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游磊 《初中生》2013,(17):36-37
我一直渴望一场无忧无虑的一个人的旅行,因为,旅行是一个丰富自己知识、充实自己灵魂的过程。我很羡慕在电视上出现的那些旅游爱好者,他们在世界各国的名胜古迹前拍照留念,那一张张绽放的笑脸,我觉得是在接受世界的洗礼。我自己还没有一次严格意  相似文献   

2.
寂寞旅行者     
我喜欢的作家说,写作永远是这个世纪最寂寞的事情。是的,但是我还是想为了自己喜欢的东西而全力以赴。但是我很清楚,现在的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我最重要的是我的学业,所以现在的我没有闯入这个世界,只是踮起脚,远远地好奇努力地望着这个向往的世界。用自己的笔记下那些我踮起脚看到的美丽朦胧的景色,用自己的心情与思想写下我的热爱。我想终有一日,我可以到那里去做一个旅行者。  相似文献   

3.
更大的世界     
<正>北岛在《青灯》里写道:"一个人行走的范围,就是他的世界。"这或许可以用来解释那么多人热爱旅行的原因吧,因为,我们都希望自己的世界能大一些,能从这个更大的世界里感受到更多的爱和智慧,旅行不是逃避生活,而是让人有更多的勇气和期待去面对生活。在上―个暑假,我长途旅行了一整个月,这是我出门最久最远的―次了,途经青海、西藏、尼泊尔、云南,回到家的时候,简直都适应不了天天睡自己床的稳定生活了。母亲不喜欢我到处走,觉得女孩子就应该乖乖待在家里,看看书,做做家务,我却  相似文献   

4.
放眼风景     
正以往,我不知有过多少次的旅行,今后,我还是要继续旅行下去。旅行,对于我意味着什么?是将孤独的自己置于自然之中,以便求得精神的解放、净化和奋发吗?是为了寻觅自然变化中出现的生之明证吗?生命究竟是什么?我在某个时候来到这个世界,不久又要到另外的地方。不存在什么常住之世、常住之地、常住之家。我发现,只有流转和无常才是生的明证。我并非靠自己的意志而生,也不是靠自己的意志而死。现在活着也似乎没有一个清醒的意志左右着生命。所以,就连画画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5.
袁岳 《大学生》2013,(Z2):56-57
正很多人旅行了几天的时候就想吃中国菜,当然在其他国家吃地道的中国餐并不容易。我自己也有这个特点,但总是努力告诉自己去找那个国家的好东西吃。时间久了我形成了一个习惯,就是到了这个国家就打听地道的本地餐厅在哪,找到这样的地方才让自己的旅行找到另外一种踏实的感觉。很多朋友对于其他国家食物没有好感,是因为参加的旅行团吃旅行餐,  相似文献   

6.
袁岳 《大学生》2013,(3):56-57
很多人旅行了几天的时候就想吃中国菜,当然在其他国家吃地道的中国餐并不容易。我自己也有这个特点,但总是努力告诉自己去找那个国家的好东西吃。时间久了我形成了一个习惯,就是到了这个国家就打听地道的本地餐厅在哪,找到这样的地方才让自己的旅行找到另外一种踏实的感觉。  相似文献   

7.
大多数的人总是倾向于临渴挖井而非居安思危,总觉得那些不幸之事不会降临到自己身上,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也许有一天躺在病床上苦苦等待别人救助的会变成我们自己或者我们亲友?我是那些幸运儿之一,现在轮到我去帮助别人了。我最近进行了一次奇妙的旅行,刚从南非的德班回来,我在那里参加了第19届世界移植运动会。自1996年起,我就一直有参加这个移植运动会。无论怎么看,我  相似文献   

8.
这个世界是什么颜色的呢?有人说是白色,雪后的世界是一片童话般的苍茫白色;有人说是蓝色,因为蓝色的海洋占据了这个世界的70%;有人说是绿色,绿树、绿草装点着这个世界,……。其实,世界应当是彩色的,赤橙黄绿青蓝紫,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颜色,才组成了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相信喜欢颜色的人,必定是喜欢旅行的,因为只有去不同的地方旅行,才能发掘不一样的颜色,不一样的美丽。《世界印象:环球色彩之旅-寻找最艳丽的风景》的作者就是一个喜爱颜色,喜爱旅行的人。他将自己眼中的世界,用色彩描绘出来,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又一副震撼心灵的视觉盛宴,带领读者进入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在书籍分类中,它被归为旅游随笔一类,但是,它绝对不是一本单纯的旅游书,更不是一本单纯的随笔书,它是一本多方位、多角度、多色彩、多功能的书。  相似文献   

9.
我爱旅行。每个周末,我都会给自己制订一个旅行计划。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我去了城市北郊一所有名的大学。初夏的校园里,古木森然、草坪幽绿。在富有学术气息的教学楼下,我缓步穿行在拥挤而年轻的人流中,仿佛瞬间回到了自己充实、快活的学生时代。  相似文献   

