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是新“课标”确立的教学理念,“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激励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放手让学生走出本,走进生活,去主动地学习、探究、体验。但是,让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走出本,他们能走多远?走进生活不会蒙头转向吗?课程改革既然是一场“校园革命”,总得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斟酌再三,我决定以人教皈语第八册《鲸》这篇说明的教学,来尝试一下“放手”的滋味。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给予了我们一线体育教师非常大的“权利”。课程已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多年的低年级教学经验积累使我十分了解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教学内容的开发中,我牢牢把握教材、课标,努力做到继承、发展、创新,把体育教材编成以单元为主情境的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符合学生实际,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下面以一年级教学内容为例,谈谈我的做法:  相似文献   

3.
本单元本主题是“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单元导语既点明了主题“生活像七彩的图画”,又布置了任务“去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然后安排了课《我们的民族小学》,写的是边疆儿童快乐幸福的校园生活。对于我们的学生,少数民族儿童鲜艳的服饰、边疆学校独特的美无不强烈地吸引着我们,大大地激发了他们去了解、去探求的兴趣,这为本单元乃至本学期的学习开了个靓丽的头。  相似文献   

4.
<正>【课例背景】“认识图形”属于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本单元是在一年级上册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四种简单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认识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认识图形》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也是学生学习“平面图形”的起始课。通过课前随机访谈,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说出这些平面图形的名称,并能够进行简单辨认,但是对“形”与“体”认识不清,因此本课难点在于让学生感知“面从体出”。通过研读课标,  相似文献   

5.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课标的这种论述集中体现了习作教学“生活本源”的教学理念。本设计溯源而行,把生活片断引入课堂,意在通过创设情境,诱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场景”,  相似文献   

6.
张敏 《小学数学教育》2023,(9):38-40+43
<正>课前思考:1.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哪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这节课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具有了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直观认识,积累了从边和角两个要素描述图形基本特征的经验。单元开启课“平行与垂直”也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本节课的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从“边的位置关系”这一视角来进一步认识四边形,从“平行”这一核心概念来区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相似文献   

7.
一、“四步骤八课型大单元教学模式”———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导学式”大单元教学模式又称“四步骤八课型大单元教学模式”。其第一步为“授法”,课型有“预习课”和“教读课”。预习课指导学生了解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主要学法和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教读课辅导学生掌握有关学法。第二步为“习法”,课型有“自读课”和“回读课”。自读课学生自行阅读课文,并按要求运用教读课上所学的学法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回读课引导学生在学完本单元课文后,自行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会的学法重新阅读已学过的课文,从新的视角对学过的课文提出新的见…  相似文献   

8.
<正>议题建构:2022年版课标中,第二学段学习内容主要有:“阅读解决生活问题的故事,尤其是中华智慧故事,结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习思考的方法,尝试运用列提纲、画思维导图等方式,表达故事中的道理。”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寓言单元,支撑“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目标达成,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意识,提升审辨思维能力。本次教学围绕“寓言中的道理”这一群读议题,遴选中外寓言文本精心编组,在辨识与提取、比较和整合基础上寻找揭示道理方式的多样,发现表达图式之美,感知古代寓言文体“篇幅短小、寓意深刻”等特点,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及审辨能力。  相似文献   

9.
学习任务群是伴随2022年版语文新课标颁布而诞生的新概念,指向学生语文学习的整合与建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作为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层级中的一类,对应核心素养中的“审美创造”这一内涵,应引导学生感知文学作品与人物形象的独特魅力,形成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在实施过程中,采用“关联”策略,从课标理念出发,提炼课标关键要素,形成契合高段学习特质的设计思路。围绕“文本”“单元”“主题”三个维度,活化教材结构,聚合多样素材,打造语文课程化学习样态。此外,建立语文学习与真实生活的链接,引导学生挖掘文学作品涵育的人文元素,奠定学生思维与情感发展的价值意蕴,落实语文课程强化语用、以文化人之功效。  相似文献   

