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民间信仰影响着中国社会大多数民众的思维方式、生产实践和社会关系,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可以提供一个考察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基层角度。在我国辽南一山区村落里一直保持着狐信仰,并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成因、活动方式及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2.
李阳 《文化学刊》2011,(5):100-103
民间信仰有其无法遏止的流传趋势,深深地植根于中国本土文化之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过广泛的影响,甚至成为支配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重要力量,虽然民间信仰从未获得其合法化的地位,但是在历史的不同时期它们都不同程度地起到了公序良俗的道德规范作用。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修补民间信仰的文化断层,重建民间信仰的社会空间,不仅仅是民间信仰自身的发展规律.而且是在与国家意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自我调适。最大限度地发挥民间信仰中的”善行观念”和包容精神。使之成为联系国家与民众之间的文化纽带,将社会转型趋向于可预期的社会行为,找到区域文化认同的契合点,以文化创新带动制度创新,从而实现社会变迁的平稳过渡,这将是实现区域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小引 超自然信仰是与人类社会与生俱来的精神现象。是否可以这样说:尽管超自然信仰产生于原始社会,但即使社会生产力大为发展了,还会有超自然信仰的存在。在现代社会中,超自然信仰仍然在民间信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超自然信仰之所以如此古老又如此普遍地存在于人类社会各个阶段之中,其原因在于,无论是原始社会,还是阶级社会,无不具有超自然信仰赖以存在的共同条件,即人类在自然和社会面前的软弱和无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间的庙宇重修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社会与文化现象,这与民间信仰活动的复兴直接相关。但是,以往的研究大都执着于从观念与制度的层面上来探究民间信仰的复兴,而对庙宇重修这一重要的因素尚缺乏足够的重视,似乎它仅仅是民间信仰复兴的结果和表征而已。本文试图从民间庙宇的社会生命这个角度来重新审视民间信仰复兴的内在机制,并希望阐明如下观点:作为民间信仰活动得以展开的地方,庙宇在特定的条件下,通过将不同的人、事、物吸纳进来而具有了社会生命,民间庙宇的重修源自这种社会生命的本色及其变化,又反过来推动了民间信仰的复兴。  相似文献   

5.
法治的内在意蕴在于对法律的信仰。其中,正义和融入民情是法律得以信仰的最重要的两个条件。自然法对西方法治的影响启示我们:发掘中国法律传统的有益元素,将其融入社会民情,是培植社会民众法律信仰的极其重要的途径。而适度加强道德法律化,是对我国法律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的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6.
论道教的文昌帝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昌帝君又称为梓潼帝君,是道教吸收民间信仰而尊奉的科举之神。本文以中国历史文化为背景,考察了梓潼神从蜀中地方神的衍化过程,由于宋代道教吸纳民间俗神进入道教神系,梓潼神成为天下士人崇奉的职掌禄籍之神。作者通过对文昌帝君信仰的源流,文昌帝君道教化、民俗化的分析,认为文昌帝君从蜀中地方俗神转化为全国大神,道教对其神性的改造和理论提升是关键。蜀中民间的梓潼神向道教的文昌帝君衍变,这在中国宗教造神运动中颇具典型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整理了澳门各庙宇历史中与"袪病"有关的内容,结合澳门历史上重大的疾病事件,疏理社会出现大型医疗危机时,民众如何透过庙宇和神名崇拜以消灾去病,以研究澳门庙宇和民间信仰中的治病元素和"袪病"文化,探讨民间信仰对社会民生事件的影响,以及当中透露的民俗文化和精神信念。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中,围绕着庙宇重修的地方营造和社会重建不可能是对传统的简单复制,而是在新的观念形态和制度形式的影响下,具有更复杂的社会机制和过程,并呈现出不同的地方意象和社会表征。本文认为,国族主义的兴盛使特定民间庙宇的重修带有浓重的国族认同的色彩,市场经济的扩展使其带有强烈的经济投资的味道,而相应的政策和行为则使其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民间的范畴,成为一个文化展示或经济交换的地方,并叠加在传统的地方意象和社会表征之上;更多的民间庙宇处于国家与市场之下的社会空间之中,在重构自身之社会性的同时,其社会生命也将随着国家力量的伸缩而摇摆不定。  相似文献   

9.
李逸津 《文化学刊》2014,(4):120-124
俄罗斯现代汉学泰斗B·M·阿列克谢耶夫院士的俄译《聊斋志异》,对书中所涉及的中国民间风俗信仰、婚丧礼仪等各方面民俗实况,作了细致的注释和解说。这使其《聊斋》俄译本不只是文学作品的翻译,还具有民俗学、文化学研究的性质。其注释中对中国民间巫术的"书符""禹步""桃木剑""纸人""土偶"等各种具有驱魔法力的器物和施法方式的解说,对"相面""求签""镜听"等民间占卜术的介绍,有助于中国民间巫术文化在域外的传播,对于中国本国的民俗学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史料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宗教蕴含丰富的思想文化,其历史起源可帮助我们还原历史。莲池会作为白族地区特有的民间宗教女性信仰现象,积淀了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追溯其历史根源可以还原南诏历史。基于此,本文力在发掘莲池会在白族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宋代以来,妈祖信仰便成为中国东南海洋区域开发的重要支持力量,起初处于民间层次,逐渐得到官方的认可,并多有加封。到清代施琅时,加封达到了最高层次,这是施琅充分调动民间社会资源并积极争得朝廷认可的成果,也彰显了中国海洋文化的内在品格。  相似文献   

