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纸帐篷     
我设计了一种多功能的纸帐篷。它能承受高温高压,而且抗水抗虫。它的顶部装有电视接收器,里面的纸墙是大屏幕,可以收看电视,唱卡拉OK,还能放电影。  相似文献   

2.
在一个寒冬的夜晚,有一位阿拉伯人正坐在自己的帐篷里。这时,门帘被轻轻地撩起来,他的那头骆驼从外面朝帐篷里看。阿拉伯人很和蔼地问它:“你有什么事吗?”骆驼说:“主人啊,我冻坏了。恳求你让我把头伸到帐篷里来吧。”大方的阿拉伯人说:“没问题。”骆驼就把它的头伸到帐篷里来了。过了不久,骆驼又恳求道:“能让我把脖子也伸进来吗?”阿拉伯人也答应了。骆驼于是把脖子也伸进了帐篷。它的身体在外面,它把头很不舒服地摇来摇去,很快它又说:“这样站着身体很不舒服,让我把前腿放到帐篷里来,也就只占用一小块地方。”阿拉伯人说:“那你就把你…  相似文献   

3.
帐篷飞上天     
立立站在自己家的阳台上,看到隔壁废铁回收场边上的空地里,搭起了一个尖顶大帐篷。“妈妈,我看到了一个帐篷!”立立穿过卧室和客厅,在厨房里找到妈妈,向她报告。“我买菜的时候就看见了,大概是马戏团的帐篷吧。立立,你想去看马戏吗?”“不,我只是想知道,那帐篷是用什么做的。布的、纸的,还是皮子的?看起来又厚又光滑,真想去摸一下。”“不是布的也不是皮子,更不是纸的了,应该是橡胶的吧,和做热气球的材料差不多。”妈妈说。“你怎么知道的?难道摸过?”听立立这么一问,妈妈笑了。立立跑回阳台,搬了把凳子踩上去,趴在阳台窗框边往外看。那个帐…  相似文献   

4.
“规程”第二十四条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在儿歌教学中,我就常采用游戏的方法。例如,教中班儿歌《小纸船》(手工纸、四方方,折只小船水中放,一会儿前,一会儿后,还在水中打转转,咦,小船怎么都烂了,原来是只小纸船)时,我给每组幼儿准备了两面盆水,然后,我拿出一张手工纸问幼儿:“它是什么形状的?”(正方形的)“是正方形的,也可说成是四方方的。”我随口说道:“手工纸,四方方,小朋友每人也拿一张吧。”发完纸,我问幼儿:“手工纸,四方方,可以用它折什么东西?”小朋友们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可以  相似文献   

5.
主题的产生在组织语言活动———欣赏诗歌《贺年卡片儿》前,我与孩子们一起搜集了各种各样的贺年卡片。活动时,当我出示这些贺年卡片时,孩子们的兴趣立刻被这些形式各异的贺年卡片吸引了。其中,他们最感兴趣的是一张可以伸展成小房子的卡片,大家你争我夺,都想亲手来操作一下这张奇特的卡片。“小心,别弄坏了!”带来卡片的刘晓宁说。“弄不坏,它结实着呢。”贺帅说。“别撕破了!”林杉说。“撕不破,你看,它多结实,多硬!”贺帅说。“这是纸做的,别撕破了!”马轲在一旁说。“这才不是纸做的,它比纸硬。”贺帅不服气地说。“这…  相似文献   

6.
一次展示活动中,我执教了浙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一课。“感受一万究竟有多大”时,我选择了用“纸”作为学习材料,设计了以下估计“10000张纸”的厚度的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7.
午饭后,我拿出一叠纸,对小朋友说:“今天,我们用新的纸,你可以随便折什么。但是,不可以弄烂,不可以撕破。”玩纸,是小朋友很感兴趣的事。瞧,一会儿东东跑过来告诉我:“老师,我折了一个大元宝。”一会儿强强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我折了一顶帽子。”每次我都以赞许的目光肯定了他们,但每次我都叮嘱他们:“小心点,不要把纸弄烂了。”十分钟后,收上来的纸已是五花八门了,破的、绉的、  相似文献   

