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网“三剑客”是指人民网“强国博客”、“人民播客”和“掘客”三个频道。对博客和播客,大多数的网友并不陌生,而掘客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事物。“‘掘客’,音译于英文dig(挖掘),是从Web2.0热潮中涌现出来的新概念,它来源于英文网站Digg.com。”“掘客网站其实是一个完全由用户自发参与内容创建、评论和分类的网站。网站内容完全由网民提交,网民自己发掘、上传信息,用户阅读量决定信息在网站上的排名。”本文拟对人民网“博客”、“播客”、“掘客”三个频道的发展现状及前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博客”(Blog)是继Email、BBS、IM之后出现的第四种全新的网络交流方式。它是网民在网络上以日志形式发布个人心得并供人阅读的流水记录,通常称为“网络日志”或“网志”。撰写网志的Blogger也被翻译为“博客”。因此,博客作为名词分别代表网志和撰写网志的人,作为动词代表撰写网志的行为。相比之下,Email和IM是即时的个人电子通信方式,有很强的私人性质,BBS则有很强的公共性,是网民发表意见的公共空间。而“博客”(Blog)则是网络上的“私人会客厅”,将公共性和私人性很好地结合起来。随着网民的增加,博客的数量也大有发展。据凤凰卫…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博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博客"可以说是继Email、BBS、ICQ(IM)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它是英文单词"Blog"的音译,来源于"WebLog(网络日志)"的缩写,一般认为是Peter Merholz在1999年命名的.博客,是一种特殊的网络个人出版形式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通常由简短、经常更新的帖子构成.这些帖子按照年份和日期倒序排列,所以也称为"网络日志"."博客"的原意是指写Blog的人(即Blogger),但后来逐渐把它用作Blog的中文称呼.  相似文献   

4.
博客文化解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博客,是英文“Blog”或“Weblog”的中文翻译,本是“WebLog(网络日志)”的缩写,特指一种网络个人出版形式。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Post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内容和目的各有不同,从对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和评论来看,有关公司、个人构想的新闻到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都有。撰写这些Weblog或Blog的人就叫做Blogger或Blogwriter。无论是在博客发源地美国,还是在中国本土,博客都是一个新生事物。随着近年来的迅猛发展,博客不仅更新着网络传播的格局,  相似文献   

5.
“晒客”传播的自律及他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倾诉隐私成为一种时尚的今天,网络上又派生出了一个新名词——晒客。晒客的英文名为“Sharer”,义为“分享的人”。所谓晒客,就是热衷于用文字、照片、影像等形式,将私人物件以及私人生活放到网络上“晒太阳”,与人分享,由人评说的网友。如今,晒客一族成了网上新贵,与先后兴起的博客、播客、威客、粉客、换客等,造就了网络上群客涌动的态势。  相似文献   

6.
人民网三剑客是指人民网强国博客、人民播客和掘客三个频道。对博客和播客,大多数的网友并不陌生,而掘客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事物。‘掘客’,音译于  相似文献   

7.
魏来 《图书情报工作动态》2005,(10):F0003-F0003
博客搜索(Blogsearch)是基于Google检索技术的一种博客搜索方式。Google一直坚信博客可以帮助用户更有效的利用博客空间。获得博客搜索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Blogsearch.google.com(google模式的界面);(2)Search.blogger.com(Blogger模式的界面);(3)Blogger Dashboard。博客搜索期望给所谓的博客空间增加可见度。Google利用博客搜索定期的对博客内容进行检索,可以比普通的网络搜索引擎更快的发现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据7月27日南方都市报报道,在26日起召开的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出现了一批特殊的记者,他们是写网络日记(BIog)的博客族(Blogger)。此次参加报道的博客共有36人;而共和党也准备在开全国代表大会时发10到20张采访证给博客族。  相似文献   

9.
雷璐荣 《新闻界》2006,(6):104-105
一、回顾“:量”的发展状况(一)“网络日志创作者”Blogger的大量涌现。这里的“博客”不仅是新媒体时代信息发布和传播的开拓者,更代表着一种思想文化和民主意识的先进指向。《2005年中国博客市场研究报告》中表明,2003年我国博客人数为20万,2004年达到100万,2005年更是实现历  相似文献   

10.
新闻博客的三道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过去的2005年,被人称作“博客元年”。其标志性的事件有:之一,博客在互联网上从安营扎寨、星星点点,到遍地开花,呈燎顾之势,据统计国内的博客(维客、播客,以下统称博客)已达3600万之众,并且仍以每分钟数10个新博客的速度在递增;之二,先是芙蓉姐蛆、流氓燕、天仙MM等“草根”唱罢,后是张海迪、余秋雨、吴小莉等“精英”登场,紧接着,各种名目的博客大奖赛此起彼伏、精彩纷陈;之三,博客以“个人媒体”、“自媒体”、“新闻媒体3.0”自谓,  相似文献   

