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模型思想是初中数学的重要思想,“手拉手”模型是初中数学经典的几何模型之一,在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中都有所应用,在圆、正方形和旋转中也有涉及.本文基于学习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和“轴对称”之后,深度探究等腰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中的“手拉手”模型.  相似文献   

2.
叶丹艳 《初中生辅导》2023,(Z4):130-134
<正>“手拉手”模型是涉及了初中数学众多知识的重要模型之一,这些知识包含了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正方形、旋转以及圆.此前,同学们已经学习了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全等三角形》和《生活中的轴对称》,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全等三角形中的“手拉手”模型吧.  相似文献   

3.
<正>同学们在七年级下学期学习全等三角形知识时接触过“手拉手”模型,如图1,△ABC和△ADE是共顶点三角形,AB=AC,AD=AE,∠BAC=∠DAE=α,连接BD,CE,则△BAD≌△CAE.在此基础上,到了八年级下学期,在学习了图形的相似后,上述“手拉手”模型就可运用于相似三角形中,如图2,如果将一个三角形放大或缩小后绕着一个顶点进行旋转,这个图形的旋转就是相似变换,得到的两个三角形就是旋转相似三角形,即△ABE∽△ACF.证明如下:  相似文献   

4.
杨金增 《今日中学生》2023,(Z6):54-57+80
<正>平面几何中的“直线形”问题(主要是三角形、四边形问题)是中考的必考内容,常以图形的性质及平移、旋转、轴对称三类基本运动为载体,综合运用三角函数、相似三角形、全等三角形、勾股定理等知识,研究图形间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等,往往涉及“手拉手模型”“一线三等角”“半角模型”等.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20,(10):83-84
本文通过对手拉手模型的归纳分类以及经典例题的解析,揭示手拉手模型是由共顶点全等(相似)三角形衍生出的旋转全等(相似)三角形这一本质,给出快速切入这一类问题的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全等三角形教学时,常常会碰到两个三角形满足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条件.而满足这样条件的两个三角形往往具备一些很重要的性质,如果不加以利用,就会使问题的解决发生一定困难.我们知道,两个三角形如果满足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是不能判定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但不能错误地认为满足这样条件的两个三角形一定不全等.下面就六个方面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1问题的引入在进行全等三角形“边角边”公理教学时,我常喜欢问学生这么一个问题:想一想,能否把边角边公理说成“有两边和一角对应图1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结合图形…  相似文献   

7.
三角形全等证明,十分注重“对应”两个字,只有“对应”了,才能确保那些证明正确无误.一个三角形有3角3边6个元素.两个三角形如果3只角3条边都分别相等了,当然全等.但学贵有疑:这条件太苛刻了,能不能放宽一些呢?6个元素中一个两个分别相等,显然不行,有3个元素或3个以上分别相等,但不对应,会一定全等吗?“一定”,必须一个不例外,能举出一个反例就不能算“一定”了.不妨用这种逻辑,归纳思考一番:1.两个三角形有3只角分别相等呢?不行.它们一定相似,但不一定全等.2.两个三角形2只角和1条边分别相等呢?对于△ABC,如果作∠ABC'=∠ACB(如下图),…  相似文献   

8.
全等三角形是初中几何的重要内容,“对应”的思想贯穿始终.寻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部分(对应顶点、对应角、对应边)是学习和应用全等三角形知识的重要基础;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是学习的重点;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是难点;正确迅速地寻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是关键.下面就如何学习全等三角形谈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同学们在学习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和“证明 (一 )”之后 ,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都比较熟悉了 .但是你曾想过下列问题吗 ?问题 具有 5个元素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你也许会不假思索地回答 :一定全等 .那就错了 .数学上的许多问题 ,常常是出人意料的 .当然 ,如果 5个元素中含三条边 ,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必定全等 .但还存在另外一种情况 ,即这两个三角形有两条边 ,三个角分别相等 ,它们是否一定全等呢 ?答案是否定的 .下面我们来讨论这个问题 .首先 ,这两个三角形有三个角对应相等 ,这两个三角形是相似 .这一点是肯定的 .…  相似文献   

