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正1大规模煤炭直接液化的基础研究项目简介发展以发动机燃料油为主要产品的煤炭液化技术,建设中国煤炭液化新产业,是发挥资源优势、实现多元化补充石油短缺、保障能源安全和稳定供给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针对煤直接液化新工艺开发和大规模工程化的急需,本研究拟重点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如下:油煤浆化学、物理变化机理及多峰值流变特性的变化规律;煤液化反应产物的热力学问题;煤加氢液化反应机理和反应动力学;高压多相体系的反应工程学问题。预期目标:在煤浆多相体系的流变学及反应工程学方面有科学理论上的突破。具体  相似文献   

2.
论述煤炭液化技术即煤的间接液化和直接液化的工艺特征。煤直接液化对煤质要求较高,而间接液化对煤质要求低,结合不同的煤质要求选择相应的煤炭液化技术,具有较强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青海科技》2014,(4):84-85
<正>神华煤直接液化示范工程的成功运营,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掌握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核心技术的国家。"煤直接液化的方法"不仅获得中国第十四届专利金奖,还获得包括美国、日本在内8个国家的专利授权。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2014年煤炭产量36.6亿吨,在全球煤炭消费总量中的比例首次超过50%。高碳产业如何实现低碳发展?为此国资委组织数十家中央和社会媒体开展"绿色能源——神华行"  相似文献   

4.
现在世界的主要能源是煤、石油、天然气、水能和核能。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主要能源的日益消耗,煤炭将再次受到应有的重视。确立用新技术来生产洁净能源,不仅消除了造价昂贵的不利因素和障碍,而且为节能减排闯出了一条新路,液化煤技术正在重新崛起。  相似文献   

5.
在过去30多年中,世界石油消耗量约翻了4番,而煤炭产量除了中国、俄罗斯、波兰有大幅度的增长外,其余国家几乎没有增长.煤是世界上储量最丰富的矿物能源,根据最新资料,全世界煤炭的地质总储量达数10万亿吨,其中可供开采的储量为数万亿吨标准煤,主要分布于美国、英国、澳洲、中国、南非等国.在日本煤炭和石油一样主要依靠海外进口,1978伊朗革命使以日本为首的发达国家因原油价格暴涨,不得不寻求代替石油的能源.虽然太阳能、海洋能、氢能等新能源不断出现,但由于客观原因的制约,目前在实现上仍有许多困难;核电技术虽已过关,且从长远看经济上也合理,但短期内很难代替石油和天然气,因此,许多国家拟把主要能源转向煤炭,尤其是煤炭技术的开发.从煤炭的特性看,煤分为一般煤和原料煤,一般煤主要用于发电,原料煤则  相似文献   

6.
1我国液化天然气技术研发的战略需求、现状和发展趋势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能源,燃烧后产生的二 氧 化 碳 和 氮 氧 化 合 物 仅 为 煤 的 50% 和20% ,污染为石 油的 1/4,煤的 1/800。因此,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石油危机的冲击和煤炭、石油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天然气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目前在世界一次能源结构中比例占到 24% 。 天然 气资源 的 开发 利用 对 我国 社 会和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石油消费的 40% 以上依赖进口,新一轮的石油危机已经凸现。有关部门及人士已开始考虑国家能…  相似文献   

7.
徐新明 《百科知识》2007,(8X):30-30
现在世界的主要能源是煤、石油、天然气、水能和核能。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主要能源的日益消耗,煤炭将再次受到应有的重视。确立用新技术来生产洁净能源,不仅消除了造价昂贵的不利因素和障碍,而且为节能减排闯出了一条新路,液化煤技术正在重新崛起。  相似文献   

8.
声音     
《科学中国人》2022,(16):8-9
经过长期发展和国家持续支持,我国在大容量、高参数燃煤发电机组和煤直接液化、煤制烯烃等新型煤炭转化等核心关键技术上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在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煤化工关键装备等方面仍存在着较大差距。我们不仅要突破煤炭领域诸多关键技术门槛,还要破除各类能源之间转化的壁垒,将煤炭放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的全局中进行统筹布局。  相似文献   

9.
1煤基液体燃料合成浆态床工业化技术的开发 我国是产煤大国,进入21世纪以来,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仍占60%以上,并且产量大大过剩,整体效益大幅度滑坡.同时,每年需进口数千万吨原油,预计到2010年需进口1.6亿吨原油.原油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已关系到国家能源战略安全.如此大的缺口单靠进口石油已不现实,利用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通过煤液化合成油实现我国油品基本自给是目前最现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煤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是中国的主要化石能源,也是许多重要化工品的主要原料,随着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近年来中国能源、化工品的需求也出现较高的增长速度,煤化工在中国能源、化工领域中已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煤制油项目,在一系列技术突破的支持和国际高油价的刺激下,已经全面走出试验室,进入了工业化示范生产阶段通过对煤液化工艺原理和煤液化技术经济性对比分析,得出煤炭间接液化及直接液化不应单从技术论优劣,二者各有所长,同时又有一定互补性的结论,我国煤种齐全、地域辽阔,两种液化技术均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从煤炭直接液化概念出发,讨论了煤直接液化中溶剂的作用,直接液化溶剂的要求及实际液化中溶剂的种类,指出了在实际煤液化装置中使用的溶剂。  相似文献   

