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要求"了解科学技术社会(STS),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说明还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将STS教育理念进行全面地渗透,我国对STS教育非常重视.渗透STS教育理念有利于学生把科学与技术、科学技术与社会相联系.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应从教学的各个环节着手,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将STS教育理念最大程度地体现出来,从而从物理教学的各个方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2.
朱永良 《教师》2010,(36):42-43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要求“了解科学技术社会(STS),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说明还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将STS教育理念进行全面地渗透,我国对STS教育非常重视。渗透STS教育理念有利于学生把科学与技术、科学技术与社会相联系: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应从教学的各个环节着手,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将STS教育理念最大程度地体现卅来.从而从物理教学的各个方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索质。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7,(21):159-160
随着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初中物理教学也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物理教师也一直在探寻创新型的改革方式,其中在初中物理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引入国内外运用非常广泛的STS教育理念已经成为初中物理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师应该积极研究怎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本文笔者首先简单阐述了何为STS教育,然后又分析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有效措施,在此基础上,设想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希望能够为后续初中物理教学提供值得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割裂了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和综合性.限制了物理知识与生产、生活知识之间的结合。STS教育强调把科学教育与当前社会发展、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STS教育的实施可以克服或弥补目前物理教学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文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方法的选取等几个方面对STS教育在物理教学实施并进一步完善物理教学体系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通过探索STS教育在中学物理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将STS教育理念践行于中学物理教学中,以“课内渗透,开展活动课教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编写STS教材及开设STS选修课程”等途径促进中学物理教学改革,从而实现了学生兴趣的激发、知识建构能力的提升,促进了物理教师的专业成长,师生科学素养与对科学本质理解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鉴于STS教育的产生背景、内涵与高职课程的高度吻合,介绍STS教育在课程目标、内容、结构、评价方面的特点,分析STS教育理念下的高职《中小型企业网站开发》课程包教学在目标、内容、结构、模式、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情况,论证基于STS教育理念下制定适合中国发展的教学模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文章概述了STS教育的产生及其目的、任务,并简单介绍了我国中学物理教育中的STS教育理念及其实践,从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进行STS教育渗透的角度,重点介绍了实施STS教育的几种教学策略。STS教育是实施物理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形式,这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是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同时又与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相b.物理教师在具体操作时,主要应做到物理问粤乒活化、物理探究生活化、渗透STS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觉得学习物理有用,培养学生终身探索的乐趣.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社会背景下,中职物理教师迫切需要提高信息素养,以适应教学任务的变化与发展.本文通过对中职物理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现状进行分析,从提高中职物理教师信息化教学意识、加强中职物理教师信息技术相关培训、积极开始中职物理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活动等方面提出信息素养提升的具体策略,从而有效促进中职物理教师信息素养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改教学理念的倡导之下,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学优势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要将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和培育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同时在进行学科知识深化的过程中也要善于应用学科核心素养理念,辅助教学效率的提升。尤其是在我国职业教学领域内,教师尤其要注重将学科核心素养与物理综合能力的培养。在中职教育中物理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也应该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渗透其中,从而让教育效果更好,因此本文就对中职物理教学中核心素养渗透的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中学物理课程中进行STS教育,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STS教育理论的基本特点就是:重视科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强调基本理论的实用性和社会价值。教师可以更新教学理念,培养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在设计实验中、在活动课和社会实践中进行STS教育。  相似文献   

12.
王丽 《成才之路》2011,(31):40-40
为了更好地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教学效果,提高物理教学学生学习的质量,并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作者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引入STS教育理念,探讨高中物理引入STS教育理念的意义作用,并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探索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3.
张郿 《中国成人教育》2006,(11):176-177
新课程标准下的物理课程体现了物理自身及其与文化、经济和社会互动的时代要求,即STS要求,其目标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对广大教师在教育观念和专业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对STS教育内容的选取申不应忽视的几点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正>新课改要求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得到情感的教育、知识的教育、实践的教育等.STS的教学模式能够全面地满足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初中物理教师可以使用STS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习.STS教学模式,即Science—Technology—Society教学模式,即科学—技术—社会教学模式.一、提出一个科学研究的项目在传统的物理教学方法里,教师会注重学生了解一项物理知识,学生学习这些物理知识的时候,有时完全不能理解这些知识是从何产生的、学习了这些知识能干什么.学生感觉不到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性,他们学习物理知识的时候就会有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的物理课程改革中,把“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作为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将物理知识教学与STS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新目标,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多留心、多用心,对物理学科中STS教育的内容体系、教学资源开发和教学组织形式等开展积极的探索,通过精心设计与合理引导,把这种模式渗透到物理教学之中,下面以几个具体案例谈一下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望能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6.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就是要求物理教学与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相结合。本文探讨了实施“STS”教育的依据、原则、目标与内容以及途径和方法等问题,并提出了实施“STS”教育有助于促进教师教育观念转变和素质提高的现点。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在中职院校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直接关系到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与教育的联系愈加紧密,也为中职数学教学模式创新提供了支持.因此,在中职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加强对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优势与功能.文章基于教育信息化2.0背景,结合中职数学教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围绕教学理念、教学资源、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对中职数学教学模式如何创新展开研究并提出几点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当前,在中职物理的教学中,教师应试化的教育思想、物理实验教学的缺失、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兴趣和习惯欠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的物理实践能力低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职物理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教育思想,创新教学模式,积极培养学生的物理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全面提升学生的物理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李峰 《知识文库》2023,(3):22-24
<正>引言:随着新课改的提出以及职业教育事业改革工作的日渐深入,在为中职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工作指明发展方向、带来创新发展助力的同时,也对中职语文课程教育活动提出更高要求。在此形势下,中职语文教师需要积极转变中职语文教学观念,在语文课堂教学环节中引入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在顺利完成中职语文课程教学任务的同时,针对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展开培养,助力中职学生早日成为国家与社会发展所需的实用型人才。1多维互动教学模式概念分析结合当前时代背景展开分析,多维互动教学模式是结合素质教育理念而生成的新型教学模式,与核心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20.
STS作为一个新概念的出现仅有二三十年的历史,进入我国学术界只有差不多10年的时间,但是已引起我国学术界、尤其是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我国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突出了STS的教育思想,STS的内容在化学课程中也已得到凸现.可是面对层出不穷的STS教育课题不少教师感觉困惑,其表现为从理论上接受了STS教育理念,而在实际教学中对如何将STS教育目标具体化和行为化出现一系列问题.本文就STS以及化学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