8.
游大洲岛     
王欣然 《小读者》2013,(9):39-40
大洲岛是著名的“蛇岛”。扎营的那一天,风很大,以至于我的帐篷搭好后因没有及时固定,竟随风翻了几个跟头,差点掉进了海里!我们纷纷去寻觅大块的珊瑚来压住帐篷,让它不去“奇幻漂流”。  相似文献   

9.
小花狗和小白兔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一起上学,一起放学,一起做功课,一起做游戏,简直是形影不离。可是,小白兔的家马上就要搬走了,小花狗非常伤心,因为它再也看不到小白兔了。 小白兔安慰小花狗说:“花花,你不要伤心,等我走了之后,我会给你写信的。”小花狗擦擦眼泪问:“写信?什么叫写信呀?”“写信呀,就是把你要说的话写在纸上,然后再寄给别人。”“真的吗?我可以把我想对你说的话写在纸上寄给你?你也可以把你要说的话写在纸上寄给我,是吗?那你快教我写信吧!”小花狗迫不及待地说。这下,小白兔可为难了,它皱着眉头说:“可是……可是……我也不…  相似文献   

10.
剪“小姑娘” 同学们好,这次我给你们介绍我的一个绝活,就是用一张红纸剪出四个“小姑娘”。首先,请看我手里的“小姑娘”,她们手拉着手,好像亲密无间的孪生姐妹,多漂亮啊!如果你再凑近一点,仿佛还可以听见她们在说悄悄话哩!其实,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剪纸人的方法,只需要一张纸、一支铅笔、一把剪刀,再加上你聪明的头脑和灵巧的双手就一切OK了!  相似文献   

11.
奇妙的纸     
设计意图 “纸”的主题活动开展了一段时间。有一天,小朋友们学习折纸,婷婷折了个“纸盒”,引发了组内同伴有关“纸盒”用处的讨论。当小桐说要用这个纸盒装水喝时,大家开始争论起来。有的说:“不行,纸盒不能装水。”有的说:“可以,饮料就用是纸盒装着的。”观察到幼儿的这一兴趣点,我从“纸”的主题出发,利用园内资源,设计了本次户外科学活动“奇妙的纸”。  相似文献   

12.
风筝     
在一个晴空万里的午后,天空中出现了许多美丽的风筝,它们在比赛谁飞得最高,谁最漂亮。结果,雄鹰获得了风筝们的一致肯定,被认为是最帅气的风筝。雄鹰非常得意,它给大家表演了翻跟斗,风筝们报以热烈的欢呼。这个时候,有一只纸风筝慢慢地升了上来,风筝们看了纷纷皱起了眉头。“这是风筝吗?怎么长得这么奇怪?”“你看它全身都是纸糊的,好丑。哪像我们塑料风筝,多漂啊!”“我们不要跟它在一起,免得被弄脏了。”风筝们你一言我一句的,说得纸风筝脸都红了。“喂,丑八怪,你怎么长得这么丑啊?”雄鹰很不屑地问。“我才不叫丑八怪…  相似文献   

13.
王艳芳 《师道》2006,(1):39-39
我拿着一大叠绘画纸走进教室,放在讲台上。拔出钢笔套,一滴墨水不小心滴在一张绘画纸上。“哎呀,老师不小心将墨水滴在稿纸上了,这可怎么办?谁能帮老师想一个好办法?”“老师,赶快重新换一张纸。”前排的小姑娘着急地说。“老师,赶快用粉笔把墨水吸掉!”一个小机灵鬼说着就要去找粉笔。哈哈!他们不知道这是我精心导演的小品。我马上接着说道:“在大家眼中,滴上墨水的纸就变成了一张废纸,就应该扔掉;而在老师眼中,它却可以成为一幅很美的图画,不信你们仔细看!”我侧着脸用嘴轻轻一吹,稿纸上凝重的那一团墨竟可以吹成树枝状,很有动感。孩子们…  相似文献   

