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欧洲航天局计划2008年夏天发射一台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天文望远镜——赫舍尔天文望远镜,以捕捉130亿年前星系发出的光线,探索宇宙大爆炸的秘密。根据设想,赫舍尔望远镜将用于揭开宇宙星系的形成之谜。  相似文献   

2.
正太阳是一颗恒星,围绕它转动的行星有八颗。其中,地球上有人类。以太阳为核心,加上八大行星,以及其他众多小星体和宇宙尘埃,组成了太阳系。那么,在太阳系之外还有没有类似的星系呢?当然有喽,并且还不少。另一个"太阳系"——开普勒90开普勒天文望远镜带着观测太阳系之外10亿颗恒星的任务,于2009年被发射到太空,避开地球环境的影响,专心致志地观测太阳系外的恒星,至今已经走过近十年的光景。开普勒天文望远镜功勋卓著,它在遥远的宇宙发  相似文献   

3.
这10台天文望远镜不但能彻底革新我们对宇宙的理解,还将挑战一切关于天文望远镜的传统认识。  相似文献   

4.
《科学中国人》2022,(4):80-81
<正>我们人类肉眼可见的范围仅仅局限在天上的星星和月亮,而宇宙中许多独特的天空与宇宙中的神秘景象,只能通过特定的观测器材才能发现其所蕴含的独特之美。现在就让我们看一看那些天文望远镜下的宇宙盛景吧!  相似文献   

5.
一束强有力的激光让科学家能更好地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宇宙。[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每当夜幕降临,仰望苍穹,群星争辉。宇宙蕴藏的无穷奥秘,令古往今来多少青少年为之浮想联翩。17世纪,伽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之后,科学家和天文爱好者终于有了观测宇宙秘密的“眼睛”。天文望远镜的种类很多,本文向读者介绍的是光学天文望远镜。  相似文献   

7.
科学家利用天文望远镜获得的最新观测结果表明 ,宇宙最终不会变成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 ,而是会逐渐衰变成永恒的、冰冷的黑暗。将宇宙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的宇宙哲学 ,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地球上的凡夫俗子来说 ,还是一门崭新的科学 ,而在这门博大精深的科学中 ,我们对宇宙的最终命运之谜了解得最少。但是人类至少已经发现了几条可以揭示宇宙命运的线索 ,其中一些线索可以给我们带来希望 ,而另一些线索却只能使人觉得沮丧。两条线索好消息是我们暂时还不会被宇宙“驱逐出境”。宇宙很可能至少可以将目前这种适于生命存在的状态再维持 1 0 0 0…  相似文献   

8.
《百科知识》2012,(21):1+69
正在过去的50多年时间里,天文望远镜技术逐步成熟,人类对宇宙的了解也越来越多。天文学家已在地外太空发现了大量行星,它们拥有令人吃惊的特征,足以在星际版"吉尼斯纪录"上留名。  相似文献   

9.
夏树 《科学文化评论》2012,(1):125-126,2,129
1.探索宇宙深处——夜间的射电望远镜阵列(封面) 目前全球20个国家的科学家正在筹建世界规模最大的射电天文望远镜阵列"平方千米阵列"(Square Kilometer Array,SKA)。SKA计划由3000个50英尺宽的天线组成,占地数平方公里,其分辨率将比现今所有射电天文望远镜高出50倍以上。  相似文献   

10.
光学望远镜的发明和演变   天文望远镜是观测天体的重要手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望远镜的诞生和发展,就没有现代天文学.随着望远镜在各方面性能的改进和提高,天文学也正经历着巨大的飞跃,迅速推进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科学家们正在雄心勃勃地设想在月球上建立通往宇宙深处的中转基地,甚至建造人类长期居住的月球城市。然而我们都知道,月球上并没有像地球那样的大气层,没有氧气可供人类呼吸。阿波罗登月计划中的宇航员不得不穿着笨拙的宇航服,背着硕大的生命维系系统在月球表面跳来跳去。如果能在月球上找到氧气,那么建立月球基地和月球城市的计划就显得可行的多。现在,哈勃天文望远镜让科学家们看到了希望,通过哈勃天文望远镜,科学家们发现在月球的好几个地方都有钛铁矿存在的迹象。钛铁矿在地球上也比较常见,它由钛和氧化铁组成,其中的氧比较容易被分离出…  相似文献   

12.
罗锦红 《内江科技》2008,29(2):117-118
《地球概论》课程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的专业基础课程,其中探讨地球的宇宙环境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使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天体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本文介绍了使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天体现象的原理和方法,并对常见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天文望远镜是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重要手段。新一代地面天文观测设备日益复杂化、大型化,投资规模越来越大,需要安置在具有观测优势的特定位置上才能充分发挥其效用,获得最大的科学产出。因此,天文选址对任何规模的望远镜建设和运行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新一代大型地面观测设备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4.
天文学是一门以观测为主的科学,是研究宇宙中天体和天体系统的形成、结构、活动和演化的科学。它既散发着古老的气息,又沐浴着当代高科技的阳光。从我们的祖先仰望星空的那一刻,到伽利略发明第一台天文望远镜,伴随着接踵而来的各式望远镜的发明以及各种挑战极限的观测技术的产生.宇宙展现给人类的画卷显得越来越壮丽。众所周知,天文观测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传统。  相似文献   

