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赏识是指充分认识到人的积极因素,并加以肯定与赞赏。赏识教育是把赏识运用到教学中,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倾注爱心和教学艺术,运用欣赏、鼓励的态度去看待、评价受教育者的一言一行。赏识教育是一种以尊重、信任、宽容、激励为原则的教育方法,它顺应时代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出发点,按照学生成长的规律,适应学生心理的成熟过程,尊重个性,鼓励学生在宽松的教育环境中成长。  相似文献   

2.
赏识教育就是以尊重学生为核心,即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对受教育的对象予以信任、尊重、理解、宽容。赏识可让学生提高学习热情,让学生觉醒,增添自信。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实践中,赏识教育能够满足学生得到赏识、尊重的渴望和需求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天赋,激发学生的潜力。具体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在教师赏识下树立自信心,不断去探索创新,超越自我呢?本文将对此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4.
赏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方式,是尊重个性差异、因人施教、不怕失败的教育,是我们应掌握的一门教育教学艺术。赏识教育充分体现了新时期的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它以鼓励表扬为手段,以尊重差异为前提,用赏识的眼光点燃学生的激情,唤醒学生的热情,调动学生的兴趣,张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技能。教师、家长、学校、社会都要用赏识教育去发掘学生的优点,创设学生发挥潜能的情景。  相似文献   

5.
赏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方式,是尊重个性差异、因人施教、不怕失败的教育,是我们应掌握的一门教育教学艺术.赏识教育充分体现了新时期的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它以鼓励表扬为手段,以尊重差异为前提,用赏识的眼光点燃学生的激情,唤醒学生的热情,调动学生的兴趣,张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技能.教师、家长、学校、社会都要用赏识教育去发掘学生的优点,创设学生发挥潜能的情景.  相似文献   

6.
赏识学生、召唤兴趣对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在学校教育中,潜能生平时得到的关爱不多,因而更需要教师的爱、理解和尊重。教师应在赏识学生,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帮助潜能生树立起自己是好学生的意识,从而促进潜能生的转化。  相似文献   

7.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和尊重。但是赏识教育并不是单纯地夸奖,而是看到孩子的闪光点,真正欣赏孩子,让孩子内心感觉自己能行。语文教学中的赏识教育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作用。这要求教师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激励学生,学会批评,树立赏识教育理念,提高语文教育的成功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刘桦洋 《文教资料》2013,(4):104-105
赏识教育是在尊重学生、尊重个性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关爱、肯定,以激励学生健康成长的一种新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赏识的随意性和过度化、赏识方式的单一性、赏识教育目标的狭隘性、赏识教育中只奖无罚等。本文重新审视赏识教育的内涵,认为要理性地运用赏识教育,注意因材施教、以精神奖励为主、赏识目标多元化并辅以惩罚教育。  相似文献   

9.
赏识教育是世界最著名的教育方法之一。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鼓励和宽容。赏识教育的本质是对学生的感受充分关注与理解。如果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实施赏识教育,就能激励学生积极学习。赏识教育离不开教师的尊重、鼓励和宽容。  相似文献   

10.
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和表扬的手段,肯定学生的优点和长处,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赏识学生是对学生人性的尊重,没有爱就没有赏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放牛班的春天》通过马修老师和他学生的故事,向观众很好地诠释了赏识教育的基本原则,即:对学生的信任和理解、尊重和激励、宽容和提醒。  相似文献   

11.
正赏识教育是把对人的尊重作为教育开展的基础条件,通过使用激励和赏识的方法来对受教育人员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赏识教育更加注重对儿童的理解和认识,在信任、理解、尊重、鼓励、欣赏的基础上来对儿童的潜能进行充分的开发,提高儿童的自信心,进而保证儿童可以健康活泼、主动积极的学习成长。一、赏识教育的基本含义赏识教育这一概念所包含的范围比较广泛,从某些意义上来说,既可以说赏识教育是一种教育方法,也可  相似文献   

12.
赏识教育是依据人渴望得到赏识的本质要求,以激励为目标,对学生施以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和宽容的新型的教育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实施赏识教育,其关键是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对每个学生的成长都抱有坚定、乐观的信心.  相似文献   

13.
在英语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赏识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笔者结合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从转变观念,让学生赢得赏识希望;放大优点,激发学生内在动力;营造氛围,增强学生自信心;创设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尊重差异,赏识学困生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赏识学生。  相似文献   

14.
在英语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赏识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笔者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从转变观念、让学生赢得赏识希望;放大优点、激发学生内在动力;营造氛围、增强学生自信心;创设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尊重差异、赏识后进生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赏识学生.  相似文献   

15.
赏识教育在今天的教学中被许多教育专家津津乐道,它主要强调如何尊重学生、鼓励学生、相信学生。可是很少有人意识到教师也需要赏识。  相似文献   

16.
教育是培育人的事业。教育工作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人为本,而人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和理解,因此,以人为本才能快乐育人。赏识教育体现以人为本、充满人情味。校园需赏识教育,时代呼唤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7.
赏析式教育也可称之为赏识教育,含义是在教学中合理赏析学生、给予学生赏识与尊重等,本质为"爱的教育"。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运用赏析式教育,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及动力。  相似文献   

18.
杨荷云 《阅读与鉴赏》2009,(12):16-16,5
赏识教育能够满足学生得到赏识、尊重的渴望和需求。它的推广有利于保护孩子的天赋,激发孩子的潜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在教师正确的赏识下,树立自信心,不断地去探索创新,超越自我呢?  相似文献   

19.
靳素霞 《新疆教育》2012,(2):133-134
赏识引向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在教育教学中,经常保持一种赏识的心,一种平等、无私的平常心,只要掌握一定的赏识策略,真正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赏识学生,学生心灵的苗圃就会阳光明媚,春色满园,学生个性的心态就会一派生机,茁壮成长!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式下,把赏识作为小学语文教育的添加剂,并把赏识教育引入小学语文教学,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教学研究     
在英语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赏识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笔者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从转变观念、让学生赢得赏识希望;放大优点、激发学生内在动力;营造氛围、增强学生自信心;创设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尊重差异、赏识后进生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赏识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