10.
<正>我想要怒放的生命,穿越在无边的狂野。青春只有一次,我不想我现在的青春被一些不是现在应该关心的事所占有。我开始喜欢旅行,不是旅游,因为在旅行的途中我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人与事。他们不会让我感到有压力,可以让我不必陷入那些烦心的人与事当中去,可以只在乎自己,可以只懂自己,可以看到很多以前没有机会看到的美景与世界。尽管在旅行中,会因为没有经验而被一些当地人坑,但是这些都会是我以后旅行途中的经验,我不想别人告诉我这些,我想自己亲身体验,尽管可能会不高兴,尽管可能会去心疼那被坑走的十几二十块钱,但是那些都是为了  相似文献   

11.
很多年以后,人们叫我登月者。因为我上过月球。其实我的身份,是一个旅行者。人生就足一次长长的旅行,只不过我走得比较远而已。远到了38万公里之外。这个世界上只有12人到过那世界。我是他们当中最年轻的一个,尽管我已经78岁了。但每当我看到月亮的时候,我仍然会像一个小孩子那样激动,因为我曾经在那上面呆过三天——那是我人生中最美妙的经历之一。  相似文献   

12.
我梦想着有一天能够独自旅行,带上我的画本,像《土耳其手绘旅行》的作者张老师那样周游世界,通过眼睛和画笔来描绘这个世界的美丽。而在大一时我就利用假期开始了我的旅程,现在,我正在旅途中。  相似文献   

13.
水珠的旅行     
我是一滴小小的水珠,一滴晶莹透亮的水珠。自从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对整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所以我从小立志要做一个旅行家。一天晚上,我跟着水珠大哥大姐的环球旅行团,趴在风大姐的背上,出发了。风大姐把我们带到一条河边,然后我们边跟风大  相似文献   

14.
读书与创造     
寄语教育研究的场所要从书斋走向课堂,因为从课堂中生长出来的智慧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我庆幸自己是一线教师,虽然路漫漫而修远……吴向东老师出生在世界地球日,或许是这个原因,吴向东老师说:喜爱大自然,喜爱旅行,喜爱融入大自然中享受和谐。追求  相似文献   

15.
Miss鹿游 《中学生博览》2016,(1):J0004-J0005
一枚乐意沉浸在自己小世界的文艺女子,写写画画拍照片是生活中的消遣;却工作在高科技公司的公关圈子,每天被世界上最新鲜的极客新闻包围。游学英国的一年让自己爱上了自助行,Miss鹿游相信风景或许永远都在那里不会变,只有一路上偶遇的朋友和故事,才是旅行中最珍贵的部分。Miss鹿游公众账号记录了我的旅行故事,亲身拍摄的照片记录了...  相似文献   

16.
我一直以为,旅行是一个发现世界、认识自己的过程。可是要想认真而诚挚地发现世界并不是那么容易,所以认识自己的路可能又远了一些。我们总是那么匆忙,在来去匆匆的旅途中,为了尽可能多地获取与体验,常常不得不披上了传统游客的外衣,以迎来意料之中的水汪汪的异族眼睛和欢乐的笑容。我想,这些都是真实的,但并不是真实的全部。或许彻底地融入当地人文环境是另一种发现与认识的方式。躲避那些预设的场景,做一个看不见的自己,在环境的侧面观摩与体验,也许会有不一样的发现。于是,在今年北印度的旅行中,我刻意地更多留意这样的机会,调整自己的旅行姿态,去发现北印度的风情以及它背后的精彩。  相似文献   

17.
你的发声,我们用心聆听;你的挥洒,我们细致分析。写作与点评的互动,创造和鉴赏的结合,融汇成最和谐的交响乐。有人说,想要真正了解一个人,就跟他一起去旅行。而很多人真正认识自己,也是从旅行开始的。它是一次出发,也是一次抵达;是一种探索,也是一种回归。从旅行中,我们可以获得什么?西塞罗说,"世界是本书,不从旅行获得充足,而是为了心灵获得休息。"歌尔密施则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为了改变自己和别人而离开国家的人是个哲学家,但被好奇心这个盲目的冲动所驱使,从一个国家走到另一个国家的人只不过是个流浪者。"旅行如果只是为了满足好奇心,那就大大削弱了旅行的价值。这是一次绝好的让  相似文献   

18.
奇特的旅行     
清晨,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穿越时空隧道,驾驶着新颖别致的多功能小汽车,进行了一次奇特的旅行。旅行的第一站,是去一个风光诱人的小海岛。这个海岛距陆地较远,想要快速到达必须潜入海底。于是,我轻轻地按了驾座旁的潜字键,刹那间,小汽车平稳地潜入海底,然后自动、快速向前  相似文献   

19.
《英语沙龙》2013,(6):1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张属于自己的旅行地图,有些人选择正视自己的内心,勇敢踏上逐梦的旅途:而有些人总能为自己的怯懦找到这样那样的借口,殊不知,青春的光彩就在这一次次的退缩中渐行渐远.何不趁着年轻去体验旅行带给你的快乐与成长?何不尽情享受这个世界的多彩与美丽?  相似文献   

20.
新加坡见闻     
我爱旅行,但和三十个小学生一起出国旅行,而且同吃同住九天,这可是生命中顶新鲜的经验呢12009年夏天,我有机会体验这个令人难忘的经历,那儿的风景、点点滴滴的见闻……我打开新加坡旅行袋,仿佛站在海边,捡拾一颗颗自己喜爱的小石子。那石子里有的是记忆,再不拿出来回味一番,美好的记忆怕要随着季节更替而被遗忘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