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统编本教材选编了不少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对于弘扬革命精神、传承革命文化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与一般的红色读物不同,具有鲜明的教学功能,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距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学生阅读兴趣普遍不高,影响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利于革命文化的传承。那么,在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教学中,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好地弘扬革命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呢?  相似文献   

2.
<正>统编本教材选编了不少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小学生,对于课文描写的难忘的革命历史了解得并不多,很难体会到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在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教学中,教师借此来根植学生的红色精神,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意识就显得尤为必要。另外,教师还要注重对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中语言价值、文学价值与思想价值等方面的挖掘,将革命文化教育渗透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实现两者的统一,落实言意兼得。  相似文献   

3.
统编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的革命传统教育题材类课文,它们是传承与弘扬我国革命文化、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在革命传统教育题材类课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项目化学习,引领学生阅读探究,让学生真正经历项目化学习的启动、经过、拓展等过程,实现课堂教学的突围,突破学生的学习难点。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刻理解,而且能使学生真正继承和弘扬革命文化与革命精神,获得精神生命的成长。  相似文献   

4.
革命传统教育题材类课文是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重要内容,然而这类课文的教学会面临困境。在革命传统教育题材类课文中融入项目化学习有利于实现教学突围,具体而开放的项目任务能提升学生积极建构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革命传统教育题材类课文的学习中感受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5.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类题材的课文比较特别,那就是革命文化类题材的课文。这一类课文作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教育性,让学生在学习文本语言表达和提升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接受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文化的熏陶。  相似文献   

6.
<正>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内涵。现今的教材中有许多体现革命文化的经典作品,以此对学生进行革命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为此,教师应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传承革命精神的信念。本文以六年级上册《金色的鱼钩》一课为例,探究教师应如何对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7.
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理解、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任务,而且承担着发扬、传承革命精神的重任,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在教学这类课文时,教师要根据课文的性质特点,从关注学生、关注文本、关注表达等方面展开引导。这样既能促进学生体验文本的情感、学习文章的表达艺术,又能对学生进行革命精神、革命理想的教育,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李丽红 《江西教育》2023,(43):42-44
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足见国家的育人导向。然而,教师要讲好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却并不容易。在教学中,教师既要保留独属于语文课的“味道”,又要让学生学有所感,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本文从言语实践、思维的发展和精神的落地三个方面入手,力求让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教学中得到凸显。  相似文献   

9.
<正>教材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公共社会知识产品,编入了大量革命文化类的课文。陈先云先生将这类课文,分为了“国家类”“政党类”“榜样类”“民族精神类”。在革命文化类的课文中,其中“榜样类”的课文有着鲜活可感的人物形象,对于儿童了解、洞察革命文化,促进自身生命成长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教师要遵循语文课程的本质定位,从语言思维、文化审美、实践活动等不同的维度,借力榜样示范效能,从而助推学生学习能力和思想精神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苏循波 《教师》2015,(3):48
革命类题材课文真实地记录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追求民族解放的悲壮历史,内容取材真实广泛,人文精神丰富突出,洋溢着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的英雄主义。同其他优秀民族文化的课文一样,是儿童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母乳”。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革命类题材课文的时空跨度大,学生没有生活体验,没有理解背景知识,加上教师的苍白讲解,课堂教学不尽如人意。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那么革命类题材课文教学应如何引领学生在传统与现代的交叉点上融洽汇集,在接受思想熏陶、受到心灵震撼的同时,品味课文的语言特色,习得语言的表达方式,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1.
<正>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是统编版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传统、赓续红色基因的重任,是坚定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媒介。由于此类课文特殊的历史背景,第一学段学生在课文的内容理解和情感认知上存在较大障碍。如何根据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特点有效施教,强化学生的文化认同,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和精神成长的融合、共生呢?笔者以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谈谈第一学段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2.
学习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有助于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精神。在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认知差异、教学过程、文本表达,充分发挥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优势,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爱国精神的滋养,从而弘扬革命精神、传承革命文化。  相似文献   

13.
统编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的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这类课文承载着传承革命精神文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使命。冲突是学生思想认知上的一种情感表现。教学中,教师要发掘学生与教材文本之间的冲突,或者结合课文特点人为设计一些冲突,引导学生阅读学习;要通过还原情境、品析语言、阅读实践等途径,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获得对文本深刻的理解与认识。这样,能达到提高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教学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革命题材的课文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的重要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忠诚教育的载体。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强化课程育人导向,而教好革命文化题材课文,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小学生学习革命文化题材课文之难,提出教学应有路径,即坚守一个“立场”,基于儿童,加强革命文化与儿童生活、与新时代精神的“关联”;坚守一个“根本”,用语文的方式,依体而教、精准引读、任务驱动,以期在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中有效落实语文育人、以文化人的课程功能。  相似文献   

16.
革命文化题材课文发挥着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是体现中华民族风格的重要内容。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更是落实语文要素和发挥学科育人的重要路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继承和弘扬革命文化,结合学科特点,本文对编排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意义进行梳理,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7.
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引导学生多渠道获取课外资料,在品析细节、朗读课文、关注留白、训练写作中感知革命传统的文化内涵,从而充分发挥此类课文的教育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随着立德树人理念的深度落实,教师要着重挖掘语文教学的人文价值与教育作用,努力提升语文教学的品质与价值。革命文化素材作为小学语文课本的重要构成,同时也是实现革命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语文教学需要注重革命文化与相关精神内涵的深度挖掘与渗透,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教师要深度研究立德树人对语文教学的实施要求,全面归纳革命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的教育价值,依托电化教学、情景表演、演讲教学、挖掘找寻革命精神的现代表现、开展革命文化教学实践等形式,进行小学语文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开启革命文化语文教学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正>统编本教材在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编排上不仅数量上有所增加,还呈现出“主题内容成体系”“语文要素有梯度”“体裁多样化”等特点,充分凸显了编者对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的重视。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中描述的人物事件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课文也不像童话、寓言那样生动有趣,加之学生认知水平有限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给课堂教学带来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20.
革命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组成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内容的三大主题与载体形式,该类型的课文在新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编排比重较高。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语文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时又要借助阅读、思考与表达来更好地挖掘理解文本的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更好地彰显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文化价值和思想内涵,最终实现文道统一。文章从文本类型和教学目标两方面探讨小学语文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编排思路,围绕情感朗读、问题引思、情境促达三方面探讨运用“读思达”教学法提高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效果的策略,以更好达成该类课文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