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通俗理论读物、理论图册画报、理论宣讲报告、传媒理论解读、文化下乡工程、主题实践活动等是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载体。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进程中,应当总结、借鉴、开发和应用这些行之有效的载体,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传播与普及。  相似文献   

2.
以实践的角度来认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实践性的角度来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本质要求和必然追求.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地位,以理论成果造福群众,理论宣传贴近群众。  相似文献   

3.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普遍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普遍具有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修养,夯实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基础。当代大学生群体是广大人民群众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是在大学生中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实践相结合,使其通俗化、普及化和群众化,成为他们共同的思想基础和认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实践性、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普及性等鲜明特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更是当今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坚持一元指导与多样并存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统一、大众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等基本原则.我们必须在理论的运用中普及理论、在理论的普及中引领思潮、加强理论研究和宣传队伍建设、培育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论素养,才能不断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任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肩负重要历史使命:凸显价值论,强基固本,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民导向;贯彻方法论,立足传统,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落实发展观,面向世界,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空间范畴。上述三重使命统一于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社会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学者与人民群众是一对相互促进的范畴,二者共同实现自身的价值飞跃。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有机纽带,是有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要求,是激发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保证,是树立与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武明 《华章》2012,(35)
十七大报告指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理论要掌握群众,群众要掌握理论,是理论与人民群众双向互动的辩证统一.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广大人民群众两者之间是通过什么路径来实现各自目标的,这是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理论队伍、领导示范、制度设计、大众文化等视角来探讨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哲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任务,也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从哲学视角探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基础、认识过程、主体作用等问题,是进一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人民群众,凝聚人民力量,指导大众实践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要向人民群众宣传、灌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这就要求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与时俱进,要选择和创新带有时代气息、贴近人民群众及其思想实际的方法,即符合群众口味、满足群众对理论需要的方法,也就是实现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革命历史发展与现实的必然要求。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明确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专业化宣传普及队伍的主导地位和模范作用,充分发挥群众组织的中介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从思想文化运动看,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型主体,具有从一般到个别推进的民族化动力。从社会实践活动看,中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型主体,具有从历史到当代推进的时代化动力。从思想文化与社会实践互动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合型主体,具有从理论到实践推进的大众化动力。  相似文献   

12.
实践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我们既拥抱过马克思主义成功实现中国化、正确实现与时俱进所带来的欢乐与自豪,又遭受过把它教条化、背离它的精髓与灵魂所带来的磨难与痛苦。马克思主义曲折发展的历史一再表明,说到马克思主义必须进行理论创新十分容易,但要真正做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却特别困难。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必要性转换成历史必然性,必须努力作好以下几个方面: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始终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继承与发展,捍卫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实现领导决策制度创新;引导广大人民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正确立场;锻造一支高水平的干部队伍;最后,政治领袖的创新精神、理论自觉与政治素质是理论创新的主体动力和最重要的主观条件。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中国化主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有关党的建设和发展理论中国化的产物 ;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 ,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紧密结合世纪之交的中国实际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指导中国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 ,必将为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特色体现在对时代课题的回应和时代精神的把握。并不断推动社会前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时代特色。本文力争从国际国内两种视角分析解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特色,其中。解放思想是根本前提;改革创新是发展动力;科学发展是基本要求;社会和谐是本质属性,这几个方面相互关联、有机统一。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特色。实现实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统一,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传承和理论创新的需要。是不断开拓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的根本要求。有助于我们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5.
经济学家们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原理的研究探讨从未停止过,但大多从正面论述马克思主义的经济思想如何能运用到现实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本文力图另辟蹊径,从微观角度,特定社会经济关系背景下,提出了"价值、价值论、价值量、交换价值"的再理解,从而对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劳动价值论提出不同的看法,并从劳动价值论的层面上进一步论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管理也是生产力."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学说的不同部分在不同的时间通过不同路径传播到中国。在与各种思想流派之间的对话与交锋中逐渐脱颖而出,并为中国人民所接受,大批拥护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开始了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和探索的历程,最终取得了重大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追求是在破与立的过程中进行的,也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与时俱进的。在冲破思想禁锢中捍卫真理的科学体系,在把握具体国情中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总结实践经验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这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真理追求的运行轨迹。  相似文献   

18.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既需要我们借鉴当代西方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与手段,也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中去学习,尤其是从《共产党宣言》这部经典著作传播的历程中去探索与借鉴。从《宣言》早期在各个国家传播历程的视角出发,总结《宣言》广泛、有效、持久传播的主要特点,进而探讨《宣言》的传播方式,这在新世纪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9.
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三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西文化各自不同的特点 ,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只能在西方开花、向中国嫁接进而在中国结果。这里试从文化与历史的角度对“中华文化的西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价值取向上的趋同性”和“当代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三个问题进行研究探讨 ,以期明确“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传入及其发展的影响”及“重新整合方法论 ,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