11.
李磊 《网络传播》2006,(11):56-56
博客(Blog)的“一博成名”、播客(Podcast)的“播行天下”、闪客(flash)的“立体生动”、维克(Wiki)“全民共享”都在短短的一两年间遍地开花,姹紫嫣红。作为Web2.0概念下的“蛋”,炫客这个后起之秀也迎头赶上互联网发展高速行驶的列车,自今年5月在国内一出现就引起了人们高度关注,以至于有人惊呼“炫客将开启读图2.0时代”。作为Web2.0概念下的“蛋”,炫客究竟为何物呢?炫客就是融博客、播客、个人相册和闪客于一体的个人网络平台,是Web2.0时代的最新实践形式。  相似文献   

12.
宗和 《新闻天地》2010,(2):70-71
像众多“客”一样,写博文的叫“博客”,拍视频的叫“拍客”,攻击电脑黑人的叫“黑客”……摆客就是指在城市中时常通过摆摊来赚取“外快”,或以此谋生的人。  相似文献   

13.
罗攀 《青年记者》2006,(20):71-71
博客在互联网上从安营扎寨、星星点点,到遍地开花、呈燎原之势,仅用了短短3年的时间。在博客王国里,每一个Blogger都可以在自己的地盘上“我手写我心”,每个细节都由自己主宰。这种满足了零技术、零成本、零编辑、零形式的条件而实现了“零进入门槛”的网上个人出版方式,得到了  相似文献   

14.
网络博客现象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博客的英文名是"Blog或Weblog"(指人时对应于"Blogger),在我国台湾被翻译为"部落格",这又是一个典型的网络新事物。  相似文献   

15.
博客——新网络骑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时代,新观念真是层出不穷,就好像每年春秋两季发布的时装。刚刚我们才学会在网上灌水,收发电子邮件,大虾们就又进步了。我们听到有人说,“黑客”不黑了,“闪客”不闪了,因为“博客”来了。 博客们欣喜地宣告:“博客浪潮”被评为2002年中国互联网5个新特征之一。据说,全球现在有接近100万博客,而且每4秒钟就会产生一名新的博客。博客仿佛在一夜间成为一种  相似文献   

16.
公民记者和公民编辑兴起的意义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只有少数人能够专门从事记者、编辑职业。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博客、维客和播客等个人传播工具的诞生和普及,以及“公民新闻”的兴起,普通人凭借自身的爱好和技能也可以从事记者和编辑工作。  相似文献   

17.
美国新闻博客的主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春晖  贾甲 《今传媒》2005,(6):53-53
“Blog博客”是英文单词“Blog”的音译,来源于“WebLog(网络日志)”的缩写,简称网志。是继Email、BBS、ICQ(IM)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它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程度,在网络领域中新兴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产生于美国。目前美国博客人气继续高涨,浏览量大幅上升,类别很多,比如战争博客、日记博客、知识博客、新闻博客、专家博客、技术博客、群体博客、移动博客、视频博客、音频博客、图片博客、法律博客、文摘博客等。新闻博客是博客形式中的一种。美国著名的新闻博客网站德拉吉报道网站从报道克林顿绯闻开始,将“博客”引入人们…  相似文献   

18.
一、博客的基本涵义博客是英文“Blog”的音译,为WebLog(网络日志)的缩写。JornBarger第一次使用Weblog,以界定“常更新,有标题、留言和历史记录”的个人主页。作为网络应用方式,博客是满足零编辑、零技术、零体制、零成本、零形式条件而实现“零进入壁垒”的网上个人写作和出版方式,属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可以认为:“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帖子构成,许多Blogs是个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发表,还有一些Blogs则是一群人基于某个特定主题或共同利益领域的集体创作。”它在媒体价值链…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从来就是一个制造新概念的“世界工厂”,但是好像从来没有像Web2.0概念问世后这样热闹非凡过。博客(Blog)的“一博成名”、播客(Podcast)的“播行天下”、闪客(flash)的“立体生动”、维克(Wiki)“全民共享”都在短短的一两年间遍地开花,姹紫嫣红。作为Web2.0概念下的“蛋”,炫客这个后起之秀也迎头赶上互联网发展高速行驶的列车,自今年5月在国内一出现就引起了人们高度关注,以至于有人惊呼“炫客将开启读图2.0时代”。作为Web2.0概念下的“蛋”,炫客究竟为何物呢?  相似文献   

20.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腾讯网新闻频道合作,实施了一项网络调查(5165人参加),结果显示,55.1%的人反对个人博客上出现广告,认为“广告会使博客变味”,还有37.3%的人表示赞成,他们觉得“有眼球的地方就有商机”。对于这个调查结论我们需要正确地看待、理智地分析,如果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那么在博客上做广告将是不受欢迎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简单地停止或延缓博客商业化的进程。应该看到,广告其实也有可能使博客不乏味,变得更有味,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