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古代"承尘"是置于室内顶棚的重要建筑部件。在"承尘"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尘"、"━"、"筄"、"屋笮"、"承尘"、"平橑"、"平棊"、"平起"、"平闇"、"天花板"、"藻井"、"绮井"、"覆海"、"斗八"、"罳顶"、"圆渊"、"方井"等诸多名称,形制和用材各不相同。"尘筵"、"平橑"、"藻井"往往被误释。"平机"之名系误引,不可为据。"平棊"和"方井"是承尘中的豪华型。  相似文献   

2.
"君子"是孔子的理想人格。"君子"之为"君子"在于"德"。"君子"的内涵包含内外两个方面:一是"仁",一是"礼"。"仁"是"君子"的内在根源——"情理"。追溯历史痕迹,"礼"是"君子"的行为规范。"仁"、"礼"统一于"君子""文质彬彬"风范之中。于"君子""文质彬彬"的风范中,孔子解决了生民的"安身立命"问题。  相似文献   

3.
关于课堂教学的艺术,无非是八个字:即"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根本上也只有"材"和"序"两个字而已。"材"的理解是很宽泛的,学生是"材"、教师是"材"、多媒体是"材"、文字是"材",等等。至于"序"呢,事实上怎么安排都有个"序"。"材"本身也蕴含着"序"。本文试以"用  相似文献   

4.
《艺概》是晚清一部重要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刘氏"奇正"理论以"正"为主,以"奇"为辅。"正"强调"尚义故正",具有与"真"和"稳"意义相近的特点。"奇"具有强调"缥缈"和雄放的情感等特点。"稳"与"正"、"奇"与"变"是相似的审美价值范畴。  相似文献   

5.
《当代教育科学》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每月出版两期,分别是"综合版"和"基教版"。"综合版"主要设有"基本理论"、"课程与教学"、"教师发展"、"决策与思考"、"比较与借鉴"、"管理与评价"等栏目;"基教版"主要设有"理论纵横"、"课程探索"、"教改前沿"、"课堂教学"、"校长论坛"、"教职与人生"、"学科教学"等栏目。欢迎广大作者惠赐稿件。  相似文献   

6.
"五大发展理念"攸关"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中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和发展着力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五大发展理念"内部包含了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内涵:"创新"运用"扬弃"之理论方法、"协调"架构"全面"之价值维度、"绿色"维系"共生"之生存样态、"开放"遵守"共赢"之全球伦理、"共享"秉持"公平"之发展要求。"扬弃"、"全面"、"共生"、"共赢"、"公平"是确证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内涵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7.
<正>1.在"预设"里。所谓预设,就是课前的准备。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战。"课堂教学也如此,准备贵在"充分",但"充分"不仅是时间上的保证,更在于准备时所体现出的"细"与"全"。2.在"生成"里。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虽然"教"主导着"学","学"对"教"具有依赖性,但"学"就其过程和结果来说,既有"多快好省"的,也有"少慢差费"的,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要作出"生成"的应对。  相似文献   

8.
孟子"浩然之气"是通过"诚"联结"德性",他认为"德性"是由"思诚"进而"明乎善"所显现出来的。同时,"德性"也是"性之至诚"的体现。孟子把对"诚"的追求,作为体现"浩然之气"内化的仁义功用的本质,并最终显现为"德性"。这个过程既是"浩然之气"内化为"德性"的过程,同时也是"德性"显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当代教育科学》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每月出版两期,分别是"综合版"和"基教版"。"综合版"主要设有"基本理论"、"课程与教学"、"教师发展"、"决策与思考"、"比较与借鉴"、"管理与评价"等栏目;"基教版"主要设有"理论纵横"、"课程探索"、"教改前沿"、"课堂教学"、"校长论坛"、"教职与人生"、"学科教学"等栏目。欢迎广大作者惠赐稿件。  相似文献   

10.
"怨旷"最早见于《毛诗诂训传》,语本《孟子·梁惠王下》:"内无怨女,外无旷夫。"《孟子》"怨女"之"怨"本是"蕴"的借字,"怨女"指蕴积之女;"旷夫"指无妻之夫,"旷"义为"空",为"无"。大约从汉代开始,"怨女"、"旷夫"与"怨旷"由词组凝固为词。同时,由于"怨女"与"旷夫"经常对用,"怨旷"经常连用,义相渗透,故"怨"亦有"旷"义。《汉语大词典》"怨1:7·别离"为虚假义项,应该取消。"怨旷"条的第一义项"长期别离"释义有误,"怨妇"之"怨"也不能理解为"别离"。  相似文献   

11.
动态助词"过1"表示"发生并终结于过去",其频率可为"一次或一次以上",包含"时"、"体"以及"频率"等三个方面的语法意义。动态助词"过2"也表示"发生并终结",但与"过1"不同的是,"过2"既不表"时"也不表"频率"。与"了"共现的动态助词"过"是"过2"而不是"过1"。  相似文献   