12.
据《科技日报》11月3日报道,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学家近年来在煤基液体燃料合成技术即“煤变油”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在催化剂的作用下,5吨煤炭经过一系列工艺流程可以合成出1吨成品油。我国因此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煤变油”技术的国家之一。根据项目规划,一个万吨级的“煤变油”装置将在未来3年之内崛起于我国煤炭大省山西。我国煤炭资源十分丰富,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仍占60%以上。近年来,我国液体燃料的需求急剧增长,2000年我国进口石油近7600万吨,预计2010年石油缺口将达亿吨以上。专家认为,通过煤…  相似文献   

13.
本文概述了我国的能源现状,介绍了煤液化相关的技术和工艺,以及我国煤液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4.
本文概述了我国的能源现状,介绍了煤液化相关的技术和工艺,以及我国煤液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针对我国石油天然气矿物能源紧缺的现状,系统分析了我国矿物能源节约利用的潜力以及世界尤其是中国周边国家能源消费的发展趋势。从能源结构的合理性、消费利用的经济性等不同角度来分析我国不可再生矿物能源消费利用的途径,并以技术、经济、环境的大量实际数据资料为依据对我国煤炭、石油以及天然气等矿物能源不同消费用途进行定量比较和分析研究,主要包括原油、天然气、煤炭资源作为一次能源、二次能源替代利用,乙醇汽油替代常规汽油,煤炭液化和石油化工,煤炭、天然气发电以及天然气化工等不同消费途径的经济和环境影响比较。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文针对我国矿物能源资源的消费结构、替代措施、矿物能源的深加工以及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所,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本是以研究煤化学和煤炼焦化学为主要方向的研究所。随着我国石油的大量开发而逐步开展了石油化工的研究。为了对国家多作贡献,我所曾选定了几项较为重大的、综合性强的石油二次加工的研究课题。如砂子炉石油裂解工艺开发研究,就是一例。当时,砂子炉裂解技术是世界上石油裂解的先进技术,是德国人的专利。我们要独立地开发这一工艺流程,必须组织多方面的技术力量和辅助力量共同研究,才有可能攻破。但传统的以学科专业划分的研究室、组的机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也是煤炭消费的大国。中国煤炭探明可采储量居世界第三位。在我国的自然资源中,煤储量相对比较丰富,占世界储量的11.60%。这就决定了煤炭在一次性能源中的地位。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为5.6万亿吨,其中已探明储量为1万亿吨,煤炭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煤炭行业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通过实施关井压产、关闭破产和安全专项整治,使煤炭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经济运行持续好转。但是,自2008年开始的世界金融危机与大量引进国外原煤的政策给我国煤炭行业带来了十分严峻的考验。我国煤炭资源储量虽占世界煤储量的11%,但生产力水平与矿业装备行业较欧、美、日、韩等国相对较差。这里主要从矿业装备修旧利废这方面进行具体的说明。  相似文献   

18.
中国西部能源产业技术溢出效应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健  焦兵 《资源科学》2010,32(3):478-484
西部地区是我国的能源富集省份,也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本文选择我国西部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产业为研究样本,对我国西部能源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且对其技术溢出效应是否提高制造业的生产率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我国西部石油天然气产业和煤炭产业虽然都对关联制造业产生了技术溢出效应,但是石油天然气产业对关联制造业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是煤炭产业的5倍;②我国西部石油天然气产业和煤炭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是不同的,石油天然气产业的影响是正的,煤炭产业的影响是负的;③能源产业的繁荣不可避免的对制造业的资本、劳动以及科技的投入产生挤出效应,但是能源产业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也会带来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因此,只要能源产业对制造业正面的技术溢出效应超过负面的"挤出"效应,能源富集地区的"资源诅咒"陷阱还是可以规避的。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煤化工技术主要有煤炭焦化、煤气、合成技术、煤炭液化、多联产技术等.煤化工技术的发展呈现能源转化为主、规模型和技术商品化等特点.煤化工技术的发展趋势是煤炭的液化、气化、焦化等.  相似文献   

20.
煤炭能源优化利用中的重要基础科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煤炭的战略地位和利用背景1.1 21世纪内世界化石能源状况据1993年6月英国石油公司《世界能源统计评论》的数据,21世纪内除煤以外的主要化石能源资源行将告罄(表1),因而煤的战略地位将日益突出。近40年来,煤在世界能源结构中的比例虽逐渐下降,但近若干年又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