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国家是传统国际法上的主要主体,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个人作为一个在国际法上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实体,其主体法律地位必将得到广泛的认可。那么,如何解决在作为现代国际法的主体的国家与个人的矛盾,协调二者的关系,如何更好的保护个人权利的实现,同时又不损害国家权威呢?当前,在现代国际法中,不但提供了实体性的法律,甚至提供了程序性的法律使其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
个人的国际法主体地位一直是国际法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对此问题的观点主要有“个人是国际法的唯一主体”、“个人不是国际法的主体”、“个人是国际法的主体”、“个人是国际法的部分主体”等四个。该文先探讨该问题存在的意义,并对该问题的源泉———对“国际法主体”的定义不同而导致对该问题的看法不同,并简要介绍各种关于“个人的国际法主体地位”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国际法上有关个人的地位问题引起了我国学者的重视。从国际公约中关于个人权利义务的规定的角度出发,对该问题进行实证性研究,对国际法中个人的地位做出符合国际现实的界定。  相似文献   

4.
传统国际法视国家为国际法唯一主体的观念远远不能适应国际社会发展的现实,现代国际法理论已经将国际法主体扩展至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和争取独立的民族。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对个人、跨国公司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等非国家实体的国际法主体地位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5.
钟澄 《池州师专学报》2007,21(4):31-33,37
个人能否成为国际法上的主体一直是中外国际法学界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这一问题表面上表现为自然法学派和实证主义法学派围绕国际法学基本理论展开的论战,而在其背后则反映了整个人类发展的进程。本文通过对比当今关于这一问题的几种观点,考究国际法发展的历史,指出在国际法诞生之初个人就是国际法上的主体,只是在以国家为主导的现代国际社会体制中个人与国际法的关系被“中介化”,而当代国际法实践和其发展趋势都表明个人有理由成为国际法上的主体。  相似文献   

6.
个人能否成为国际法主体,国内外学者始终争论不一,本文针对否定论者的观点,从法律关系主体的法律性和社会性的角度对个人国际法主体地位及其特征进行了探讨,认为个人是国际法主体,且具有有限性和派生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女性主义国际法学方法以社会性别分析的方法,批判国际社会的父权制体系,并且试图改变这种现状.国际法的组织性结构使得国际法漠视妇女的权利和法律地位,男性拥有决定国际法内容的话语权.国际法的公/私领域两分法导致妇女被局限在家庭领域,受到家庭权力结构的压制.国际人权法的平等原则、权利的划分等不能彻底地保护妇女的特殊权利.但是,女性主义也存在方法论上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从国家应具备的要素阐述“台湾”是一个国家,从历史事实上、国家法规定上,阐述台湾自古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国际法上的主权是有不可分割性,中国政府目前未对台湾实际行使领土主权的事实绝不意味着台湾拥有部分主权,绝不意味着中国政府没有国际法上的权利或没有力量来实现中国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人权和基本自由,是一个国家公民的宪法权利,国家是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实现的义务主体,这是国际法有关受教育权立法的基本精神。而我国现行宪法对受教育权性质的规定则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观,其表述存在着语义与逻辑上的固有缺陷,其立法精神也与国际法不符,不利于我国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实现,因而有必要对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基础进行重新审视,以便对现行宪法和法律法规做进一步的修改,使公民的受教育权利能够得到更好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0.
国际强行规范是国际法中近几十年内发展出来的新兴理论,其目的在于重构国际法律规范体系,限制国家意志。尽管其有诸多缺陷,但其在现实国际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国际法学者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使个人可以同国家及其他实体一样参与国际海底区域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并可以成为国际海洋法庭海底争端分庭的当事方。这给国际法理论特别是关于国际法主体的理论形成了很大的冲击。本文从国际法主体的三个要素,即独立参加国际关系的能力、直接承受国际权利义务的能力、国际求偿能力,来论证个人不能成为国际法的主体。  相似文献   

12.
在国际法领域,历史性不公平案件的处理引人注目,文章在简要介绍历史性不公平案件的背景、类型的基础上,阐述历史性不公平案件的处理与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关系,特别是与国际人权法的关系,即一个国家违反其所承担的国际义务并造成他国国民损害的必须赔偿,进而阐述个人、国家在历史性不公平案件中的地位,最终形成要妥善处理历史性不公平案件就需要运用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
国际私法中法律冲突的性质,向来为学者们所关注。欧洲传统国际私法与美国现代冲突法在解决法律冲突的过程中,分别采用不同的立法政策和不同的法律选择方法,就是由于各自对法律冲突性质的认识性差异所导致的。因此,透彻理解法律冲突的性质,对国际私法的研究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确认识国际法的本质,对我们认清国际法存在的根源、内在形成机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作者认为国际法的本质就是各国(或国家集团)之间基于实力对比对全球利益进行保护、协调与分配,冷战后集中体现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利益的相互斗争与相互妥协。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几种观点的主要内容,从国际私法发展过程的角度出发,重新分析了国际私法的性质,得出国际私法最初是国内法,之后产生国际法性质的成分,但在相当长时间内仍以国内法为主,随着实践的发展最终其国际法因素会越来越多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反恐国际合作中若干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1 1事件后 ,恐怖主义已成为国际法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从国际法的角度分析恐怖主义的定义及被俘恐怖分子的法律地位问题  相似文献   

17.
国际法的有效性是国际法中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作为国际法渊源之一的一般法律原则在国际司法中能否得到援引和适用也是国际法有效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尽管理论上存在争议,但实践表明,一般法律原则得到了国际司法或准司法机构的适用,虽然比较少,但却是重要的,从司法角度充分显示了一般法律原则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知识产权的"严格"地域性,曾是知识产权法律冲突的障碍。但随着知识产权国际保护运动的兴起,知识产权具有了"国际性,"为知识产权法律冲突的产生提供了条件。知识产权的"国际性,"使外国人在内国民事法律地位和内国承认外国知识产权法在内国具有域外效力的问题得以解决,由此产生了知识产权的法律冲突。  相似文献   

19.
“直接适用的法”是国际私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关于“直接适用的法”的性质和效力,各国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分歧。着重阐明了这些分歧,并采用“直接适用的法”支配国际民商事关系应属直接调整方法的学说。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现行法律体制下,法理不是我国法律的渊源,自然也就不是我国国际私法的渊源。但由于国际私法是一门非常特殊的法律部门,无论从法理自身的性质、成文法的不足、各国的国际私法立法及司法实践、国际私法的产生与发展、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和学科特点,还是从有利于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或者地区友好的民事往来,充分发挥我国在涉外民商事领域的重要作用和影响等诸方面来看,将法理作为我国国际私法的渊源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