耗、提高效率、加大绿色环保,使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在“节能降耗,降本增效”领域里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