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永远的微笑     
这张珍贵的照片摄于1979年初秋,照片上的母亲(后排右一)温柔而美丽,笑容恬静而明朗。想不到的是,就在母亲照过这张照片没几天,她便为保护学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那时,我很小,还没有记事。关于母亲的点点琐忆,是后来从长辈和乡邻们的闲聊中得知的。母亲是一个苦命人,她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她很小的时候,我外祖父就去世了,外祖母迫于生计改嫁他乡。从那以后,娘便成了孤儿。外祖父活着的时候,是一个小学教师。他工作任劳任怨,兢兢业业,有口皆碑。以后母亲在这家或者那家吃饭的时候,耳朵里总灌满了别人对外祖父的赞誉:你爹真是好人哪!从那时…  相似文献   

2.
做人     
佚名  兰可 《课外阅读》2006,(4):14-14
母亲住进医院,我去守护她。很多人来看望母亲,带来各种各样的水果和补品。每一个人来,母亲都说:“你有心来探望我这把老骨头,我就很感激了,怎么能再让你破费?快把东西带回去给小孩吃。”那些人自然不会把东西带回去。母亲叫我把东西硬塞回他们的怀里,可他们鬼机灵地把东西扔在桌上就跑了。母亲吃不了那么多水果和补品,就叫我也吃,一边看我吃,一边问:“好吃吗?”我说:“好吃。”过了两天,表哥来看望母亲时,手里空空的,没有水果,也没有补品,可是临走时掏出一张百元大钞放在母亲的枕头边。母亲赶紧拿起来,要还给表哥。表哥转身就走。母亲把钱递…  相似文献   

3.
王锦南 《成长》2006,(7):45-45
很小的时候,我就眼红那些有姐姐的同龄人。我觉得他们真是幸福,有姐姐陪着玩,有姐姐照顾——因为有姐姐,他们的一切都让我妒忌不已。我没有姐姐,我的姐姐刚刚出生不久就夭折了,她夭折的时候我还没有被母亲孕育。  相似文献   

4.
在街上     
我从很小的时候(大概从四岁时开始),就和我的奶奶出去远行。远行的目的无非只有一个,那便是吃。白事,丧饭;红事,喜饭。无论红白, 我都满心欢喜。因为在小的时候虽然已经可以天天吃馒头了,但吃肉却还是很稀罕的事。除了期待春节,我还在等待那红白事上可以尽情吃肉的日子。天还没有亮。穿着母亲洗得干干净净、烫着齐  相似文献   

5.
桃园早点     
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叫我馋猫,我对于吃很是挑剔讲究,如今年近而立,而那份馋劲却丝毫未减,时常想着寻个山野小店打打牙祭。在所吃过的众多美食中,我始终难忘故乡的早点——桃园镇的小吃!  相似文献   

6.
父亲躺在医院的加护病房里,还殷殷地叮嘱母亲不要通知远地的我,因为他怕我在台北工作担心他的病情。还是母亲偷偷叫弟弟来通知我,我才知道父亲住院的消息。这是典型的父亲的个性,他是不论什么事总是先为我们着想,至于他自己,倒是很少注意。我记得在很小的时候,有一次父亲到凤山去开会,开完会他到市场去吃了一碗肉羹,觉得是很少吃到的美味,他马上想到我们,先到市场去买了一个新锅,买了一大锅肉羹回家。当时的交通不发达,车子颠踬得厉害,回到家时肉羹已冷,且溢出了许多,我们吃的时候已经没有父亲形容的那种美味。可是我吃肉羹…  相似文献   

7.
记得很小的时候,母亲曾俯下身子抚摸着我的头轻声问我长大后的梦想是什么,我那时只是傻傻地抬起头,手指向蔚蓝苍穹说:“我长大要做一只鸟,那样,我就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最好,可以一边飞一边吃喜欢的棒棒糖。”  相似文献   

8.
一向都看不起母亲。因为母亲不识字。不识字,素质就低。我烦母亲高腔大嗓地说话,仿佛在与人吵架。我讨厌母亲生吃黄瓜的样子,把黄瓜在衣摆上擦擦就吃,还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我嫌弃母亲每每把我的剩饭端起来就吃,一边吃一边说,浪费了多可惜。我最厌恶的是.母亲爱吃大蒜,常常生吃,一嘴大蒜味儿,让我闻了就想吐。  相似文献   

9.
母亲的信     
我四岁那年,病魔就无情地夺走了我的父爱,留下四十刚出头的母亲和尚不懂事的我们姐弟五人,从此母亲里里外外一个人挑起了“家”这付重担。好不容易熬过了十几年,姐兄们都先后长大成家立业,搬出去住了,只有二十不足尚在念书的我陪伴母亲。这时期,每个周末就成了母亲的节日,常常太阳还很高,母亲就到村口翘首盼望,去等候她的儿子,将我迎回家又热切地为我做吃的,一天后又依依不舍地目送我消失在去学校的路上。  相似文献   

10.
记得看过这样一个故事,由于孩子不喜欢吃蛋,母亲为了让孩子多吃蛋,就和孩子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母亲起初的规定是:谁输了就要吃一个蛋。于是孩子在这种好玩的气氛中吃下了蛋,对此,她很是得意。后来孩子每一次吃蛋都要和妈妈玩这个游戏,而且吃蛋时时候也不是那么的情愿。有二天,母亲提出还是进行猜拳的游戏,不过这一次,谁输了就没有蛋吃,只有赢的人才能吃到蛋,结果孩子表现非常的积极,  相似文献   