14.
画家用的纸     
我班的绘画纸用完了,我便到邻班借了一些精美、厚实的绘画纸。我拿着和平时不一样的纸对孩子们说:“今天,我们用‘画家用的纸’来画画!”孩子们立刻欢呼起来,拿着“画家用的纸”反复地看:“画家用的纸和我们的就是不一样!”“画家用的纸厚一些,白一些。”“等我们长大当上画家,也可以买许许多多这样的纸。”晨儿悄悄地问:“老师,以后我是不是可以一直用画家用的纸画画?”我问:“为什么?”“那样我就是画家了。”还没等我说话,孩子们就嚷开了:“我们也要用画家用的纸画画!”在这次绘画活动中,孩子们画得特别认真。一张不同质地的纸竟给孩子们…  相似文献   

15.
《纸奶奶的生日》是一篇略读课文。这是一篇儿童科普文章。文章创设了纸奶奶过生日,各种各样的纸向纸奶奶祝寿这样一个情节,用生动的语言向人们介绍了几种特殊纸的特点和作用,从而反映了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这篇儿童科普文,是在课程改革新理念、新精神的指导下,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的文章。学生通过对该文的阅读,不仅能丰富纸的科学知识,提高阅读能力,而且能极大地增强创新意识。根据课文特点,考虑到它是一篇略读课文,我在教学设计上紧扣“合作、体验、探究”六个字,努力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所感悟与体验,培养他们的探…  相似文献   

16.
树叶与魔术     
杨光 《南昌教育》2006,(11):42-42
不久前,我上了一节美术课内容是“有趣的拓印”,简录于下—— 师:看,我手中有张纸,两面都是空白的,(出示一片树叶)现在老师要把这片树叶变到纸上去,告诉我,你想要什么颜色的?生1:红色的;生2:树叶变黄了。我想让它还是绿色;生3:我想让树叶上有各种颜色。教室里笑了起来:“哪儿有彩色的树叶?”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张纸     
我是什么?有时我真希望自己什么都是,有时又希望自己什么都不是。为什么一定要是什么呢?爱因斯坦曾说:“有人说它是这个,有人说是那个,为什么不能既是这个,又是那个呢?”于是,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论诞生了。其实,在千万次实验(假想的)失败后,我终于发现了——我是一张纸,一张可以在上面描绘任何图画,也可折成任何形状的纸。有时坚强,有时却又不堪重负。我的确是一张纸。小时候我很淘,现在不淘了,变了;小时候会画画,现在不会,变了;小时候病得要不行了,现在很健康,变了;小时候痛恨出国,现在想了,变了……我其实很容…  相似文献   

18.
星期日,儿子非要和我玩折纸游戏,我拗不过他,只好答应了。我找出一张长方形的纸,说:“强强,看到这张纸,你能想到什么数学知识呢?”“这张纸是四边形的。”儿子马上说。我点了点头,笑着说:“对啊!现在妈妈就来折这张纸,你看看它还会变成几边形,好吗?”  相似文献   

19.
《纸奶奶的生日》是人教版第六册新选的一篇教材,我们可以这样组织教学:一、激发兴趣,导入正题同学们,你们知道“纸”今年有多大年纪了吗?(举一张纸)关于“纸”的历史和现在,你们了解多少呢?在生活中,人们通常用“纸”干什么?学习了《纸奶奶的生日》一课,我相信大家会有更多的收获。(板书课题)读了课题,同学们想到了什么?(纸奶奶是谁?纸奶奶多大?有谁来庆贺?生日热闹吗?)二、初读课文,完成练习出示投影一:出示投影二:出示投影三:三、分组学习,合作讨论▲将全班分成六小组,以组为单位,用最快的方法完成下列表格…  相似文献   

20.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工程师忙于设计图纸,可五岁的儿子哭着喊着让工程师陪他出去玩。工程师想了一个办法,把一张画有世界地图的纸撕碎,说:“你把这张地图拼好,我就陪你出去。”工程师心想:“慢慢拼吧,一上午恐怕也完不成,我可以安心工作了。”可是,刚刚过了五分钟,儿子说:“拼好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