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11种医学影像学核心期刊的高被引论文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提高医学影像学期刊的核心竞争力,为作者投稿和期刊编辑策划、选题组稿提供参考依据,2010年2月27日检索《中国引文数据库》,对《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公布的我国11种中文医学影像学核心期刊中各刊自创刊以来所刊载文章被引次数高的前30篇论文(共计330篇论文)进行深入剖析,探讨高被引论文的栏目、发表年份、论文第一作者及单位、学科分布等。结果显示,330篇高被引论文中,被引频次达100及以上的论文有25篇。临床论著类论文占高被引论文比例最高,为64.8%;基础研究类文章次之,占13.6%。有2篇及以上高被引论文的第一作者35位,有2篇及以上高被引论文的单位49家。发表后2~5年的高被引论文有48篇,6~14年的有264篇。各学科肿瘤方面的论文占42.1%。我国11种医学影像学核心期刊的高被引论文类型与各刊的办刊方向和特点相吻合,但是其核心作者群的培养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2004~2008年我国情报专题研究高被引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2004~2008年国内情报专题研究论文被引用情况进行了统计与分析.2004~2008年情报专题研究被引论文共1 479篇,总被引频次为4 799次,篇均被引频次为3.24.利用普辅斯定律(N=0.749×√nmax)确定核心作者的方法确定高被引论文.论文最高被引频次为44次,nmax=44,确定被引频次≥5的论文为高被引论文.高被引论文共299篇,被引频次是2 687,其中被引用≥20次的论文共16篇.发表高被引论文最多的期刊依次为<情报杂志>(40篇)、<现代情报>(32篇)、<情报科学>(31篇)、<情报学报>(24篇)、<情报理论与实践>(24篇)等.对299篇的高被引论文的作者分布、年代分布、地区分布、机构分布、主题分布等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高被引医学论文及其启示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为了提高期刊核心竞争力,给医学期刊编辑策划、选题组稿、组织重点专题提供参考依据,对44篇高被引医学论文和《中华儿科杂志》1997~2006年10年间所发表全部论文中的20篇被引次数最多的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诊断标准类论文所占比例最高,对期刊被引频次贡献巨大;论著类论文所占比例为第2位,全部为以患者为研究对象的临床研究,并且有数篇小样本、单中心临床研究论文,提示样本量并不是衡量科研论文质量的唯一标准;述评、讲座、综述类论文同样有很高的被引用率。认为编辑约稿、组织重点选题对提升期刊被引指标具有积极的作用,编辑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发掘组发最有可读性、最能指导临床实践的优质论文,是医学期刊编辑的永恒目标。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农业科学类研究热点,深入分析我国农业科学类期刊高被引论文的特征,借助中国科学文献计量指标数据库(CSCD-ESI)的统计基线指标,以2007-2017年105种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的2520篇高被引论文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其发表年份、被引频次、作者来源地区、机构、学科、基金资助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2007、2008、2010年的高被引论文数量和总被引频次较高;北京市、江苏省、陕西省及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是高被引论文产出的主力军;科技部其他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市基金是高被引论文的主要基金来源;《农业工程学报》《中国农业科学》《作物学报》3刊的高被引论文数量占总量的42.14%;农业基础科学、农作物、农业工程、园艺、林业方面的高被引论文最多,合计占比达71.75%;在17篇被引频次100次以上的高被引论文中,有8篇综述性论文,占47.06%;说明我国农业科学类期刊的高被引论文的地区机构分布和学科分布均较为集中,小部分优质期刊是高被引论文的主要载体,编辑应加强对相关作者群体、学科内容的关注,加强组稿、约稿和优质稿源的拓展工作.  相似文献   

5.