12.
何为"有效教学"?典型的定义是用"三有论"来描述"有效教学":"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教学要"有效",须解决"备课"、"指导"、"评价"、"反思"四个方面的"有效"问题。  相似文献   

13.
"题"字中的偏旁"页",本义是"头"。《说文解字》中有解:"页,头也。"凡与"页"字组成的字,大都与"页"字的本义"头"有关,如"颜"、"额"、"题"等。"题"也作"额"讲,"雕题黑齿"一说中,"题"就指额头。所以,题目就是文章的额头和眼睛。那么,如何才能使文章的题目"巧笑  相似文献   

14.
纠错:"饥笑"应改为"讥笑"。"饥"字最常见与"饿"连用,食字旁多与食物有关,如"饥寒交迫"、"饥不择食"、"画饼充饥"。"讥"字为言字旁,"讥讽"、"讥笑"、"冷讥热嘲"等都与言语有关,意指讽刺、挖苦。  相似文献   

15.
<正>对成语的理解要灵活运用,因此,绝不能望文生义。下面就举成语中最易被误解的三个字:不名一钱。这个"名"与"不可名状"的"名"讲法是不一样的。"不名一钱"的"名"是"占有"的意思,形容穷到极点,连一文钱也没有。王充《论衡·骨相》:"(邓)通亡,寄死人家,不名一钱。"而"不可名状"的"名",是"用语言说出"的意思。二者不可同日而语。克勤克俭。这个成语的"克"与"克敌制胜"、"克己奉公"的"克"的讲法不一样。"克勤克俭"与"克尽厥职"的"克"都是"能够"的意思。"克勤克  相似文献   

16.
文字趣解     
《家教世界》2012,(17):46
舒:"舍"得给"予"他人,自己才能获得。骗:一旦被人看穿,"马"上就会被人看"扁"。超:"召"示你,要不停地"走"才能走在别人前面。令:"今"天多一"点",明天才有资格指挥别人。劣:平时"少"出"力",到头来必然差人一等。出:翻过两座"山",总会有"出"路。旧:新的东西仅过了"一""日",就成为"旧"的了。竞:"竞"争就要超过自己的哥哥,也就是要"立"在"兄"的头上。  相似文献   

17.
《当代教育科学》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每月出版两期,分别是"综合版"和"基教版"。"综合版"主要设有"基本理论"、"课程与教学"、"教师发展"、"决策与思考"、"比较与借鉴"、"管理与评价"等栏目;"基教版"主要设有"理论纵横"、"课程探索"、"教改前沿"、"课堂教学"、"校长论坛"、"教职与人生"、"学科教学"等栏目。欢迎广大作者惠赐稿件。  相似文献   

18.
太阳之子     
太阳古称日。古人说日是"太阳之精"。甲骨文"日"字不圆,因为弧线不好刻,多作方形、菱形甚至五角形,到金文始有圆形的"日"。日中有圆点,太阳黑子也。风沙天肉眼能看见,所以《汉书》记载有"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太阳与地平线结合,孳生出"旦"。金文"旦"字"日"下有大气折射形成的虚像,可见先民观察之精细。太阳与树木结合,孳生出"东(東)",以及"杲"和"杳"。杲,日在木上,明也。杳,日在木下,暗也。太阳与"草""月"结合,孳生出"朝","朝朝暮暮"的"朝"。这个"朝"字,看甲骨文,日出草中,月还未落,是早晨也。如果太阳舍月取水,便是金文"潮"了。臣拜君,有定时,如潮水,所以去掉水旁,又是"朝廷"的"朝"和"朝拜"的"朝"。  相似文献   

19.
《当代教育科学》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每月出版两期,分别是"综合版"和"基教版"。"综合版"主要设有"基本理论"、"课程与教学"、"教师发展"、"决策与思考"、"比较与借鉴"、"管理与评价"等栏目;"基教版"主要设有"理论纵横"、"课程探索"、"教改前沿"、"课堂教学"、"校长论坛"、"教职与人生"、"学科教学"等栏目。欢迎广大作者惠赐稿件。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郭锡良等所编《古代汉语》中的一些注释进行了探讨,认为:从话语内容和句式性质上看,"毋吾以也"属否定命令句。从字形、词义引申规律、句意和修辞看,"捲"属动词。从句法看,"形格势禁"是两个并列的状中结构。注释古体字"敖"、"厉"、"冯"、"大"、"县"等时应该用"是……的古体"或"这个意义后来写作……"的格式,注释"强"等通假字时应该用"通"这个术语。"擣"是"搗"的异体字,注解时应该用"同"。"霸"是"伯"的通假字,而不是本字。"闵然不敏"中的"闵"应视为通假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