10.
教材分析: “美的发现”是冀教版七册教材第一单元的“阅读链接”,是围绕本单元的文化主题“美的发现”而编排。开头以罗丹的名言引入,提示了本文的重点在于学习了本单元有关一些写美景的文章后,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美,表达美。这部分教材有2个“链接点”——“分享他人的发现”,“我眼睛里的美景”。“分享他人的发现”在于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查找资料去发现美。一方面提示了活动的方法——搜集图片或音乐、阅读有关写美景的书籍等。一方面提示了有关的表达美的方法——图文的形式或对查找到的资料进行概括等。“我眼睛里的美景”则提示学生到生活中、到自己的身边去发现美,表现美,并提示了发现美的方法一一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拍摄下美景等。  相似文献   

11.
樊蓉 《广西教育》2022,(10):78-81
本文认为语文教学应是一个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语文教师除了传授知识,更应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以“语文之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使语文教学充满情趣。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论述“美趣导学”教学策略:一是以美入趣,引导学生发现美;二是以美唤趣,让学生感受美;三是以美促趣,指导学生创造美。  相似文献   

12.
魏志军 《学语文》2023,(5):16-18
<正>【教材分析】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将清代姚鼐的名作《登泰山记》编入第七单元。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自然情怀”,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该任务群所对应的课标要求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单元说明、课文“学习提示”和“单元学习任务”对本课的教学要求聚焦于领略自然山水之美,探究山水文化意义,感受文人特殊情怀。【教学设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相似文献   

13.
<正>“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规定的必修课程中三个学习任务群之一。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语文,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最终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它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文学阅读与写作”分别指向语文课程中的实用性、思辨性、文学性。如何结合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来落实任务群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相似文献   

14.
教学分析 《探访蚯蚓的家》是“大象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经过前4个单元《十万个为什么》、《“五官兄弟”》、《秋天,一幅美丽的图画》、《有趣的动物》的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提问能力得到了提高,已经能够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地对自然事物进行观察与提问。在进行本节课教学之前,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园花园里初步观察了蚯蚓的生活环境,并收集土壤带回教室进行课上观察。但是,也发现学生以前对蚯蚓的有关知识,包括身体、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5.
<正>2022年版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作为发展型任务群层级中的第一个,“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表达,有效传递信息,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的交流沟通需要”。“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落地,将对学生语言学习与实际生活实现有效关联。  相似文献   

16.
“阅读链接”作为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置于课文之后的一个阅读补充板块,将学习引向了深度。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结合资料”在与教学活动和学习互动的交轨上常常存在“断裂”现象,难以实现从“教课文”到免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转变。合理利用阅读链接,以课标和学情为教学立足点,将“结合资料”的教学策略合理链接于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节点”,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发挥“阅读链接”的有效作用,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习走向深度。  相似文献   

17.
说“木叶”     
【课标·教材·学情】 《说“木叶”》出自“课标”教材人教版必修五第三单元。本单元所选的都是文艺学论文和随笔,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民族文化艺术的优秀传统及独特风格。《说“木叶”》是一篇自读课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行文思路清晰,学习的关键在于通过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准确体察语言的微妙之处,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抒情意蕴,真正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粹,从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及从相关资料中抽象出一般规律的能力,唤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18.
徐伟 《现代语文》2008,(11):135-136
[教学设想]: 本节课通过“听好歌”激发学生内心“真实的情感”,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自己熟知的事物中发现真、善、美。从而写出血肉丰满,富有灵性的个性作文。  相似文献   

19.
思品课原本应是一个师生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体现着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然而,不少思品课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局限在怕本的世界里,回避纷杂的现实生活,忽视学生的理解、体验与感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无法对学生的心灵产生触动和影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教育要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生活和实践”。  相似文献   

20.
“单元学历案”是教师为学生学好教材、以单元为单位而开发的一种课程文本,其旨在落实“体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特点,整体规划学习内容”的新课标要求,引导教师从“课时教案”走向以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的“单元学习方案设计”。“单元学历案”重在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任务情境,重在“单元贯通”,文本编制分单元概览、分课时学习方案、单元整体作业与学后反思三部分,以期促使学生进入高投入、高认知、高表现的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