12.
陈靖姑是闾山派女神,也是妇女儿童的保护神,其信俗文化在柘荣有广泛的传承,迄今600多年。但是由于社会变动,陈靖姑信俗传承在上世纪40年代一度近乎中止,直至90年代开始复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力开展,陈靖姑信俗的宗教性逐渐减弱,民间主体被动化的改变等,显示了列入"非遗"后政府对民间信仰的强力在场。虽然如此,民间信仰类"非遗"想要更具生命力,需要政府建立群体性传承人制度,并搭建与相关人士平等沟通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古朗水乡的信仰建筑自成体系,包括祠堂建筑、宗教建筑(三大宗教和民间信仰建筑)、社稷、石敢当等,多元丰富。通过统计分析信仰建筑的构成,发现其信仰体系的4个特点:数教并存,民间信仰体系庞杂;儒教为表,道教为里;遗留母系氏族信仰特点;受水文化的深刻影响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神学家巴尔塔萨(Balthasar)是20世纪西方最重要的神学家和美学家,他认为宗教艺术审美是宗教艺术与宗教两者之间的结合,是艺术形式对宗教精神的承载。壮族民间信仰姆六甲通过花的宗教象征体现出社会演变背后壮族民间信仰的宗教艺术性的世俗化人间。本文以西方巴尔塔萨的神学美学思想来解读东方姆六甲神话嬗变的宗教审美,希望能够更深入地剖析壮族民间信仰的内在属性。  相似文献   

15.
菲律宾华人社会是一个宗教气氛浓厚的社会,不仅有信奉中国传统宗教的,还有崇拜故乡神明的,又有信仰西方宗教的。其中,道教在菲华社会的宗教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宗教作为文化的载体,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道教也不例外。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有着十分丰富的传统文化的内涵,华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通过道教的传播得到延续。道教又具有兼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它既善于容纳别的宗教,又善于向别的宗教渗透。道教的这一特点,通过华人对其移居地社会的影响力和适应性得到体现。而正是这种影响力和适应性,使中国传统文化在亚洲最西方化的国家菲律宾争得了立足之地。  相似文献   

16.
言论集纳     
我们的信仰是"文化信仰",有"诸神"在监督,就是家人、朋友、同事、邻居,这种来自周围人的社会监督很有效,无处不在;还有自我监督,就是"良心",我们讲"天地良心"、"君子慎独",说的就是自己监督自己。天地是"道",对于"道"的信奉、崇敬其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信仰的核心。这是一种有别于西方信仰形态的信仰。它具有非人格神的特点,但具有最高命令的意义,对整个社会有确立价值、约束行为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吴世旭 《文化学刊》2013,(5):111-115
1980年代以来的民间庙宇重修体现为一种权力互动的文化表征,在特定的学术话语中被表述民间信仰活动复兴的结果。实际上,庙宇重修的根本原因乃是社会性的,本文认为,庙宇之社会生命的维持既依赖于物质性的建筑,也离不开仪式活动的展演,二者都是地方营造的特定方式;正是通过这种地方营造,庙宇具备了将不同的人、事、物吸纳进来的资质,因此,庙宇重修实为地方营造在宗教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表达,其根本意义和房屋的建造与重修一样,在于为人之存在提供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民间手工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众生计方式的重要来源和补充。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民间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使其在现代化的浪潮中得以维持传统,如何在原有的制作技艺中发展创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新时期诸多含有民间信仰叙事的小说中,渐次形成了一系列的或真或幻、或恍或惚、人鬼不分的离奇故事,使得这种小说平添了一种摄人心魄的怪异色彩、荒诞效果。这些作品把审美的目光关注到"民间信仰"这一精神领地,透过它来探究人生的真知、真谛,以及一种"民间—历史"的真实。  相似文献   

20.
信仰是一切价值观念中最重要、最根本的精神现象,在整个价值观念中居于统摄地位。信仰以其独特的价值功能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引导和激励人的思想、情感和行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民众的价值观产生了很大变化,而其中十分普遍且非常复杂的就是人们信仰观念的变化。如信仰形式从一元主导到多元并存、信仰认同从外界社会到个人内心、信仰态度从狂热崇拜到理性反思,这些转变的背后蕴藏着深刻的价值取向问题。面对信仰转型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我们有必要在理性分析其产生根源的基础上,前瞻性地展望未来民众信仰的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指引人们的信仰观念在更高的水平上与社会发展达到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