11.
诺言     
在母亲面前.我从未兑现过一句诺言。很小的时候。夏天很热。妈妈上班的时候我就会偷偷打开冰箱门拿雪糕解暑。等妈妈回来的时候我就一本正经地告诉她我没吃.这样就可以得到批准再吃一支。直到有一天突然因为急性肠胃炎住进了医院。直到被拷问出一直以来都是这样蒙混过去.直到妈妈气急败坏地拧着我的小耳朵问你还敢不敢再撒谎了。  相似文献   

12.
母亲的诺言     
母亲节那天,我给学生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母亲的八个谎言。 儿时,男孩家很穷,吃饭时,饭常常不够吃,母亲就把自己碗里的饭分给孩子吃。母亲说,孩子们,快吃吧,我不饿!  相似文献   

13.
一向都看不起母亲。因为母亲不识字。不识字,素质就低。我烦母亲高门大嗓地说话,仿佛在与人吵架。我讨厌母亲生吃黄瓜的样子,把黄瓜只在衣摆上擦擦就吃,还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我嫌弃母亲每每把我的剩饭端过去吃,一边吃一边说,浪费了多可惜。我最厌恶的是,母亲是北方人,爱吃大蒜,常常生吃。一嘴大蒜味儿,让我闻到了就想吐。  相似文献   

14.
"我这都是为你好!"这是很多父母的口头禅,是锐不可当的理由利器,享有一切行为的最终解释权,似乎他们的种种行为不管再怎么过分只要没有犯法犯罪那就是合情合理的。但在父母们这样的过度关怀下,我们丧失的是人生的所有自由。都说女儿是母亲的贴心小棉袄,我觉得我就是一件打湿了水的小棉袄——脱了吧,冷;不脱吧,湿漉漉的又不舒服。目前她不是居委会大妈,胜似居委会大妈,那种事无巨细的关心,让我不寒而栗,大到我的高考志愿,小到今天有没有吃三种水果,都要——审核。她是央视那几个著名养生类节目的忠实观众,久而久之,便把自己定位为全家人的饮食标准首席鉴定师。肥肠胆固醇太高,不能吃;油炸食品热量太高,不能吃;卤菜亚硝酸盐超标,不能吃;"晚上吃姜,如吃砒霜",所以晚上就连姜汁可乐都不能喝……照这个标准下来,我基本上就没有自己爱吃的东西了,还好我住校,平常想吃什么都可以在学校后门的堕落街解决。每个周末回家,与其说是给我改善伙食,不如说是去熟悉老年人的饮食结构。  相似文献   

15.
母女之间     
杨纯 《家长》2003,(Z2)
也许这就是缘分吧,我成了她的女儿,而她成了我的母亲。很小的时候,我还没有什么记忆,不知道那时的我们是什么样子。我想,那可能是我和母亲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吧。母亲柔柔地哼着摇篮曲,我静静地躺在她的怀里睡去。我清楚地记得母亲第一次拉着我的手送我去上学,我很乖巧地跟着她。后来,母亲第一次打了我,她说我任性,其实是我对她不再百依百顺。上小学后,我几乎天天都淹没在她的唠叨声中,但我很少去理会她的那些话,对于她的惩罚更是不屑一顾。只是每每到了最后,总是我做出让步。我真恨她是我的母亲,我是她的女儿,但这是一个无法…  相似文献   

16.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什么?我陷入了沉思. 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只要有奶油蛋糕吃,我就觉得再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事了.后来,爸爸去外地工作,很长时间才回家一次.我觉得奶油蛋糕不香了,爸爸在家的日子才是最幸福的.今年,爸爸终于回来工作了,我觉得躺在沙发上看书是最幸福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儿时,男孩家很穷,饭常常不够吃,母亲就把自己碗里的饭分给孩子吃。母亲说,孩子们快吃吧,我不饿!——这是母亲撒的第一个谎。  相似文献   

18.
宫爆鸡丁     
我习惯凝视母亲的背影,习惯看着这忙碌的背影,幻想着哪天母亲会突然回过头来问我:你需要什么?可是没有,一次也没有。我常常吃着自己不喜欢而母亲认为有营养的饭菜,常常穿着并不合身而母亲喜欢的衣服,顶着过时古怪而母亲很欣赏的发型……所有这些让我的童年灰头土脑。  相似文献   

19.
母亲的爱好     
闲时翻阅《故事会》,看到这样一则“笑话”,说的是做妈妈的平时总吃烂香蕉,让孩子吃好的,一次妈妈病了,孩子特地挑出烂香蕉给妈妈说:“妈,这是你最喜欢吃的烂香蕉”这则“笑话”没有让我发笑,反倒差点让我掉泪。许多家庭可能都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着与此相同或相似的事情。在我自己成为母亲之后,对母亲们的这一“爱好”更有了切身的体会。我的母亲的故事不在香蕉,我小的时候,我们那个地方没有香蕉、但每每在全家围桌吃饭时,母亲总是把某一碗野菜摆在自己的面前,说:““我爱吃这个。”那时,也并不流行把野菜当稀世珍品的“都币意…  相似文献   

20.
选择的幸福     
小时候,家里穷,可母亲总喜欢"制造"一些可能的事情,供我选择。早上,母亲会说:"孩子,早餐是吃红薯还是喝稀饭呢?"当我说喝稀饭时,母亲就会高高兴兴地下厨为我做起稀饭。过年了,母亲没有那么多钱给我既买上衣又买裤子。于是,母亲就对我说:"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