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鑫 《快乐阅读》2023,(3):102-104
<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首次明确提出“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成为除“口语交际”“识字写字”“写作”“阅读”之外的语文课程的第五大板块;之后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更是详细规定了综合性学习的课程目标、实施建议和评价体系。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为了从教学上保证学生形成整体语文素养而采取的重要措施,自提出之后便受到学者和一线教师的强烈关注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主要途径。"在积极探索学生综合性学习语文的方法和途径的基础上,现将探索中得出的有益经验归纳如下。一、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意义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意义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赵露 《教育》2022,(11):69-71
单元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文教学应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正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句话告诉我们,语文课程的性质是综合性、实践性,因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的发展。为切实落实课标提出  相似文献   

5.
语文学习任务群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具有创新价值的新概念。关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概念、特点的说法众多。语文学习任务群的阐释,应立足课程论立场,借助工程思维,摒弃个人私见。语文学习任务群是对语文课程内容的称呼,指语文课程内容及其呈现形态的综合体,综合性、情境性和实践性的其特点有其明确的规定内涵。  相似文献   

6.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编排的一大特色和亮点,但是长期以来它却是语文教学中的棘手问题,特别是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冻土坚冰。一﹑透析《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科学理解﹑准确把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有这样的描述:"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  相似文献   

7.
郝娟娟 《教师》2023,(5):21-23
2022年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相关教育者应创建学习任务群,积极开展主题式教学、项目化教学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以学科实践推动育人方式变革。文章旨在研究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单元项目化教学,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小学语文单元项目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展小学语文单元项目化教学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学段目标的表述、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等方面多有突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作为语文课程的顶层设计,统领课程目标与内容;首次单列课程内容版块并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组织、呈现,增强课标的实践指导性。可以预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印发和落地将给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带来不少改变。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表述语文课程性质时有坚守也有变革。一是坚持语文课程基本特点表述不变,“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属概念不变,“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本质属性不变。二是逐步完善和丰富“语文课程”“综合性”“实践性”等概念内涵,为课程实施提供基本方向。三是逐步明确和丰富了课程的法律意义、育人意义和奠基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确立的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理念和教学目标,为广大教师具体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有序的凭借,各种版本的小学语文课标教材,在综合性学习教学内容的开发途径和呈现方式上,可谓独具匠心、各有特色。这里以人教版和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标教材为例,  相似文献   

11.
穆健 《小学语文》2013,(6):12-1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对语文课程的性质重新进行了定位:“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首次将“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涉及语文教育核心与本质的概念直接指向语文课程和内容。这对于我们探索语文教育规律,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那么,在中年段阅读教学中怎样做到“关注语言文字运用”呢?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古诗词作为语文课程中的重要一环,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对语文课程综合性的理解,可以以探讨古诗词为立足点,以小见大。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词典》中"复习"指重复学习学过的东西,使巩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复习顾名思义就是对学生一学期语文学习内容的"温故而知新"。  相似文献   

14.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规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1]在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编排了“和大人一起读”的新栏目,充分表现了编者在倡导亲子阅读,强化家校共育的编排理念,践行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要求。  相似文献   

15.
李东蕾  陈志坚 《教师》2023,(11):30-3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而基于学科大概念的语文教学能够满足上述要求。用学科大概念来指导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设计能更好地体现大概念教学的整体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时,教师可聚焦学科大概念,通过确定单元学习目标、创设学习任务情境等,建立起学生语文学习与生活之间的关联,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6.
肖雪琴 《新教师》2019,(10):56-5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这就告诉我们,语文综合性学习既是一种语文课程形态,又是一种具体的学习方式,应积极提倡。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当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语文课程标准》反映了国家对学生语文学习结果的统一的基本要求,是对...  相似文献   

18.
基于“语文学习任务”的概念及其特征,较为系统地梳理了两种不同读写媒介的教学形态及其优缺点,最后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实施二者动态平衡式教学发展线索的设想,旨在解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课堂教学形态难题。  相似文献   

19.
杨继美 《天津教育》2023,(35):95-9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课程内容,推动语文教育变革。“核心素养”与“学习任务群”两个大概念为语文教学创新提供了根本性启示,即要以大概念统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使语文大单元教学实施具有连贯性、思维性与可迁移性特征,教师必须创设学生接受度高的学习情境,  相似文献   

20.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一次呈现了语文课程内容,提出语文学习任务群六大内容遵循“三性”原则:即情境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在语文学习任务群六大块内容中,把这“三性”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操作中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