论文选取14种图书馆学核心期刊,以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统计源,统计2000-2011年各刊的前30篇高被引论文.分析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作者姓名、作者机构等信息,以期为作者投稿和期刊编辑选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中国知网的《中国引文数据库》检索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在2002~2011年10年间论文的被引用情况,选取历年被引频次前5%的论文作为高被引论文.通过对这些高被引论文的学科分布、基金资助、作者学历和职称等指标分析,发现农业资源与环境、生物学学科论文是本刊的高被引论文源,其次是园艺学和畜牧学;94%的高被引论文都有基金资助;高被引论文的第一作者主要是博士生和硕士生,其次是副教授和教授(博士生导师),其中博士生和硕士生论文占高被引论文总数的51.6%;编委论文为期刊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贡献突出.最后,通过对本刊近10年高被引论文的特征分析,从期刊栏目设置、作者群体定位、编委作用的发挥以及期刊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可为同类综合性农业大学学报进一步明确办刊思路和组约优质稿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2004-2008年国内图书馆学研究高被引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国内2004-2008年图书馆学研究高被引论文的被引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4-2008年,国内图书馆学研究高被引论文共104篇,总被引频次5 705次,篇均被引频次54.85次。根据高被引论文的发表情况,筛选出了图书馆学研究的重要期刊、多产作者和多产科研机构。同时对高被引论文的产出地区和高被引论文的研究主题也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利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引文数据库,对中文核心期刊<计算力学学报>载文在1999~2008年4月间,被国内中文期刊引用频次分布,被引论文作者分布,被引论文年代分布和引用期刊分布等情况进行一次系统统计调查与分析,客观揭示我国自然科学研究学者对该刊载文的借鉴和吸收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学术论文的第一作者和合著者的生产力、影响力与论文发表后被引频次的相关性差异,为期刊编辑初审筛选高被引论文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以《编辑学报》和《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年发表的484篇论文为研究对象,其中独著论文142篇,合著论文342篇。利用中国知网分别收集所有论文的被引频次,并以论文所有作者2014―2020年的发文量表征作者生产力,以论文作者该时段的h指数表征作者影响力,对484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和合著者的生产力、影响力与论文的被引频次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独著论文的被引频次与作者生产力无关(r=0.163,P=0.053),与作者影响力呈正相关(r=0.287,P<0.001)。在合著论文中,论文的被引频次与第一作者生产力、影响力均呈正相关(r=0.195,P<0.001;r=0.320,P<0.001),与合著者的生产力、影响力也均呈正相关关系(r=0.115,P<0.001;r=0.134,P<0.001)。【结论】无论是独著论文还是合著论文,第一作者和合著者h指数高的论文发表后被引频次高。若合著者发文量较高,论文发表后被...  相似文献   

10.
《湖泊科学》创刊20年 (1992~2011年)十大高被引论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进一步提高《湖泊科学》的影响力和质量,本文利用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对《湖泊科学》1992~2011年被引频次位于前10位的高被引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从文献类型来看,10大高被引论文主要以综述(5篇)、研究性论文(4篇)为主;从研究内容来看,10大高被引论文集中在人工湿地、底泥疏竣、面源污染等学科热点领域.本研究可为未来期刊选题、组稿、约稿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医学学报类期刊零被引论文的特点,提高稿件处理效率。【方法】 选择北大核心收录的6种代表性医学学报类期刊,在CNKI中检索各刊2010年发表的零被引论文及其下载频次,结合下载频次的高低分析6种期刊零被引论文的文章类型、内容、研究方向和基金资助情况。【结果】 该类期刊的零被引论文率不一,与期刊质量有一定关系。零被引论文类型以基础研究类占比最高,病例报告占比较高且篇均下载频次最低;论文内容中,技术方法类占比不小,但下载频次高于非技术方法类;不同研究方向的论文下载特点存在差异;零被引论文中基金论文占比不小。【结论】 掌握医学学报类期刊零被引论文的规律,对减少发表零被引论文,提升期刊影响力提供了另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高被引论文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万方全文数据库的"引文查询"功能,对《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8~2009年的全部论文进行了被引统计。结果显示:该刊共发表论文3637篇,被引率为62.4%;20.4%的论文产生了71.8%的被引频次;前40篇高被引论文选题主要集中在期刊评价和期刊管理研究方面,其中发表3篇以上的高被引作者有任胜利、金碧辉和刘振兴等;引证文献除自身外,相关度较高的是《编辑学报》和《现代情报》;前40篇高被引论文几乎每年都在被引用,平均被引高峰期出现在论文发表后的2~5年间,其主题主要集中在"科技期刊"的"期刊评价"和"期刊发展"方面。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3种作物类期刊146篇入选F5000论文,以明确其文献计量学特征。【方法】 收集入选论文的相关信息及在万方和WoS中被引频次,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6篇入选F5000论文在万方数据库中篇均被引41.3次;以栽培技术类论文数最多,占43.2%,且篇均被引频次较高,仅次于综述类论文。61篇论文(41.8%)在WoS中被引用,篇均被引3.4次;以综述和生物技术类论文为主。入选论文主要来自大学;最多一位作者有13篇论文,存在核心作者;89.0%的论文由国家项目资助。【结论】 入选F5000论文受到国内学者广泛关注,但在WoS中影响力较小;作物类期刊应重视向大学组约稿,特别是高质量的方法类和研究热点论文及知名专家的综述,将有利于提高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零被引频次论文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21家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008年间发表的115篇零被引低下载频次(下载频次≤10次)论文为研究对象,以另一视角(论文的不活跃性)为切入点,在借鉴相关高被引频次论文文献研究思路的基础之上,对该类论文的作者相关信息、主题内容等进行统计,并分析影响其活跃程度的相关因素,提出避免零被引频次论文出现的一些建议,进而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在组稿、选稿上提供参考和依据,以期为提高高校学报的学术影响力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以JCR中2013年影响因子排名前20的经济类期刊2000-2014年共15221篇论文为样本,在比较了各种估计模型后选用负二项回归模型研究了作者数量、参考文献数量、论文长度、是否基金资助、期刊影响因子、发表年份、研究方向等因素对论文被引频次的影响,结果发现上述因素整体上对论文被引频次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中:作者数量、参考文献数量、论文长度、是否基金资助、期刊影响因子与被引频次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发表年份与被引频次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不同研究方向论文的被引频次具有明显差异。因此,本文认为被引频次是一个有偏的科研质量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16.