15.
卢戈 《中国科技纵横》2011,(21):399-403
笔者提出无限并循环的宇宙模型。认为我们所能观察到的只是宇宙中无数个单位中的一个,称为本宇宙单位。它由宇宙单位黑洞_(母黑洞)爆炸形成。无数个由母黑洞形成,到爆炸,到宇宙单位发展,成熟,被另外在形成中的母偶洞“吞蚀”等不同发展阶段的宇宙单位构成了无限并循环的宇宙。母黑洞爆炸的壳层碎片及尘埃(暗物质)构成星系的,恒星的,甚至原始行星的核,并决定其运动型式;母黑洞中央由引力子裂解形成的无极子团,是宇宙单位爆炸,膨涨的斥力来源,属暗能量的一部分。邻宇宙单位对本宇宙单位的引力是暗能量的另一部允是使本宇宙单位目前加速膨胀的主要能量。提出宇宙三定律:1,宇宙是无限的:表现为承载万物及其变化的空间无边无际;描述万物变化快慢的时间无始无终。2,宇宙是循环的:以宇宙单位为单元。以宇宙单位黑洞(母黑洞)形成,到爆炸,到宇宙单位发展,成熟,被另外在形成中的母黑洞‘‘吞蚀”等,不同发展阶段的无数宇宙单位,共同构成了无限并循环的宇宙。3,宇宙是自有永有并全面自动的演化着:宇宙中的万物都在按照自然规律全面自动的衍化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提出人类发展的胚胎期,婴儿期,幼儿期清年期,成年期和长生期。目前人类仅处在婴儿期向幼儿期的过渡阶段。以进化论的观点分扼提出在本宇亩单位中衍化出“神”来的可能性极高,粗不只一种。在宇宙中衍化出‘种”来的可能性是100%。“神”的定义是:具极高智慧并掌握了一切自然规律的灵体。他们可穿越时空'毪IJ造生命。进化是因,是过程;神是进化的最高境界,是果。无进化,神无源;无袍进化无果。人是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不是最终结果。这可把进化与神统一起来。提出人类不仅应崇敬袍祈求神的帮助,更应向神学习去争取掌握一切自然规律,以求永生长存。人类向神学习的方法是,要做到社会和谐,不断进行科学研究If罡进人类发展,争取掌握一切自然规律。在地球毁灭之前能离开地球;在太阳毁灭之前能离开太阳系;在银河系毁灭之前能离开银河系;在本宇宙单位毁灭之前能离开本宇宙单位,能在宇宙中避凶趋吉,“自由行是”永生长存。达不到这个目的,人类将在宇宙的衍化过程中毁灭。这不是人类的期望。此,应为人类的子利、后代永世不忘。(图2)  相似文献   

16.
人类寻找地外生命的过程似乎惊人地顺利,美国的火星车在火星上面找到了大量水存在的证据,说明水这种生命诞生的必要条件在地球之外并不罕见。强大的天文望远镜在宇宙深处找到了数百颗类似地球的行星,它们中的一些环境竟然和地球很相似,看起来其他星球上孕育生命并非难事。如果生命的出现并不难,  相似文献   

17.
寻找暗物质     
云凡 《百科知识》2012,(17):8-10
正暗物质和暗能量被称为21世纪现代物理学天空中的"两朵乌云",揭开暗物质、暗能量之谜,将是人类认识宇宙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可能导致一场新的物理学革命。绝大多数天文学家均接受这样一个令他们困惑的事实:宇宙中看不见的物质在数量上要远远超过我们能够看到的。科学家认为可见物质——包括所有行星、恒星以及星系等只占宇宙总质能的4%左右,我们不知道的物质占了宇宙总质能的96%——其中暗物质占了宇宙的23%,还有73%是一种导致宇宙加速膨胀的暗能量。  相似文献   

18.
<正>射电望远镜被誉为观测宇宙深空的"天眼"。与传统的天文望远镜不同,它是利用接收宇宙中发射出来的电磁波信号来探测宇宙天体的,其优点是探测距离远,灵敏度高,特别是随着其接收信号的反射镜面的口径增大,探测的距离和灵敏度将大幅提高。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用自制的  相似文献   

19.
《宇宙》     
<正>地球之外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有多大?会不会有那么一天,火星被地球化,成为人类永久居住的另一颗行星?宇宙中,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月球遍布陨坑,为何地球能幸免于难?人们到底是生活在一个永远膨胀的宇宙中,还是生活在一个无限循环的宇宙中?是否有来自遥远文明的陌生飞船曾在地球上方盘旋,被亮闪闪的蜻蜓、懒洋洋的爬行动物、长啸的灵长类动物或惊讶的人类观察到?  相似文献   

20.
1990年以来,美国国家宇航局的哈勃太空望远镜一直在离地球表面600公里远的轨道上窥视着神秘莫测的宇宙深处,不过以光年也就是97000多亿公里为距离单位的宇宙中,600公里几乎可以忽略不记,哈勃太空望远镜之所以能够让科学家更清楚地观看遥远的天体,主要是它躲开了充满水蒸气的地球大气层,厚厚的大气层把望远镜捕捉到的一切变得模糊不清。正是由于这600公里高的一眺,哈勃望远镜把原来的视线扩展到了已知宇宙的边缘,甚至能够看到700亿年前原始星系存在时发出的光。尽管它已经远远超出了目前安放在地球上的望远镜所能看到的极限,可是天文学家仍旧不满足,他们希望能看得到更远的望远镜,把人类的视线延伸到宇宙形成之初,这架未来的天文望远镜就叫"哈勃"之子。按照天文学理论,将近120亿年前发生了第一次大爆炸,宇宙从那个时候起诞生,开始不断膨胀,美国宇航局科学家一直想看到宇宙诞生初期的状况,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