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应该以学生学习活动为线索,强调学习活动的创造与运演,实现主体参与教学事件的最佳整合。就阅读教学而言,"教学干预"的强弱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堂阅读学习的效果和综合能力的发展。最佳的教学行为是最小的,而最小的干预是不露行迹的,追求实现与新课改所倡导的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相吻合的教学行为。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最小"教学干预"主要有三种形态:一是"板块式"设计,推动学生阅读认知的深化;二是"诱导式"教学,激发学生阅读过程的参与;三是"迁移式"阅读,强化学生阅读学习的升华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逐渐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地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本文将以鲁迅若干文章的教学过程为例,初探课外阅读对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作用,初步感受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文心"的乐趣。  相似文献   

3.
<正>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呢?结合语文教学实际,笔者探讨了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习惯,归纳出以下方法。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性阅读的兴趣"探究"是指在实践中进行学习,要求教师在课堂  相似文献   

4.
万普阳 《宁夏教育》2011,(11):29-30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探究性阅读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课堂阅读教学模式,它借鉴了“探究性学习”的理论,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探究的方法去阅读课文,收集、分析和处理与课文有关的阅读专题和信息,在发展个性的同时,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风起云涌,给人们的思维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新课改中提出探究性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提升搜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这就决定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开展探究性课程。相对于接受性课程来说,探究性课程主要注重的是主动研究,基于高中语文课堂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将"探究性"纳入到教学中,建构全新的语文课堂,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从学生的学情出发,激发学生的个性。开展探究性阅读主要从文章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相似文献   

6.
《天气学》课程的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MOOCs和"翻转课堂"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天气学》教学过程的最大变革。通过《天气学》MOOCs课程的微视频和"翻转课堂"的使用,使得学生课前就能完成《天气学》知识的学习;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探究性学习方法、启发式、研究式教学法等的使用,促成学生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可通过了解探究性教学理论依据,探究性文本阅读教学,探究性课堂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理解、欣赏、评价文本的能力,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秦滔 《成才之路》2013,(17):22-22
阅读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创新是阅读教育的灵魂,是提高中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呼唤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更应该在日常的课堂阅读活动中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9.
从简洁、抽象的数学语言中辨别、选择、整理和组合有效信息,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准确性,理解是关键,但理解的基础又是"读"。可见,阅读是数学学习必不可少的能力和手段之一。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把阅读引进数学教学,通过理解"读"、质疑"读"、比较"读"、拓展"读"等方法,让学生学会读、读得懂、主动读。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9,(74):22-23
语文是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人文性、工具性的学科,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开展阅读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对当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掌握学生的语言水平和阅读能力。根据语文特点和语用教学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对小学语文中年级阅读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调整,利用有效的方式和先进的手段来开展阅读课堂教学。这样才能为小学中年级"语用型"阅读课堂的全面构建提供良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依照新课标新理念,笔者在物理教学实践中,通过"开放课堂教学"、"开放课外活动"、"开放学法指导"、"开放导练形式"等途径,想方设法让物理教学课堂构建成开放式探究性的课堂.实践证明,这些做法对夯实学生的物理阅读理解能力基础、自主和合作学习能力基础、物理整体能力基础等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教师必须是文本阅读的主导对话者、讨论探究是实施"对话教学"的最佳方式、互动交流是实施"对话教学"的有效保障三方面论述了高中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通过“阅读”这个基本手段,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基本阅读能力以及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因此,我们不难理解体验、感悟、思考、探究、发现、创新是阅读教学的着眼点与归宿。在这种新的理念引导下,我们的阅读教学课堂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细心地审视当前的阅读教学行为,我们惊异地看到,阅读教学在不经意间有些偏离了轨道。  相似文献   

14.
刘玮 《教育教学论坛》2013,(47):177-178,160
当前初中思品课堂倡导体验式探究式教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讲演能力、阅读能力和思辨能力。但是学生的讲演能力,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或很少"说话"。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分析了这一现象的原因,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以提高初中学生在思品课堂上的"说话"能力即讲演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在“关于阅读”部分有这么一段文字 :“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 ,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 ,拓展思维空间 ,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阅读反思、阅读批判”是“阅读学”中的名词 ,《标准》将它们纳入小语阅读课堂的环节 ,就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并研究学生的阅读心理。在此我想就“阅读期待”方面 ,谈些不成熟的看法。一、它是一种教育理念阅读期待”要求教师要学会拥有宽厚的期待 ,不要为了赶时间 ,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当学生在阅读中产…  相似文献   

16.
王亮 《教学随笔》2007,(3):32-33
阅读教学是以“阅读”为基本手段,以培养基本的阅读能力(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探究性阅读能力和创造性阅凄能力为根本目的的教学活动。在这种教学活动中,阅读是本、理解是本、体验是本、感悟是本、思考是本、探究是本、发现是本、创新是本。然而。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引导学生读书、感悟、探究、  相似文献   

17.
阅读课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对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重要学习方式,对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如何在阅读课堂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本文从睿智挖掘学习素材;睿智构建探究情境;睿智运用任务驱动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针对新媒体阅读环境下大学生的阅读特点及阅读现状,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要构建和并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培养为轴心、以网络资源为平台的课堂专题教学、课外实践探学、学生自主研学、网络辅助教学"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以期通过考核方式的变革带动教学模式的转型,探索一条增强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钟碧梅 《考试周刊》2014,(11):21-21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关系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师备课中要不断探索阅读教学的规律,充分"素读"文本,保持阅读的新鲜感;文本"素读"要立足于文本,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在课堂上创新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通过教师的个性化阅读发掘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拓宽学生阅读视野,最终呈现出充满智慧的阅读世界,有效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谭净 《小学生》2023,(8):64-66
阅读是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在语文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如何帮助学生学好语文,提高其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师需要关注的重点。为了有效开展语文教学工作,真正发挥语文学科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文素养的深远影响,在课堂中落实探究性阅读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结合具体例子阐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探究性阅读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