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闻自由是新闻伦理与新闻道德的基础,而新闻伦理与新闻道德又构成新闻自由的重要手段与方式,也是保证新闻自由有效实现的基础.新闻伦理是新闻自由的重要条件,道德伦理新闻是新闻自由最终实现的重要标志与突出表象.  相似文献   

2.
甘韵矶 《今传媒》2013,(4):36-38
近年来一些滥用新闻自由的事件告诉我们,适当的新闻管制是需要的。对于新闻自由的管制,只要找准了对其管制的标准和限度,以及它们之间的平衡点,新闻自由才能真正实现,新闻管制也才能够卓见成效。本文先分析马克思的《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这篇文章,并论述新闻自由的必要性,然后结合一些社会现实例子,简要论述本人对于新闻自由与新闻管制的观点——新闻自由和新闻管制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相似文献   

3.
王瑶 《今传媒》2011,(11):18-20
本文通过对独立战争后、美国建国初期的政治环境分析,试图探析杰斐逊与汉密尔顿关于新闻自由思想的论争以及造成二者思想差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深化对新闻自由的认识。同时,杰斐逊与汉密尔顿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思想论争,也把两种互相矛盾的思想植入美国的新闻思想史。  相似文献   

4.
如果把新闻活动看作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即通过新闻传播与收受行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知活动,这时的新闻自由就是一种认识论意义上的自由,揭示的是新闻传收者与一定新闻事实对象的认知关系。因而,只有获得对新闻事实的正确认识,传收者才能获得认识论意义上的新闻自由。从认识论意义上讨论新闻自由问题是有价值的,不仅扩展了新闻自由论题的视野,也使人们可以透过真实新闻的景象更好地分析、理解政治意义上新闻自由的面目。  相似文献   

5.
磨胤伶 《青年记者》2020,(12):32-33
当今新闻产业发展迅速,新兴媒体在增强新闻时效性的同时也造成了有些人对新闻自由理解的偏差。基于这一现状,本文将代表西方新闻自由观的"第四权力"学说与马克思的"人民报刊"思想进行比较,以明确新闻自由之本质,探索新时期我国新闻自由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文刚 《新闻知识》2007,(10):87-88
新闻机构承担了传播新闻以实现公民的新闻自由的神圣使命。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新闻机构传播新闻的过程中,可能会给他人的合法权利和自由造成一定的损害。其中,对他人民事权利的损害,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新闻侵权,新闻机构  相似文献   

7.
4月初,胡绩伟会见了采访七届人大和七届政协一次会议的20余名港澳和海外华文报刊及首都新闻单位的记者,谈了他对新闻立法和新闻自由的看法,并回答了记者们的提问。新闻法应是新闻自由的保护法胡绩伟认为,我国社会主义的新闻法,应是一部新闻自由的保护法,因为我国的新闻自由还不充分,应当根据宪法规定的言论出版自由的原则,制定新闻法来保护和发展新闻自由。制订新闻法的目的就是要用法律的形式,保障我国人民的新闻自由,促进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发展。什么是新闻自由胡绩伟认为,新闻自由就是新闻传播工具搜集、发布、传播和接受新闻信息的自由,当然也包括创办新闻工具的自由;另一方面,它是人民通过新闻传播工具反映社会舆论、发表对社会各种问题的看法、以及发表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创  相似文献   

8.
施宇婷 《新闻世界》2014,(9):209-210
本文在界定新闻自由的定义、主体的基础上,根据世界各国保护新闻自由、加强新闻监管的经验和教训,全面分析了用法律手段对新闻自由加以控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了如何促进新闻自由的更好实现。  相似文献   

9.
新闻自由及新闻自由的相对性1.新闻自由的内涵新闻自由是公民民主权利的一种,是宪法所规定的言论、出版自由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体现和运用。具体地说,新闻自由是新闻传播领域内实施的言论自由与出版自由,包括新闻采访自由、传递自由、报道自由、收受自由,报纸的出版自由,广播、电视的传播自由,发表评论的自由以及开展批评的自由。  相似文献   