入选PubMed数据库对提升医学期刊国际影响力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入选PubMed数据库对提升我国医学期刊国际影响力的作用,分析加快医学期刊国际化的途径和策略。[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文献计量法,以2011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6种入选PubMed数据库和6种未入选PubMed数据库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为研究对象,以《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和SCI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利用SPSS20.0分别对期刊的国内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和期刊在SCI数据库的被引频次做两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结果]入选PubMed的期刊在SCI数据库中的被引频次显著高于未入选PubMed的期刊(P<0.05),而两组期刊的国内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入选PubMed数据库对提升医学期刊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加快医学期刊的国际化除加入SCI外还可考虑加入PubMed数据库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比国内高被引论文在国外的被引情况与国外高被引论文在国内的被引情况,探讨二者的相关性,以了解国内外高被引论文的差异。【方法】 选择2017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医药大学学报类综合评价总分排名前5位的期刊,选取2008—2017年各期刊在CNKI中的高被引论文共512篇及WoS中高被引论文共486篇,统计分析所选文献的被引频次等相关指标。【结果】 5种期刊的CNKI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差异较小,而WoS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差异较大;CNKI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远高于WoS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除《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外,CNKI/WoS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与其在WoS/CNKI中的被引频次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国5种国内学术影响力较高的医药大学学报的国际影响力均较低,这些期刊国内/外高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与其在国外/内的被引频次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明显,国内外对5种期刊的引用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利用文献计量学研究医学学报类F5000论文特征,为相关期刊争取稿源、提高期刊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F5000论文平台得到2017年“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的医科大学学报,收集相关学报2012—2016年所有入选的F5000论文,并分析相关论文特征。【结果】 2017年F5000精品期刊共收录医科大学学报7种,F5000论文283篇,2011—2013年入选的文献数量最多。临床研究类论文数量最多;综述的篇均被引频次和篇均下载频次最高,其次是流行病学研究;基础研究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最低;基金资助论文的数量和篇均下载频次略高于无基金资助论文。F5000论文集中在某些研究方向和研究专题。部分院校作者发表的F5000论文数量较多。【结论】 我国医学学报的办刊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应注意期刊栏目设置,留意关注度高的研究方向和研究主题,根据各自地理优势有的放矢地组约重点科研机构的优质稿件,以促进期刊质量和影响力的提升。此外,应采取措施进一步完善F5000展示平台,最大程度发挥平台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为了给广大作者投稿和各骨科学期刊编辑策划、选题组稿、审稿提供参考依据, 2010年9月21日检索《中国引文数据库》,对我国12种中文骨科学核心期刊中各刊自创刊以来所刊载文章被引次数>50篇的论文 (共计427篇)进行深入剖析,探讨骨科学高被引论文的期刊及年份分布、合著情况、作者分布、机构分布、栏目分布及基金资助情况等。结果显示: 427篇高被引论文中,《中华骨科杂志》有231篇,《中华创伤杂志》有46篇,《中国脊柱脊髓杂志》有41篇等。高被引论文发表的年份主要集中在1994年至2002年,每年均超过30篇。427篇高被引论文的合作人数排名前5位的是1人、5人、3人、4人、2人,所占比例为76.2%。有5篇及以上高被引论文的作者有8位。有10篇及以上高被引论文的机构有11家。临床研究类论文占高被引论文比例最高,为54.4%;基础研究类文章次之,占16.9%。仅有43篇高被引论文有基金资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肿瘤学meta分析论文的现状,并探讨期刊类型与肿瘤学meta分析论文被引用情况的相关性,为学者选择期刊宣传科研成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1—2016年SCI收录的肿瘤学meta分析论文作为研究对象,提取论文的引用频次、发表国别、期刊影响因子、期刊类型等信息。【结果】 目前我国发表的肿瘤学meta分析论文数量虽位居全球第一,但篇均被引频次最低。2011—2016年,开放性meta分析论文的数量呈上升趋势。肿瘤学meta分析论文的被引频次与期刊类型具有低相关性。肿瘤学meta分析的非开放性期刊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高于开放获取期刊论文,高被引论文的来源期刊平均影响因子比低被引论文高。【结论】 肿瘤学meta分析的开放获取期刊不存在引用优势,论文质量仍然是meta分析论文被引频次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