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组织所有权安排包含两个层面:剩余控制权分割和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对称。同时,它们对应着两种成本:知识成本和协调成本。经济组织所有权的最优化,意味着知识成本和组织成本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2.
组织知识型决策的影响因素及效果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知识与决策的关系,尤其是组织决策与知识之间的关系,深入讨论影响组织的知识型决策的因素。在总结学者提出的知识型决策时的知识转移方式和转移成本的基础上,分析两种知识转移方式中可能存在的障碍,运用知识管理理论进一步深入分析知识型决策可能面临的风险,并结合决策理论提出度量知识型决策的效果和决策的知识支持程度的若干指标。  相似文献   

3.
知识是组织形成长期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资产.有效地进行知识转移对组织的绩效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使用117家中国企业数据,检验了知识转移、知识满意度及企业绩效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知识转移对组织绩效的提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知识满意度在知识转移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关系中具有重要的中介作用.具体地讲,知识转移正向影响知识满意度,而知识满意度正向影响了组织绩效的有效性和成本效率.知识满意度的引入强调了组织成员对知识满意度认知的重要性,是知识转移影响组织绩效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本文的研究结果扩展了现有的理论研究,为企业知识管理活动提供了实践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4.
影响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成本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隐性知识是组织的宝贵资源,隐性知识的转化、共享和利用会极大地提高组织的竞争力,然而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受诸多因素的限制,与组织成员利益紧密联系的成本因素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知识转化的成本依赖于诸如知识的种类、组织环境和技术、时间等因素,与人脑的输入输出、存储、处理等能力也有关。  相似文献   

5.
主要采用投入导向的数据包络分析-成本分析,对东西部地区2001-2008年间科技创新过程中知识创造活动进行投入资源配置效率和成本效率分析.结果显示,东部地区平均技术效率、配置效率、成本效率均高于西部地区的相应指标.从省际比较来看,西部地区部分省、市、区的配置效率偏低,导致成本效率更低.文章认为,应通过优化创新资源投入结构及建立地区间知识创造互动合作机制来提高配置效率,从而相对地控制知识创造成本.  相似文献   

6.
基于知识利用状况分析的知识管理策略选择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改善对知识的利用效果和效率是组织开展知识管理的重要动机之一。本文发展了一种用于分析组织对知识的利用水平的方法,并给出了基于知识利用状况分析的若干知识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7.
知识转移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基本模型的基础上,从经济分析的角度构建三个拓展的知识转移模型,刻意模式由于具有更高的知识转移效率和能够实现知识发送者的经济激励受到更多关注.刻意模式下的用品模式和示范模式之间存在一个最优的转换点,用数学模型可以说明知识的不同转移模式带来的知识接受者的福利差别,用品模式和示范模式在知识转移成本上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8.
游静 《科研管理》2012,33(1):27-34
异构信息系统集成知识创新需要项目各方的资源投入与成本耗费,但由于行业经验、集成经验、知识共享、项目管理等诸多环节存在不确定性,项目主体对项目成功产生不确定性预期,并最终导致对知识创新过程产生顾虑,抵制知识创新成本分摊。本文从知识积累的角度构建不确定预期影响下的知识创新模型与知识创新成本模型,并通过模型演算得到知识创新成本分摊机制,即原系统服务商承诺成本分摊将提高项目成功预期,促进委托方提升努力程度,并且原系统服务商承诺分摊比例受到自身学习能力、委托方学习能力、不确定性预期、以及自身知识创新效率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知识共享广度、速度和深度作为共享效率指标,在社会网络视角下构建决策阈值模型,分析企业社会声誉对其知识共享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知识共享发起者声誉提升有助于消除潜在参与者对共享收益的不确定性,进而提高共享效率,两者之间正相关;(2)由于较短的平均路径长,声誉波浪式传染比集聚式传染更有利于提升共享效率.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分析声誉对知识共享的具体作用过程,也有助于探明组织声誉对合作组织行为及决策过程产生作用的微观机理.  相似文献   

10.
张华  顾新  王涛  柯舸 《科研管理》2021,42(10):104-112
基于开放式创新的过程管理思想,考虑一个由知识源、知识转移中介、信息服务机构组成的闭环知识链系统,通过构建知识源领导(SL)、知识转移中介领导(OL)与信息服务机构领导(TL)等博弈模型,分析了权力结构对知识供给、转换、反馈等环节的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掌握领导权可提高组织的知识产出、知识定价与创新利润;在创新绩效表现上,SL模式是分散决策时的最优权力结构;OL与SL模式具有同等的知识创造效率,但OL模式系统利润偏低并存在组织间的利益冲突风险;市场机遇、合作伙伴的创新能力与组织的知识创造效率正相关,弥补知识链成员创新能力的短板是提高系统创新绩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