10.
初中几何中 ,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几种 ,可简记为“SAS”、“ASA”、“AAS”和“SSS” ,对于两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还有“HL”方法 .以上方法 ,都可利用作出符合条件的三角形形状大小是唯一确定的 ,从而来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 .但对于“两边及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或简记为“SSA”)是否全等 ,不少同学有着模糊认识 ,本文就这一问题利用作图的方法作进一步的探索 .设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及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时 ,易知 ,当等角为直角时 ,“SSA”即为“HL”判定公理 .当等角为钝角时 ,利用…  相似文献   

11.
<正>所谓“角含半角”模型,是指在一个平面图形中,一个角与另一角共顶点,且该角的大小是另一个角大小的一半.“角含半角”模型是初中平面几何中最常见的一种模型之一.通常利用“旋转的观点”看待图形的几何变化,即将这个半角顶点旋转或通过截长补短的方法,使得两个分散的角变换成为一个三角形,这又相当于构造出两个三角形全等或相似.  相似文献   

12.
初中数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命题“有两边及第三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是真命题,那么命题“有两边及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是命题(填“真”或“假”).许多学生在做这一题时,都不假思索地认为是真命题,下面我们来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只需  相似文献   

13.
我们已经知道,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主要有: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这就是说,要使两个三角形全等,至少需要三个条件,而且其中至少要有一个关于边的条件.我们又知道,满足“有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条件并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那么,是不是满足“有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条件的两个三角形一定不全等呢?  相似文献   

14.
.在△ABC和△ABD中,已知两边AB=AB,AC=AD及AC,AD的对角∠B=∠B,△ABC和△ABD可以不全等(见图1).这个事实说明,用“边边角”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而我们可以验证,当斜边和直角边对应相等时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由此引发一个问题:“边边角”在什么情况下,两个三角形不全等?什  相似文献   

15.
两个三角形间的边角关系,在一般的文献中局限于全等、相似相关的研究、讨论.譬如常说:“两个三角形有两个角对应相等”,就得“两个三角形相似”,继而得“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成比例”;又譬如说:“两个三角形三边对应相等”,就可得“两三角形全等”,继而得“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相似文献   

16.
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SSS”,“SAS”,“ASA”和“AAS”.从三角形的边、角中寻找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判定全等的难点,怎样寻找条件呢?  相似文献   

17.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称为全等三角形 ,这里的“全等” ,实质上就是要求它们不仅形状相同 ,而且大小一样 ,从“全等”的表示符号“≌”分析更是如此 ,“∽”表达了其形状相同 ,即“相似” ,“ =”表达了其大小一样 ,即“等积” .所以 ,全等三角形就是既相似又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于是 ,我们有定理 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这两个三角形相似且等积 .证明 充分性 :设△ABC ∽△A′B′C′且△ABC =△A′B′C′ ,又△ABC ∽△A′B′C′ ,可得    ABA′B′=BCB′C′ =CAC′A′=k  (k>0 )且 △A…  相似文献   

18.
例 已知 :如图 1 ,∠ACB =∠DBC ,要使△ABC≌△DCB ,只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     (只需填写一个你认为适合的条件 ) .除了证明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定理“HL”外 ,一般证明三角形全等需三个条件 ,因此 ,首先应看看要证明全等的两个三角形已具备哪些条件 :已知条件有∠ACB =∠DBC ,由图形可得BC =CB(这是一条公共边 ,是“躲”在图形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隐含条件 .其他还有公共角、对顶角、邻补角、外角等 ) .这样 ,△ABC和△DCB便有一个角和一条边对应相等 ,只需补充一个条件即可 .下面就应联想证明三角形全等的相关定理1 .联想“…  相似文献   

19.
“勾股定理”(又称为“商高定理”或“毕达哥拉斯定理”),古往今来关于它的故事成千上万,关于它的证法及相关推论也有很多.可以说勾股定理是联系数学中最基本也是最原始的两个对象———数与形的第一定理.现就在教材中探寻一下它的踪影吧.一、图形全等之“HL”在“图形的全等”章节中,讲到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有“SSS”,“SAS”,“ASA”以及“AAS”等方法,一般老师都要通过辨析说明“有两条边及其中一边的对应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这个命题是错的,但对于直角三角形而言,“当斜边和直角边对应相等时两个三角形全等”即“HL”作为…  相似文献   

20.
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常用方法,也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构造全等三角形的依据是什么,如何构造全等三角形,学生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基于此,笔者给出构造全等三角形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辅助线的思考方法,它主要有五个步骤:找出线段所在三角形、确定第三个顶点、列出对应关系、作出辅助线、证明三角形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