10.
追求新闻自由是成舍我新闻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成舍我在大陆期间,其新闻自由思想随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个人办报实践的进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文章力求从整体上把握其新闻自由思想的历史变迁,从而能够对成舍我的新闻活动及其新闻思想形成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1.
1734年曾格因“煽动性诽谤罪”被捕入狱,它将能够有权批判当局的新闻自由权带入人们的视野。1791年美国人将新闻自由写进了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新闻自由概念发展至今,得到更多国家的认同和支持。然而,当新闻自由给予记者更多报道的权力的时候,什么才是新闻自由成为人们值得深思的问题。同时,作为新闻从业者同样需要衡量新闻自由的权限,也许一不小心就会踏入诽谤的陷阱当中。另外,西方记者滥用新闻自由的概念,大肆渲染扭曲别国新闻事件,伺机煽动舆论。本文基于对曾格案后续影响的分析,针对政党对于新闻自由控制以及西方记者对于新闻自由的滥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白月茹  章礼强 《新闻世界》2014,(10):172-173
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对新闻自由的认识,从理论来源和现实实践两个方面来阐释新闻自由的"相对"合理性,说明新闻自由需要立法保障,运用媒体的过度商业化和隐私权侵犯等新闻实践问题来论证法律监管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新闻媒体发表新闻时,如果该新闻涉及他人享有版权的作品,而版权人又反对媒体发表该作品,则新闻自由与版权发生冲突。学界大都主张新闻自由具有更高的价值,此时新闻自由构成对版权的限制。其实,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因为它可能损害版权的激励机制,最终损害到新闻自由本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现代著名报人赵超构早期的自由主义新闻思想进行了梳理.解放前,赵超构撰写了大量评论,批判国民党新闻专制,呼吁新闻自由,多方面地阐发了新闻自由的意义.他在新闻实践中,也始终秉持独立精神,十分警惕现实政治对知识分子的工具性、功利性利用.  相似文献   

15.
<正>新闻是一把双刃剑,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在新闻自由与保障人权、社会知情与个人隐私、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之间发生激烈的冲突。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是现代文明社会两大基本标志。新闻需要新闻自由,也还需要保障人权;新闻依靠社  相似文献   

16.
刘丽晖 《新闻窗》2010,(5):59-60
近几年来,新闻理论研究又进入了一个较为活跃的时期。对新闻理论的研究和探讨在范围上越来越广,在程度上越来越深,对新闻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新一轮的论述。许多学者认为,陈旧的常识阻碍了新闻领域的探索和更新,要抗拒因此造成的思维萎缩,则必须对以往新闻学体系中的新闻定义。新闻价值.新闻真实性,新闻自由,新闻批评等领域进行全新的研究和定位。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新闻立法为什么迟迟不能出台?据说是在对新闻自由的认识上有分歧。那么,何为新闻自由和新闻立法,它们的作用是什么?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在理论上作出回答,更需要付诸实践来检验。本文从新闻自由与新闻立法的社会功能方面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一、新闻自由是新闻工作者向全社会负责的基本权利,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新闻自由最初是英国诗人约翰·弥尔顿在1644年提出的.三个多世纪来经过不断发展和充实,作为一种思想、一个原则和一项权利为全世界新闻界所接受所承认。所以一谈到“新闻”,人们就会自  相似文献   

18.
凌争 《今传媒》2012,(6):32-33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的新闻法制制度在曲折中发展。北洋政府的新闻立法在客观上推动了新闻法制制度完整化,但本质是抑制和阻碍新闻自由。北洋政府通过新闻立法,以保押费、预先审查、禁载事项、错误解读宪法、恐怖统治等方式对新闻自由进行干涉,严重阻碍了中国近代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论社会主义新闻自由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拙作《新闻自由规律探析》(载《新闻知识》1989年10—11期)、《略论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特殊规律》(载《新闻知识》1999年12期至2000年1期)等探讨新闻自由规律的文章发表后,受到一些读者和专家学者的热情鼓励和积极评价,并且希望我继续研究下去,尤其是对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特殊规律,更应该认真研究一番。探索社会主义新闻自由规律,弄清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本质特征,将有助于我们走出新闻自由的误区,自觉地运用这种规律,发展社会主义新闻自由,把握好新闻传播的正确方向,更好地贯彻执行“两为”方针,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在揭露和抵…  相似文献   

20.
陆冰 《中国传媒科技》2012,(14):186-187
新闻自由作为一种理念,虽然起源于西方,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共同追求.新闻自由有其重要的价值,理应受到法律的保障和支持;但新闻自由也是有条件的和相对的,同样应受一定的社会控制.笔者通过对新闻自由特点的阐述,并分析当今中国新闻的自由现状,对新闻的自南控制提出自己的观念和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